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聰明,叫敲邊鼓
2023/03/04

樹大招風,人大招禍。

在社會上,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占據有利位置,成為大紅大紫的人。

可是你越往中間和前面走,越容易引起別人的忌恨,稍有差池,就被人算計了。

主角能夠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帶來高高在上的快感,但是能夠長久的,是「默默無聞」——越謙卑,越高貴。

真正聰明的人,懂得「敲邊鼓」,悄無聲息地為自己謀利。

想討好一個人,就贊美他身邊的人

有一個歇后語,叫「馬屁拍在大腿上,鬧錯了地方」。

如果你直接吹捧某個人,不一定會得到對方的認同,也許會適得其反,引起對方的厭惡。尤其是一些彼此不夠了解的人,一句無心的話,可能會戳中對方的傷心處。

比方說,一個離過婚的人,你和他討論婚姻的話題,贊美他的家庭很幸福,也許會勾起他對失敗婚姻的回憶。

真正聰明的人,會轉移注意力,做「愛屋及烏」的事情。

東漢末年,孔融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他三歲就做出了「讓梨」的舉動,成為了后人學習的榜樣;十歲的時候,就和當時的名人李元禮攀親戚,說自己是孔子的后代,和對方祖先有很深的緣分。

南北朝時期,有一個叫虞寄的高官,求他辦事的人很多。

有一天,一位客人找到虞寄的家,說:「你家男孩,不是一般的人,當年的孔融,也應該不能超過他。」

客人一句話,很快打開了人際交往的局面。

贊美家里的孩子,比直接贊美父母更有效。畢竟,大部分的父母,都以自家的孩子為驕傲。

通常,我們去拜訪別人,會說「你家的院子很好看,盆景很美,窗戶很明亮」之類的話,其實是變相地討好對方。

想留下好印象,就在背后夸獎人

你也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一個不很熟悉的人,通過你身邊的人的嘴,表達出仰慕之情。你知道后,心里樂開了花,因為自己「名聲在外」。

人與人的關系,是非常微妙的。并且心理變化,很難察覺到。通過「第三人」來傳話,一方面是試探對方的態度,一方面是體現自己的修養。

《增廣賢文》里寫道:「誰人背后無人說,誰人背后不說人。」

大部分的人,在背后喜歡議論是非,把一些當面不好說的閑話、廢話、惡毒的話,都說出來。

真正聰明的人,卻在背后說人好話,言行「不一般」,帶來不一般的人際關系。

戰國時期,廉頗和藺相如同朝為官。從「完璧歸趙」的事件發生后,藺相如得到了君王的厚愛,廉頗顯然受到了冷落,他在背后說了很多氣話。

藺相如知道廉頗在排斥自己,不但不惱怒,反而說:「秦國不敢來打趙國,就是因為國內文官武將一條心。廉頗將軍功夫了得,善于帶兵,我很敬佩。」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耳朵里,令他羞愧難當,矛盾從此化解了。

繞了一個大彎,把贊美的話傳出去,就像一塊柔軟的棉花一樣,讓人很舒服。

想給人留面子,就揣著明白裝糊涂

俗話說:「面子大于天。」

雖然,明知放下面子,就能夠活得更好,但是很多人,還是抱著面子不松手。

如果你和愛面子、層次很高的人打交道,就應該察言觀色,讓對方的面子,得到充分的滿足。直接夸獎人,說一些子虛烏有的話,雖然會引來掌聲,卻也會引來嘲諷,不可取。

學會裝糊涂,與人交流的時候,適當「打啞謎」,事情就過去了。你的糊涂,恰好印證了別人的聰明。

比方說,你和上司一起吃飯,上司和客戶聊到了單位的事情,可是他說得不夠清楚,有些事情還說錯了。你不要拆穿,而是笑著點頭,表示贊同。

在別人沒有面子的時候,你充當「阻燃劑」的角色,找回面子,以后也會得到別人的感激。畢竟,誰的心里都明白,只是不說而已。

想給人提建議,就要善于借物喻人

春秋時期,楚莊王繼位后,三年都不做正事,大臣們很著急,但是怕說錯話,就只能忍著。

一個叫伍舉的大臣忍不住了,說:「南方有一只鳥,停在土山上,三年都沒有飛,翅膀也沒有動一下,這是為什麼呢?」

顯然,伍舉是話里有話,希望君王不要像不飛的鳥一樣。

通過一些比較有趣的事物來暗示自己的「主題」,無疑是一種明哲保身的建議方式,也會讓對方更容易接受一些。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好聽的話,才是真話,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很多人無法做到,尤其是一些虛偽的領導,習慣了「報喜不報憂」的工作方式,根本就不會聽建議。

因此,聰明的人,提出建議的時候,善于調整話題,讓氣氛更加輕松活潑。

敲邊鼓,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從旁邊幫助別人講話或者表達意思,形成佐證,還帶有一些貶義。

其實,在這個人人都想成為主角的社會里,學會主動讓位,自己躲在不顯目的地方,不僅能夠得到好處,還能及時抽身而退。

懂得「敲邊鼓」的人,就像夜晚的一朵云,伴隨在月亮旁邊,把月亮的氛圍烘托出來,如果有機會,還能把月光遮擋得嚴嚴實實。

現實告訴你,很多為別人做嫁衣的人,後來也出名了。

狼道:人不狠,站不穩!真正的「狠人」,往往都有這3特徵,錯不了
2023/07/26
上司不會用人,員工頻繁離職:一流的管理層,從不觸碰這3大禁忌
2023/07/26
上司說「能幹就幹,不能幹就走人」時,這4招教你反擊
2023/07/26
為什麼許多人退休後,不愿意與原同事來往?3個退休人員講出真心話
2023/07/26
選對上司比選工作重要,要注意這五種上司不能追隨,否則沒前途
2023/07/26
所謂做生意,就是交朋友:真正厲害的生意人,懂得這5種結交貴人之道,想賺大錢就不難
2023/07/26
人到中年,別再挑工作,選擇四種工作,照樣能養家糊口
2023/07/26
你身邊的同事,不僅不能相信,還要提防著,主要有3個原因
2023/07/26
水平越高的上司,往往「看不上」這10種員工,希望你不在其中
2023/07/26
稻盛和夫:有「3個習慣」的人,即使再努力也很難變富,你有嗎?
2023/07/26
真正厲害的人,懂得「金蟬定律」(深度好文)
2023/07/26
提辭職卻被老闆加薪留下來的人,後來處境如何?過來人給你3個建議
2023/07/26
巴菲特的智慧:判斷一個人將來能會多「富有」,主要看3個特質!
2023/07/26
飯局上老闆倒酒,真正聰明的人,從不只是雙手接過,學會這3點,老闆對你刮目相看
2023/07/26
請辭退公司里面最「貴」的那些人!
2023/07/26
人到中年,沒存款還想辭職?先去這三個地方看看吧
2023/07/25
想知道你在公司到底值不值錢,請次假就知道了,很準
2023/07/25
越是老實工作的人,領導安排的工作就越多,擺脫困局就靠這4點
2023/07/25
十年經驗HR直言:若工作中出現5個跡象,建議你馬上辭職
2023/07/25
下屬不聽話,沒人干活怎麼辦?聰明的領導都用這四招!厚黑但有用
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