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說:我們承受所有不幸,皆因我們無法獨處。
一個人的時光,是一份自在和美好,有時候,一個人可以抵千軍萬馬。
學會獨處,學會和自己相處,與生活和解,是每一個人的必修課。
獨處是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的惆悵;
獨處是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的落寞;
獨處是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的灑脫;
獨處是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的曠達。
每個人面對獨處,感受不同。
或無聊,或寂寞,或愉悅,或平靜。
成年人的世界,太多的無可奈何,需要一個安靜的空間,釋放自己,溫潤滋養。
卸去一天的疲憊,給自己一個獨處的空間。
或閉目養神,內在整合;或燈下閱讀,豐盈心靈;或提筆寄語,煮字療傷。
安靜的蝸居光陰一隅,聆聽廊下細雨,細賞窗外花開,品味歲月生香。
獨處,可以令一個人寂寞難耐,度日如年;
獨處,也可以使一個人安靜豐盛,溫暖安然。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享受了繁華,安頓了孤獨,經受住寂寞,喜歡上獨處。
古往今來,許多優秀的人,都喜歡獨處。
著名作家張愛玲曾說過:繁華褪盡,人比煙花寂寞。
學會了獨處,就學會了直面人生的勇氣和能力。
學會了獨處,就不會害怕孤獨;
學會了獨處,就能夠抵抗挫折和打擊;
學會了獨處,就可以快速地成長;
學會了獨處,我們就變得更優秀、更卓越。
德國哲學家康得,一輩子沒有走出過格尼斯堡。他無妻無子,生活幾十年如一日,守著方寸之地,寫出了《純粹理性批判》。
那些不會獨處的人,常常害怕安靜和休閒。他們用忙碌驅逐寂寞,用喧鬧趕走孤獨。
他們心靈脆弱,膽小怕事,不敢面對生活的不幸,總是逃避內心,欺騙自己。
他們的日子單調而無聊,他們的生活貧瘠而荒涼。
不會獨處,就永遠不能認清自己;
不會獨處,就永遠不會自我療愈;
不會獨處,感受不到心靈的平靜和美好;
不會獨處,享受不了真正的自由和曠達。
優秀者,常常喜歡獨處,平庸者,常常害怕獨處。
安靜的午後,陽光正好,微風不燥,一本書,一杯茶,一曲優美動聽的旋律,讓一顆浮著的心,慢慢地沉靜下來,去感受歲月靜好,世事如煙。
日子清靜,觸目皆是溫柔。
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學會了刪繁就減。
不再委屈自己去做不喜歡做的事,不再刻意為了融入一個圈子迎合別人。
更多的時候,我選擇了刻意疏離,遠離一切不喜歡的社交,沉浸在一個人的世界,做自己喜歡的事,放飛心靈,豐盈自己。
閒暇之日,也曾一個人漫步田野,去呼吸新鮮空氣。偶爾抬頭看看天,偶爾隨手撿起一枚落葉,寫上喜歡的人的名字,夾在歲月的書簽裡,保存流年。
遠離喧囂,似乎遮罩了所有的煩惱。
獨處天地間,芳草為鄰,青山相依,明月為伴,共度光陰,細數流年。
獨處是一種修行,也是一種能力;
獨處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情懷。
內心豐盈的人喜歡獨處,內心荒涼的人害怕獨處。
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
學會獨處,勇敢地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