傻子思維!(深度好文)
2023/03/13

中國人有句話叫「聰明反被聰明誤」。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說過:「自作聰明的人是傻瓜,懂得裝傻的人才是真聰明。」

不難發現,生活中那些看起來「聰明」的人,做事卻往往生性多疑、斤斤計較,缺乏恒心和耐心,常常功虧一簣。

而那些真正能成事的人,看起來都有點「傻」。

他們懂得為人處世的智慧,更懂得不計回報地傻傻堅持,心甘情願地付出。

這樣的人通常具有以下幾種性格特質,讓他們更容易達到別人無法企及的人生高度。

聚焦目標,而非障礙

「有一種聰明,叫想太多。」

聰明的人往往更加理性,而太過于理性的人做事就容易考慮得復雜。

思前想後,生怕落入陷阱,這樣反而被焦慮情緒牽絆,什麼事都做不成。

打高爾夫球時,有一個有趣的現象:

如果一個人在打球之前,一旦知道抵達目標前會有個水坑。

這時候,心裡總是想著要避開那個水坑,結果球桿一揮,球往往會恰好掉進水坑裡。

實際上,不是技術不行,而是注意力都在障礙物上,反而被影響。

而那些打球高手們,心裡根本不去想障礙物,直接看準目標一桿進洞。

當我們越是關注做事的障礙,就越會被這些東西所禁錮,最終讓我們舉步維艱。

那些看似有點「傻」的人,他們不會想太多與目標無關的事,而是更專注于解決事情的核心,不會因為想太多而畏懼不前。

就像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

20多歲時,因為家裡貧窮,劉永好就想著要賺錢。

看到有人賣鵪鶉很受歡迎,在對養殖前景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他拿出家裡僅存的微薄積蓄購買鵪鶉進行養殖。

同村人嘲笑他簡直是異想天開,甚至有人對他說:「要是能賺錢,別人不早就發家了,還能等到你。」

可劉永好偏偏不信,他硬是要靠自己的能力走出一條路。

于是,他開始鑽研養殖技術,甚至想到如何利用鵪鶉的糞便,得到迴圈利用。

那年年底,劉永好養殖鵪鶉6萬隻,並帶出了11個專業戶。後來,他還做成了世界第一。

凡事都瞻前顧後,眼裡只看到問題,反而謹小慎微、畏手畏腳,不敢邁出第一步。

那些專注目標的人,懂得忽略過程中的障礙,能夠拿出精力解決問題,最終達成目標。

捨得吃虧,不會太計較利益

有人說:聰明人看長期利益而不是眼前和短期利益。懂得吃虧的人,朋友才能越來越多。

深以為然。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裡,列出了人際交往的六個模式,即:

利人利己(雙贏);兩敗俱傷(輸/輸);損人利己(贏/輸);獨善其身(贏);捨己為人(輸/贏);好聚好散(無交易)。

在這六種人際交往模式中,人們最期待的就是雙贏,即彼此都獲利。

但在實際生活中,真正的雙贏在是不存在的,最有利于交往的就是捨己為人模式。

也就是說,人與人交往中,想要一方獲得利益,就意味著另一方一定吃虧。

真正的雙贏者,是把生活看作一個合作的舞臺,而不是一個角鬥場。他們懂得想要讓自己長期獲利,就要捨得放棄眼前的利益。

李嘉誠就是這樣。

人人做生意都為了賺錢,而李嘉誠不是。

有人問李嘉誠生意成功的經驗,他也說道:

「學到就要教人,擁有就要給人。寧虧自己,也不虧大家。」

他自己在做生意時,也確實是這麼做的。

他也告誡兒子,在和別人做生意時,如果能拿到七分的利潤,甚至能拿到八分的,那我只拿六分就可以了,這樣才能換來越來越多的合作夥伴。

中國古語有言:「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普通人只會算計眼前的利益,計較一時的個人得失,但往往是贏了眼前,卻損失了長遠的利益。

而那些看起來有些「傻」的商人,往往更注重雙贏。

懂得犧牲眼前的利益,贏得口碑和人緣,人生的路才能越走越寬,生意場上如此,人際交往中更是如此。

別人不願意做的事,也願意去做

曾國藩說過:「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方能成常人所不能成。」

那些看似「傻」的人,甘願去忍受別人不願忍受的東西,往往才能做出平常人所不能做到的成就。

即便在別人看來是固執己見,甚至一意孤行,但他們自己卻知道堅持的意義。

他們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才有飛蛾撲火的勇氣和行動力。

就像電視劇《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中的黎陽。

他和老同學共同競選副部長,卻失敗落選。得知是因為自己缺少基層工作經驗,就想要彌補這一不足,主動要求到基層去。

本來,憑藉他的資歷,他可以選擇像深圳這樣經濟環境好的地方,也容易做出成績,或者像別人說的只是裝裝樣子就好。

可他偏偏要去別人不願意去的「窮鄉僻壤裡的破舊工廠」。

沒有整潔的住處,工廠裡的機器都生銹了,工廠眼看就要運營不下去了。

妻子說他傻,同事也說他傻。可他不這麼認為,他就是想要讓這個工廠起死回生。

他帶著工人調查研究工廠現狀、對照使用說明書研究機器如何使用、親自出去找合作,起早貪黑,把心思都用在工作上。

最終,最後通過努力,讓工廠重新運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益,令所有人刮目相看。

《士兵突擊》裡有句臺詞:

「想要和得到,中間還有兩個字,那就是要做到,你只有做到,才能得到。」

那些看起來傻的人,別人放棄了的或不願去做的事,他卻要全力以赴去做好。

他們的內心更有力量,行動力也更強,也更能成事。

不確定利益回報的時候,也敢于付出

巴金曾說過:「生命的意義在于付出,而不是在于接受。」

很多時候,過于精明的人在看不到收益時,往往不願再多浪費精力,甘願接受生活的安排,反而失去爭取的機會。

具有「傻瓜思維」的人,不甘心接受生活的安排,即便在不確定利益回報的時候,也敢于付出,反而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中國舞蹈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黃豆豆,在21歲那年,中國歌舞團的導演陳維亞創作了一台舞劇《秦俑魂》,到上海歌舞團來選演員。

因為要飾演兵馬俑,學校推薦了一些身材高大、更有氣質的男舞蹈演員。

個子矮小的黃豆豆當然不在學校推薦之列。

可是,熱愛舞蹈、熱愛舞臺的黃豆豆並沒有因此灰心喪氣。

他根據自己對于「秦俑」的理解,也創作了一段舞蹈,並且每天堅持訓練,想要為自己爭取一次展現舞蹈的機會。

一天,他想到那段歷史,隨即伴著激揚的音樂而舞。

這一幕剛好被剛剛外出散步回來的導演陳維亞看見了,黃豆豆舞出了兵馬俑高大的英雄氣勢,又不失靈氣,這在那些身材高大的演員身上是找不到的。

第二天,黃豆豆就被陳維亞欽點為《秦俑魂》的主演。

有句話說:

「看不見希望也要努力,就像走在霧中,你不知道路在何方,但是只要你往前走,眼前就會越來越明亮。」

有時候,看似傻傻的付出會勝過看似精明的算計。

那些不計較、不求回報堅持的人,反而得到了超過預期的東西。

有所保留的付出,反而得不到;在不確定利益回報的時候,還能夠不計後果地付出,反而能得到生活的饋贈。

稻盛和夫說過:「改變你的思想,改變你的生活是第一步。」

人與人的區別在思維方式。

聰明還是傻,都是由每個人的認知決定的。

所謂的「傻瓜思維」並非是真的傻,而是一種真誠、積極的生活態度。

做人懂得吃虧,把好處留給別人,更能交到朋友;做事上,認準目標、直接果斷、不瞻前顧後,更容易成功。

人生多一點「傻」勁,不怕吃虧,不去懷疑,勇往直前,往往更能活出別樣的精彩。

狼道:人不狠,站不穩!真正的「狠人」,往往都有這3特徵,錯不了
2023/07/26
上司不會用人,員工頻繁離職:一流的管理層,從不觸碰這3大禁忌
2023/07/26
上司說「能幹就幹,不能幹就走人」時,這4招教你反擊
2023/07/26
為什麼許多人退休後,不愿意與原同事來往?3個退休人員講出真心話
2023/07/26
選對上司比選工作重要,要注意這五種上司不能追隨,否則沒前途
2023/07/26
所謂做生意,就是交朋友:真正厲害的生意人,懂得這5種結交貴人之道,想賺大錢就不難
2023/07/26
人到中年,別再挑工作,選擇四種工作,照樣能養家糊口
2023/07/26
你身邊的同事,不僅不能相信,還要提防著,主要有3個原因
2023/07/26
水平越高的上司,往往「看不上」這10種員工,希望你不在其中
2023/07/26
稻盛和夫:有「3個習慣」的人,即使再努力也很難變富,你有嗎?
2023/07/26
真正厲害的人,懂得「金蟬定律」(深度好文)
2023/07/26
提辭職卻被老闆加薪留下來的人,後來處境如何?過來人給你3個建議
2023/07/26
巴菲特的智慧:判斷一個人將來能會多「富有」,主要看3個特質!
2023/07/26
飯局上老闆倒酒,真正聰明的人,從不只是雙手接過,學會這3點,老闆對你刮目相看
2023/07/26
請辭退公司里面最「貴」的那些人!
2023/07/26
人到中年,沒存款還想辭職?先去這三個地方看看吧
2023/07/25
想知道你在公司到底值不值錢,請次假就知道了,很準
2023/07/25
越是老實工作的人,領導安排的工作就越多,擺脫困局就靠這4點
2023/07/25
十年經驗HR直言:若工作中出現5個跡象,建議你馬上辭職
2023/07/25
下屬不聽話,沒人干活怎麼辦?聰明的領導都用這四招!厚黑但有用
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