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或許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歷:
明明喜歡週末宅在家裡,可朋友卻希望你多出來聚聚,別不合群;
明明想把工作做到最好,可同事卻希望你不要「內卷」,差不多得了;
明明想找一個自己喜歡的人,可父母卻希望你回家相親,別再耗了。
很多人為了成為別人期待的樣子,學會了迎合和討好;
也有一些人因為害怕辜負別人的期待,陷入了愧疚和自責。
楊絳先生說過一句話:
「我們曾經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一個人最大的痛苦,是活在別人的期待裡,迷失了自己。
活在別人的期待裡,是一種悲哀
前段時間,我參加了一個線上讀書會。
其中有個分享環節:想象一下五年後的你是什麼樣的?
大家一聽都很來勁兒,盡情描繪著美好的願景。
但是有個叫小月的書友說,她不敢想。
聽完她的故事,大家才明白了其中的緣由。
小月和丈夫是相親認識的。兩人相識不到一個月,就在雙方父母的安排下結了婚。
婚後,小月發現丈夫是個不懂體貼,更沒有責任感的人。
每天下班後,丈夫就窩在沙發上打遊戲,從來不會幫忙做家務。
有一次,孩子得了重病,需要住院治療。
丈夫卻說自己受不了醫院消毒水的味道,不願意陪護。
看著小月一個人忙前忙後,同病房的孩子家屬問她,孩子的爸爸怎麼不來替替你?
小月每次都尷尬地說,他工作忙。
那天夜裡,守著病床上瘦弱的孩子,小月產生了失婚的念頭。
可母親卻勸她,一個女人最大的成功是經營好婚姻。
離了婚不僅對孩子不好,也給家裡丟人。
母親的話就像一副沉重的枷鎖,讓這個30出頭的女人困在痛苦的婚姻裡,無法自救。
同為女人,面對人生,腦癱詩人餘秀華卻掌握了婚姻的主動權。
在別人眼裡,殘障的餘秀華能找到一個四肢健全的正常人作為丈夫,應該感到知足。
可對于餘秀華來說,這場包辦的婚姻,從一開始就是個錯誤。
兩人結婚20年,每天都在爭吵中度過。
丈夫對她沒有感情,甚至看不起她。
而自己熱衷的文學世界,也是丈夫無法理解的。
余秀華在成名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失婚。
即使身邊所有人都指責她,不該拋棄20年的糟糠之夫。她也絲毫沒有動搖自己的決心。
生活不易,冷暖自知。一雙鞋合不合腳,只有穿鞋的人自己知道。
沒有親身經歷,永遠無法感同身受。
張德芬在《我們終將遇見愛與孤獨》中寫道:
通往墳墓的路,是由期待鋪成的。
為了他人的期待,埋葬了自己的幸福,是一種悲哀。
活在別人的期待裡,是一種束縛
我認識一位傳媒系的學長。
畢業後,他回到家鄉,在電視臺做了一名新聞編輯。
但是不到一年,就在朋友圈裡看到了他的辭職動態。
後來才知道,他又回了鄭州,和幾個老同學合夥開了短視訊工作室。
今年還做起了直播帶貨,幾個平臺的視訊號都做得風生水起。
校友群裡,有人問他,為什麼不一開始就留在鄭州?
他說,畢業後去電視臺工作,並不是他的本意。
只是親戚提前安排了,父母也覺得這份工作比較體面。自己不好意思辜負別人的期待。
但是堅持了一年,他發現自己的性格實在不適合這份工作。
自己一向不受約束,思想跳躍。但新聞類編輯卻要認真嚴肅。
他覺得自己更適合創意自由的短視訊策劃。
經過一番艱難的思想鬥爭,他最終選擇了辭職創業。
雖然創業之路,剛開始也充滿了荊棘,但是內心美好的願景,足以支撐一切。
生活中,別人對我們有所期待,是一種常態。但一直活在別人的期待裡,就成了一種束縛。
放下別人的期待,可能會讓對方感到失望;但失去自己的夢想,會讓你抱憾終身。
所以,當別人的期待,和自己想要的不能契合時,請一定要忠于自己,這樣你才能活得輕鬆快樂。
就像電影《無問西東》裡的那句臺詞:
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放開別人的期待,活出真實的自己
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一直很有主見,從不會因為別人,打亂自己的人生節奏。
村上春樹的父母都是教師,他從小就被寄予厚望。
父母希望他能好好學習,將來研究日本古典文學。
可村上春樹對學習提不起興趣,他只喜歡西方文學和音樂。
到了高中時期,他特別叛逆,成績一直不好。復讀了一年,才考上大學。
好不容易上了大學,他又沉浸在愛情中無法自拔,乾脆休學結婚。
婚後,為了讓他能安定下來,家人資助他和妻子開了一家音樂酒吧。
那段時間,每天看看書,聽聽音樂,日子過得好像挺愜意。
有一天看球賽時,村上春樹腦子裡又閃過一個念頭,自己飽讀詩書,也許可以寫本小說。
29歲那年,他憑藉處女作《且聽風吟》,獲得了日本文藝雜誌的新人獎。
找到了人生新方向的村上春樹決定關掉酒吧,全心投入文學創作。
可這個想法遭到了身邊所有人的反對。
大家一致認為,他太冒失了,應該好好經營酒吧,安安穩穩過日子。
村上春樹深知自己想要什麼,如果按大家的期待去生活,他這輩子都不開心。
于是,他排除眾議,堅持自己的想法,最終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大作家。
成名後,村上春樹說了一段話:
「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麼說,我絕不會讓別人打亂自己的節奏。」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與其在別人的期待裡痛苦,不如尋找自己的幸福。
白巖松也說過:「一直按別人的期待去活著,就活不好自己的一生。」
無論何時,我們都應該把人生的方向盤掌握在自己手中。
《無聲告白》中有句著名的臺詞: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當你為了完成別人的希望,故作謙卑和討喜之時,請捫心自問一下:這樣的你,開心嗎?
人活一輩子,你不是父母的序章,也不是子女的附庸,更不是別人的影子。
對于每個人來說,人生最重要的是,敢于活出最真實的自己。
當你開始忠于自己,你的人生才會變得更加自在,更有底氣。
餘生很短,請放開別人的期待,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