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格勒定理體現出有雄心才能成就夢想。
起點高才能至高
古語中「欲求其上上,而得其上;欲求其上,而得其中;欲求其中,而得其下」,說的就是「起點高才能至高」的道理。
制定一個遠大的目標,即使你達不到,只要不斷地向它努力,最終肯定也會有所作為。
定的目標很低,對于一點小小的成績就心滿意足,這種人肯定干不了什麼大事。
高爾基說:「目標愈高遠,人的進步愈大。」
有志向,才能謀大事。
有一首詩寫道:
「我向人生索價,似乎多一分也不肯給。
當我已沒有富余,到黃昏就不得不去乞討。
人生是一個正直的雇主,你所求的他都會給。
一旦你決定了多高報酬,你就必須肩負多少工作。
我的工作是賤役,但我又驚奇地發現了一個事實倘若我向人生索取高價,人生也會樂于付給。」
它旨在告訴我們你向人生開多高的價碼,你就會收獲多高的報酬。
人生就是這樣,你為自己定了多高的目標,你會達到多高的位置。
當然,你要付出相應的努力。
美國有一位志向高遠的青年,即使窮困潦倒也不忘自己的夢想。
當他全身上下的錢加起來還不夠買一件像樣的衣服時,他依然在為達成自己那看似「高不可攀」的目標而奔走。
這個人就是席維斯·史特龍。
在他一文不名的時候,在他落魄無助的時候,他從未放棄過自己的目標——把自己的劇本拍成電影,由自己來當主演。
當時的好萊塢有500家電影公司,他根據自己的路線與排列好的名單順序,帶著自己寫好的劇本,一一前去拜訪。
第一次,全軍覆沒,500家電影公司全部拒絕。
但是,史特龍并沒有灰心。
他緊接著開始第二輪的拜訪,又一次全部拒絕。
他又開始第三輪拜訪,第四輪拜訪。
終于在第四輪拜訪中,他拜訪的第350家電影公司的老板同意了他的要求。
他的劇本拍成了電影,那就是獲得1976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和導演獎的《洛基》;他也作為主演,成了日后無人不知的大明星。
試想,如果當時席維斯·史特龍對自己有一點懷疑,認為自己不配擁有如此「空洞」的夢想,那麼他永遠也不可能會成為明星,他的劇本也永無面世之日。
因此,無論你身在何處,你地位如何,都要有遠大的目標、高遠的志向,然后不顧一切地為之努力,那麼你終有一天會守得云開見月明。
做人要有雄心壯志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兩句話,是推翻秦朝的吶喊,更是雄心壯志的彰顯。
兩千多年前,陳勝,一個將死之人,竟能說出如此鼓舞人心的話語,可見此人并非等閑之輩。
果真,陳勝所領導的起義,最終顛覆了強大的秦王朝。
雖然不是他一人之力,雖然他沒有親眼看到最終的勝利,但是如果沒有他的號召、他的雄心,那麼也不可能有秦朝的迅速滅亡。
一個人,要有雄心壯志,只有這樣才能成就大事。
西楚霸王項羽,就是個從小就有雄心壯志的人。
小時候,他不好好學習,叔父項梁罵他,他竟回道:「學文不過能記住姓名,學武不過能以一抵百,籍要學便學萬人敵!」
這是何等的壯志!
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錢塘江)時被項羽看到,他見其車馬儀仗威風凜凜,便對項梁說:「彼可取而代之。
」
這又是何等的雄心!
雖然由于他性格的原因,他沒有取得最后的勝利,但是他終究滅了秦朝,成了名傳千古的西楚霸王。
秦始皇雄心勃勃,要統一六國,經過不懈努力,終成大業。
曹操雖出身卑微,但立志一統天下,坐領江山,最終達成宏愿。
成吉思汗立下雄心要統一蒙古草原,結果不僅統一了草原,還馬踏歐亞大陸,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統治者;
孔子推崇「以仁治國,有教無類」,雖歷盡磨難,卻從未放棄,最終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魯迅棄醫從文,立志要用手中的筆與敵人戰斗,于是他成了我國近現代影響最大的文學家之一;
陳景潤立志要攀上數學的高峰,終以「哥德巴赫猜想」的卓越貢獻受到世界的敬仰。
古往今來,各行各業有所成就的人,哪個不是擁有雄心壯志的人?
曾經有個叫作潘茲的年輕人,過著流浪漢一樣的生活,但是他胸懷大志,想要成為大發明家愛迪生的合伙人。
經過不懈努力,他果真進入了愛迪生研究所。
在最初工作的5年里,他一直屬于不起眼的小角色,但他從未懷疑過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志向。
成為愛迪生的合伙人,這個雄心一直在激勵著他前進。
為此,他制訂了詳細的計劃,忘我地工作,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精力。
10年后,他的一切努力都沒有白費,他成功地成為了愛迪生的合伙人。
現在的卑微不代表你就不能擁有成功的光輝,只要你有雄心壯志,并為之付出努力,皇天是不負有心人的。
中國有句古話叫:「人人皆可為舜堯。」
土耳其有句諺語說:「每個人的心中都隱伏著一頭雄獅。」
曾「征服世界」的拿破侖道:「不想當將軍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
這些名言都講了一個道理:做人要有雄心壯志,沒有雄心壯志就很難有大作為。
每個人都可以取得成功,只是看你想不想,愿意不愿意。
只要你立志要取得某方面的成功,并為之不懈地努力,那麼你肯定會收獲勝利的果實。
總之,人無論身在何處,生在何時,都要胸懷雄心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