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做「傻中精」不做「精中傻」(好文)
2022/12/27

古今中外,耍小聰明誤事的,甚至丟掉性命的人比比皆是。

比如清代的和珅。和珅是有才,若無才,他何以由一名當差的升為戶部侍郎兼軍機大臣,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封一等公?

固然,獻媚逢迎是其才之「專長」,但誠如魯迅所說:「幫閒也得有才。」

他在獄中作的詩,即可作證。和珅為官,弄權耍奸,朝野罵聲不絕。

故而當他的靠山乾隆帝死後不久,他就被新皇帝嘉慶宣佈22條罪狀,且被令自裁。

抄沒家產約值八億兩,等于朝廷一年收入。

這八億兩乃種種禍國殃民、巧言令色的諸般前事的積累和物化。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到頭來八億兩還不是入了國庫?「百年原是夢,卅載枉勞神」,總結得何等正確!

戀生懼死,人之常情,和珅傷感于前事,他身陷囹圄之際,終究還是明白了他的那種以權謀私的「才」,「誤了自身,罪該應得,沒啥冤枉」。

觀古可以鑒今,到頭來感傷嗟歎,恨「才」「誤」身,那份欲說還休的復雜心緒,是何等的悲哀與無奈!

和珅聰明嗎?

聰明。

但是為什麼反被聰明誤呢?

第一,自視高人一等。

聰明人總是比一般人多知道些事情,因此很容易就以為自己無所不知。

第二,孤立無援。

一個人如果特別聰明,那麼他從小就容易離群孤立,因為他覺得自己和其他人格格不入,對思維比他們慢的人不耐煩,于是很自然地會物以類聚,只和別的聰明人交往。

成年後如果繼續保持這種習慣,「天馬行空,獨往獨來」,不屑與人合作,並用自己的聰明排斥他人的經驗,拒絕接受他人的意見,就大事不妙了。

第三,盲目自信,不計後果。

聰明人總是在想:「我的下一個高招是……」他們因為總是覺得自己無所不知,所以都喜歡行險招,結果往往是聰明反被聰明害。

第四,過分的好勝心。

許多聰明人都不了解一個簡單的事實:強中更有強中手,那山更比這山高。

即使你站在某一領域的頂點,你在這方面勝人一籌,也不等于在另一方面一定能成功。

天生聰明,固然就擁有了令人欣羨和成功的資本,但聰明也應審慎用之,機關算盡也必會有一失,有才是好事,但也別「身死因才誤」。

所以,「寧做傻中精,不做精中傻」。

有些人看上去很傻,因為他們從來都沒有任何心計,但他們其實一點都不傻,他們只是把沒有心計,當成真正的大智慧

北宋太宗、真宗朝宰相呂端,就是傻中精的典型。

他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從來都不耍心機,糊裡糊塗,但是,他不是真的傻,在國家大事面前,他也能顯露出宰相應有的精細,所以曾有後人寫詩贊曰:「諸葛一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

當時,北宋的另一位名相寇準和呂端同朝為官,此人雖然辦事果斷、才能俱佳,但是性子有些剛烈,而且生活上出了名地奢侈無度。

呂端當丞相之後,擔心位高權重,會讓寇準心中不平,一旦因此兩人失和,那麼朝政一定會受到影響。

于是就請太宗另下了一道聖旨,讓正擔任參知政事的寇準和他輪流掌印,領班奏事,並且兩人一同到政事堂中議事。

呂端的這一舉動果然平息了寇準對他的不滿。

宋太宗非常器重呂端,曾經要求把朝中大事要先交給呂端處理,然後再呈報給他自己。

但是呂端處理國家重大事情的時候總是同寇準一起商量,從不獨斷專制。

甚至于,呂端還主動把相位讓給了寇準,自己去當參知政事,而他的這種主動讓權的行為,在世人的眼中自然是傻透了。

還有一次,呂端因病在家休養,沒有上朝,想不到就被禦史中丞李惟清在太宗面前告了一個惡狀。

這件事情很快就傳到了呂端耳中,呂端卻傻乎乎地沒有任何動作,沒有跑去找皇帝哭訴表忠心,也沒有怒氣衝衝地去找李惟清算賬,還是像什麼事情也沒發生過一樣,他這種心態,也被世人說是「傻到家了」。

呂端的傻還表現在他平時處理個人利益的問題上。

雖然呂端身居高位,又是皇帝面前的紅人,但是他居然沒給自己留下多少積蓄,以至于他百年之後,家中兒生活拮據到了只能把房產抵押給別人來湊齊結婚的錢:這樣一貧如洗的宰相,在世人的眼中又怎麼不傻呢?

別看呂端在這些方面傻氣十足,但在面對國家大事時,他卻比任何人都精明睿智,把問題看得比誰都透徹。

太宗時,黨項族人李繼遷屢次侵擾北宋邊境,不過,在一次與宋軍交戰的過程中,他的老母親被宋軍俘虜了。

當時寇準正擔任掌管全國軍事的樞密副使,皇帝單獨跟他秘密商量此事,準備在西北邊境上大張旗鼓地把李繼遷的母親殺掉,以此來懲戒李繼遷。

商議結束之後,寇準在出宮門的路上正好遇到呂端,在兩人的談論中,寇準把之前的商議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呂端。

呂端一聽就覺得不對勁,說:「這件事情如此處理恐怕有些不妥,請你暫緩處理,我馬上去覲見皇上。」

呂端很快就到了皇帝面前,說:

「陛下,當年楚漢相爭時,項羽抓住了高祖劉邦的父母,並想要把他們在陣前用鍋煮了,可劉邦卻說如果你一定要煮,那麼分我一杯肉湯喝吧。

連劉邦尚且不會顧慮他的父母,更不用說李繼遷這樣沒有接受過孔孟教誨的化外之人,陛下這樣的做法,非但威懾不了李繼遷,反而只能結下更深的仇怨,讓他的反叛之心更堅定而已。

請陛下三思!」

太宗皇帝深思後,覺得呂端說得很有道理,于是採納了呂端的建議,把李繼遷的老母安置在了延州(陝西延安),優待有加。

後來,李母在延州壽終正寢,而李繼遷在一次戰鬥中中箭身亡,他的兒子李德明歸順了宋朝。

真正絕頂聰明的人,並不會刻意顯露自己的聰明,處處用心計為自己爭利,而是選擇在無關緊要的小事面前,摒棄計謀,不計較得失,糊塗做人。

但他們不是真的愚蠢。

只是,他們會把經世濟民的大智慧留到最需要的時候來使用。

狼道:人不狠,站不穩!真正的「狠人」,往往都有這3特徵,錯不了
2023/07/26
上司不會用人,員工頻繁離職:一流的管理層,從不觸碰這3大禁忌
2023/07/26
上司說「能幹就幹,不能幹就走人」時,這4招教你反擊
2023/07/26
為什麼許多人退休後,不愿意與原同事來往?3個退休人員講出真心話
2023/07/26
選對上司比選工作重要,要注意這五種上司不能追隨,否則沒前途
2023/07/26
所謂做生意,就是交朋友:真正厲害的生意人,懂得這5種結交貴人之道,想賺大錢就不難
2023/07/26
人到中年,別再挑工作,選擇四種工作,照樣能養家糊口
2023/07/26
你身邊的同事,不僅不能相信,還要提防著,主要有3個原因
2023/07/26
水平越高的上司,往往「看不上」這10種員工,希望你不在其中
2023/07/26
稻盛和夫:有「3個習慣」的人,即使再努力也很難變富,你有嗎?
2023/07/26
真正厲害的人,懂得「金蟬定律」(深度好文)
2023/07/26
提辭職卻被老闆加薪留下來的人,後來處境如何?過來人給你3個建議
2023/07/26
巴菲特的智慧:判斷一個人將來能會多「富有」,主要看3個特質!
2023/07/26
飯局上老闆倒酒,真正聰明的人,從不只是雙手接過,學會這3點,老闆對你刮目相看
2023/07/26
請辭退公司里面最「貴」的那些人!
2023/07/26
人到中年,沒存款還想辭職?先去這三個地方看看吧
2023/07/25
想知道你在公司到底值不值錢,請次假就知道了,很準
2023/07/25
越是老實工作的人,領導安排的工作就越多,擺脫困局就靠這4點
2023/07/25
十年經驗HR直言:若工作中出現5個跡象,建議你馬上辭職
2023/07/25
下屬不聽話,沒人干活怎麼辦?聰明的領導都用這四招!厚黑但有用
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