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職場中,信任的力量

“士為知己者死”,從古至今都是一樣的道理。對于下屬,要細心的考察,考察好了,就要給予充分的信任。一來可以展示你廣闊的胸襟與忠實的人品,換取下屬對你的信任與尊重。二來可以作為一支興奮劑,刺激下屬竭盡全力辦好事情,從而達到獲取最大人才效益的目的。

信任是人的一種精神追求,是對人才的極大褒獎和安慰。信任能讓下屬對領導更忠誠,更能促進他們死心塌地地為你努力工作,能極大限度地去發揮其才能。

三國時期的孫策,十幾歲就統帥千軍萬馬,橫掃江東,為吳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在用人上最值得稱道的就是信任。他對下級的信任,換取了下級的忠勇。可以說,如果沒有信任,他是不可能取得那麼大的成就的。

孫策屬下有一名勇將,叫太史慈,原是揚州刺史劉繇的屬下,可是劉繇不太信任他,始終不肯重用。

劉繇與孫策交戰,派太史慈出戰,太史慈兵敗被孫策所俘,受其誠意所感,歸順了孫策。孫策打敗了劉繇,劉繇部下幸存的一萬多人馬逃到各地。

孫策急需擴大自己的力量,他派太史慈去招降劉繇的部下。有人擔心太史慈會借此機會不再回來,孫策自信地說:“你們放心吧,太史慈不是那種無信之人。”太史慈臨行前,孫策給他踐行,問他多長時間能完成任務,太史慈說,需要兩個月時間。結果五十多天太史慈就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此后太史慈跟隨孫策南征北戰,忠心耿耿,為孫策的大業立下汗馬功勞。直到臨死的時候,還滿懷深情地說:“孫策將軍對我恩重如山,而我卻報答不夠,非常遺憾。”

用人而不予相應的信任,處處猜忌,處處掣肘,使人才無法開展工作,很難想象被任用的人還會心情愉快地工作,還會有很高的積極性去完成工作。當他感受到你的不信任后,很難苛求他對你很忠誠,會為你盡心盡力地辦事。

對人才信而不疑,關鍵是領導者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不信讒言,除誹去謗,保護好人才。

古今中外都有這種現象:因為讒言流布,傳進了用才者的耳中,或者有人寫來一封匿名信,而動搖了對人才的信任感。領導者要做到對下屬信而不疑,需要把握以下幾點:

▹ 不聽信讒言,有識人識事的慧眼,識破讒言。

▹ 對讒言者要教育,造成嚴重后果的要繩之以法。

▹ 對受害者要澄清事實,在沒有查證落實之前,不能輕易地懷疑處置受讒言所害的人。

用人不疑,讓下屬放手去干,不是毫無章法。設立監督、賞罰機制,不能讓下屬借此機會為私謀利,使他們為自己的行動方案負責,以督促他們謹慎行事。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