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巴菲特:學會善用「杠桿」才會步入「富足的人生」

2022/11/29

你們知道杠桿原理嗎?

以前我也不太了解杠桿效應,自從學習了投資理財之后,杠桿這個詞隨處可見。

到底什麼是杠桿呢?杠桿原理又是什麼,那些金融大亨都如何友好的利用杠桿思維呢?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杠桿思維,希望我的解讀能給大家帶去一點思考。

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能有這麼大的成就,他們其實都非常善用杠桿。這里說的杠桿不是借錢投資。這里說的杠桿是賺錢后舍得把賺到的錢再步入到新一輪的投資而不是賺到錢就消費出去。

巴菲特是如何利用錢的杠桿的呢?總結為三個字:滾雪球。

巴菲特小時候,也沒有特別優秀,他當時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少年。他6歲開始做生意,11歲第一次投資股票。

他6歲開始賣口香糖和可口可樂,賺了第一桶金之后,他并沒有用來吃喝玩樂,而是作為下一個項目的本金,再去賺得成倍的收益。

我們普通散戶投資理財時,對賺到的錢通常沒有最大化的利用,更加想不到再拿賺到的錢來重新一輪投資。

很多人投資賺到的錢,要麼就吃喝消費完了,要麼去買房買車了。

大部分人不會特別注重賺來那部分錢的去處,主要是因為他們心里有一種思維,就是白賺來的錢,應該用來享樂才對得起自己的辛苦。

在沒學杠桿和復利思維的時候,我以前也是這麼干的。對自己賺來的錢非消費才開心,才沒白活。

如果你現在也是這樣,那可以醒醒了,只有學會合理地規劃每一筆錢,你的生活才有可能慢慢向好的方向發展。

這也是杠桿效應的一種,用賺來的賺,去撬動別一扇財富大門。

巴菲特說他11歲的時候,看了一本書,這本書叫《一千個賺一千美元的方法》,這本書對當時的他來說,最大的影響就是復利思維。當時他就在想辦法如何制作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台賺錢機器。

要學會制作一台賺錢的機器,賺到錢了,再買一台繼續賺錢。這是在少年的時候就考慮的問題。后來他還向我們普通人建議,投資賺到的收益,不要把它全部花掉,而是要讓錢繼續生錢。意思就是一直賺錢,不要停下來。讓這個雪球不停地滾起來,這就是復利效應。

如何培育一台賺錢機器是每個人苦惱的話題,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有這個機會,要看你有沒有眼光捕捉到它。

比如有的人通過學習寫作,培養了高招的寫作能力,然后自己開課程教別人如何從零開始寫作。比如財經大v有豐富的理財經驗,他開理財投資訓練營教那些不會理財的伙伴學習。

寫作課程和理財課程就是他們的賺錢機器。

有的人說開課程教育別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的。需要各種技能和營銷能力。

但是我覺得有一門賺錢機器是很多小白都可以勝任的,那就是投資理財,讓錢生生的機器,只要你有一筆閑錢,就可以開始了。

投資理財唯一難的就是人性,因為理財是隨時會碰到市場大漲跌的,你如果心里建設不好,很容易放棄,放棄了就賺錢機器崩塌了。

理財門檻是低,但是能堅持做到10--20年的人很少,在堅持的這段時間是很考驗人,你只要經得住考驗,你一定會收到很理想的答券的。

了解巴菲特的人都知道,他的資產都是從60歲以后才有了指數型的增長的,巴菲特在20歲的時候,資產僅有2萬美元,他的起步資金也僅僅只有100美元。

假設你有10萬元本金,每年20%的收益率,60年后將達到多少呢?答案是3.8億元。

但是,如果你賺到了一些錢就隨隨便便花掉了,是很難積累到財富的,更加達不到滾雪球的復利效應的。

能賺到錢的事情太多太多,但是能長期賺到錢的,有復利,有積累性的事情,卻很少人愿意堅持。

哪怕是你選了一樣有積累性的工作,堅持做十年半載,結果都會不一樣。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