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相比能力弱的人,工作能力強的人,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他們的思路清晰,工作效率高,上下級關系融洽,充分的將自己的價值體現了出來。
但是一個人想要具備超強的工作能力,須做到5點。
一個人工作能力強不強?找工作、升職加薪最講這個了。
工作能力強的人,你會發現,他們的思路清晰,工作效率高,上下級關系融洽。充分的將自己的價值體現了出來。
在職場上,相比能力弱的人,他們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但工作能力強的人,也是歷經磨煉,總結經驗教訓,一步一步走到現在的位置。
所以,只要你想成為一個工作能力強的人,也會有方法技巧,幫助你擁有能力出眾的人的一些特質。
而一個人想要具備超強的工作能力,須做到以下5點。
接受工作時
問清楚目標
德魯克曾說:「做任何事情之前,你首先要考慮做正確的事情,然后再去考慮如何正確做事。前者是方向,后者是方法,方向比方法更加重要!」
也就是說,在接受到一項任務時,首先要清楚自己的工作目標是什麼。如果連工作目標都不清楚,努力就等于白折騰。
曾在一篇文章中,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張三和李四同時進入一家公司上班,拿著相同的薪水。
一段時間后,張三升職加薪了,李四卻沒有,于是李四找老板理論。
老板對李四說:「你現在去集市上一趟,看今天早上賣的有什麼。」
不一會兒,李四從集市回來,說:「只有一個農民拉著一車土豆在賣。」
老板問:「有多少土豆?」李四不知道,于是又跑回去,然后回來匯報說:「一共有40袋土豆。」
老板又問:「價格呢?」
李四不知所措地說道:「您沒有讓我問價格啊。」
老板讓李四先坐著休息,然后把張三叫來了,并讓張三做同樣的一件事。
張三從集市回來,向老板匯報道:「今天集市上只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一共40袋,價格是兩毛五分錢一斤。
我看了一下,這些土豆的質量不錯,價格也便宜,根據我們以往的銷量,40袋土豆在一個星期左右就可以全部賣掉,一定能賺錢。」
此時老板轉向了李四,說:「現在你知道為什麼,張三的薪水比你高了吧?」老板吩咐一個任務時,往往告訴你的是「行動層面」。而工作能力強的人,能深刻領悟到行動背后的目的是什麼,因此,他們工作總能達到老板心目中想要的結果。
所以,當你接受到一個工作時,一定要清楚工作目標。
實在不知道,你可以當面問老板,做這件事的目標什麼,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目標清晰了,才能像打靶一樣,一打一個準。如果工作沒有目標,那就不是工作,而是空洞的行為。
執行工作時
確定具體計劃
在接受到一個工作目標后,有些人就急不可耐地開始執行,生怕晚點就錯失了機遇。
這種積極的態度是值得肯定的,但這種工作方法卻是有些沖動和盲目。
就像之前講過的一個寓言故事:一個人在林中散步,見到一個正在大汗淋漓,鋸著已經砍倒的樹干的伐木工人。問他:「我發現你的鋸子已經奇鈍無比了,你為何不把它磨鋒利些,再來砍樹呢?」
伐木工人卻氣喘吁吁地說道:「我可沒時間,我還得鋸大樹呢!」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做任何工作都應該有計劃。事前進行籌劃、可行性論證和目標步驟拆解分析,看需要溝通、協調、配合的部門人員有哪些......只有做好充分的計劃準備,才能使工作循序漸進、有條不紊,和提高工作效率。
好的規劃,永遠是成功執行任務的第一步。做事沒有計劃,行動起來就必然兵敗如山倒。
做好工作計劃之后,你可以找領導一同確認計劃的可執行性。
因為領導的資源和見識,能讓你的計劃更順利的執行。而且,在領導眼中,你是一個做事有規劃和全局觀的人。
畢竟,沒有規劃的工作叫拼圖,有規劃的工作才叫藍圖。
反饋工作時
帶著你的方案
當一項工作執行到一定程度時,要主動向領導反饋工作情況,便于領導了解工作進展、所遇到的難題,或者取得的成果。
這樣領導才會心中有數,并及時對后續工作做好安排。
主動反饋工作進度,還會讓領導覺得你是一個積極主動、認真負責,和靠譜的人。
但請注意,反饋工作時,一定要帶著你的方案去,而不是簡單的匯報。
《把信送給加西亞》一書的作者阿爾伯特·哈伯德,曾談到自己服役時的一段經歷:
當時哈伯德只有24歲,在一位將軍手下當助理。
有一次,將軍派他去完成一項任務。幾天后,他抱著一大堆問題來找將軍,還把工作有關的其他問題都問了個遍。
但將軍沒等他說完,就厲聲吼道:「如果你想讓我替你工作,我要你干什麼?你被撤職了,解散!」
就在哈伯德不知所措時,將軍對他說:「哈伯德中尉,別只帶著問題給我,我要的是解決方案。」哈伯德這才醒悟過來。
沒有方案就去請教領導,是你的懶惰,也是你的無能。
哪怕你的方案不切實際,對解決問題毫無益處,但有方案,起碼表明你思考過。這是一種應有的工作態度。
反饋工作時,最好帶有三種解決方案——最可行的方案、最大膽的方案和最可能失敗的方案。如果能對每個方案進行利弊分析,那再好不過了。
總結工作時
突出數據結果
總結工作時,要遵守一個原則:先說數據結果,再說過程。
做工作總結最忌諱長篇大論、內容枯燥,沒有重點。
絕大部分公司都是「結果導向」,老板看工作也只看結果,對過程沒有多大興趣。
所以,總結工作時,要言簡意賅,突出數據結果。
比如,在日常工作中的日報、周報和月報中,領導會根據每個人的點滴工作數據,進行數據分析,從而優化工作方法和工作時間分配,讓我們更有成效地工作。
但如果沒有突出數據結果的話,領導就無法評估你的工作情況,也不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好印象,你也失去了成長改變的機會。
在職場上,工作基本就這4點,接受工作、執行工作、反饋工作、總結工作,但真正要做好每一點,都需要花時間去刻意練習。
而一旦你能把這4點做好,你的職場個人能力就會特別突出,機會的大門也會更多的為你而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