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你嘴裡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好好說話,就是改變命運。」
言為心聲,你怎樣說話,就怎樣過一生。
把話說得體,是成年人最了不起的能力。
你越會說話,別人就越認可你,也願意幫助你。
反之,你越不會說話,就越不招人待見。
前兩天,朋友慢慢跟男友吵架了,事情的緣由很簡單。
男友跑步時不小心把腳扭傷了,慢慢很心疼,忍不住偷偷抹眼淚。
可她一開口,口吻卻變成了指責:
「誰讓你非得去跑步的?難道跑步比我還重要嗎?」
明明是關心,卻導致兩人不歡而散。
馬歇爾·盧森堡曾說:
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愛說反話的人,一開口就輸了。
很多原本親近的感情,就在這樣的反話中日益消弭。
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也是一個愛說反話的人。
黃逸梵費盡心思送張愛玲去讀書,不惜請了一個猶太裔的英國人,花每小時5美元的價格為她補習數學,還教她待人接物的禮節。
她深愛著女兒,卻常常無意間傷害了張愛玲而不自知。
黃逸梵一心想把張愛玲培養成淑女,可張愛玲偏偏在生活中「笨」得一塌糊塗,連削果皮都學不會,練習了好久才學會補襪子。
黃逸梵恨鐵不成鋼,口不擇言地說:
我懊悔從前小心看護你的傷寒癥,我寧願看你死,也不願看你活著使你自己處處受痛苦。
這些話像鋒利的匕首般紮進張愛玲的心,導致她和母親的關係一直很淡漠,兩人後半生幾乎沒什麼聯繫。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我們每天都在說話,卻不見得真正會說話。
即使關係再近,說話也要注意尺寸,千萬不要用反話推開對方。
生活已經很辛苦了,如果做不到彼此理解,起碼不要互相傷害。
作家王蒙曾說:
一個人有沒有水準,主要表現在說話上。
「言值」高的人,讓人如沐春風;
「言值」低的人,讓人遠而疏之。
在電影《莫娣》中,男主角路易士就是一個不會說話的人,他總是正話反說,傷人亦傷己。
莫娣滿懷期待地問路易士:「人們喜歡我的畫嗎?」
路易士冷淡地回了句:「你的畫我怎麼知道,我又不是女人」
。有人想買莫娣的畫,路易士嘟囔道:「她畫的畫有什麼好?5歲孩子都比她畫得好。」
莫娣畫畫時,受不了蒼蠅的打擾,想在家裡裝一個紗門。
路易士一口回絕,惹得莫娣很不開心。
雖然路易士第二天就默默地裝好了紗門,可莫娣被拒時的不快仍盤亙在心裡。
還有一次,路易士接受電視臺的採訪時,下意識地說了很多莫娣的缺點,抱怨莫娣不做家務,自己每天都要做很多事。
這些話一播出,不僅沒有博得觀眾的同情,反而受到無數指責。
路易士一個人包攬了家中的家務,全心全意照顧著莫娣,卻因為愛說反話而慘遭非議。
時間久了,兩個人的感情也因為這些反話支離破碎,從無話不說變成無話可說,莫娣忍無可忍負氣離開。
樂嘉曾說:
如果我誤會了你,那是我的錯,但真心請求你不要不停地說反話,只會把問題越弄越糟糕。
生活中,很多苦惱都來源于人際關係。
如果我們總是口是心非,卻希望對方洞若觀火,結果只會南轅北轍。
少一句刺耳的諷刺,多一句溫暖的鼓勵,既是一種不動聲色的教養,也是一種不讓人難堪的體諒。
很多人說話時,喜歡讓別人去猜。
要是猜對了,自然皆大歡喜;
要是猜錯了,雙方滿盤皆輸。
讓對方去猜自己的想法,不僅浪費時間,還容易被誤會。
有話直說,是最高級的情商。
演員袁詠儀每次想買包時,從不含蓄暗示,也不拐彎抹角,而是直接告訴老公張智霖自己的訴求,兩人很少因此產生紛爭。
在綜藝節目《妻子的浪漫旅行》裡,袁詠儀說:
「夫妻之間有事一定要攤開了說。老公見自己不高興,心裡有事時,就會當場問個清楚。」
說話留一半藏一半,指望對方心領神會,懂你的言外之意,這是一件極其高難度的事情。
與其猜來猜去徒增煩惱,不如簡單直接坦誠相待。
遇到事情憋著不說,或者故意說反話,不僅會加劇矛盾,還會氣壞身體。
明明很在乎,卻說不在意;
明明很心動,卻說著嫌棄;
明明想留下,卻嚷著要走。
到頭來,只會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令雙方都疲憊不堪。
正如黃執中所言:
我們中國人說話都只講三分,剩下七分用猜的。
猜來猜去,都在用真心猜真心,錯過好多心。
這又是何苦呢?
過日子不是猜謎語,猜來猜去很可能把感情給猜沒了。
任何感情都經不起蹉跎,你以為我懂,我以為你懂,結果誰都不懂。你得不到快樂,別人也得不到滿足。
生命不長,別把時間浪費在說反話上。
本·強生說:
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只要你說話,我就能了解你。
有話直說的人,往往情商更高,讓人舒服;
拐彎抹角的人,溝通成本更高,讓人不爽。
你的欲言又止,只會令人厭倦;
你的欲語還休,只會令人排斥;
你的言不由衷,只會令人逃離。
我見過情商最低的行為,就是一直說反話。
軟舌無骨,卻能碎心。
願我們從不說反話開始,給身邊人釋放善意的光。
與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