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口德」即是「品德」,人品差的人,喜歡把3種話放在嘴邊,不可深交

叶双 2023/07/19

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

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喜歡用花言巧語和假裝和善的樣子來討好別人,那麼,這樣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一個人的人品如何,往往看他如何說話就知道了。

善良大度的人,總是喜歡說溫暖的話;

心胸狹隘的人,總是喜歡說刻薄的話。

一個人的口德,表現的,正是他的品德。

1.刻薄攻擊人的話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點、毛病,這是很正常的。

最重要的,是知道了自己的過錯,能夠加以改正,便好了。

有的人,一旦發現了別人的缺點,便會產生莫名的興奮。

為何呢?

因為他們發現了攻擊傷害他人的機會。他們攻擊別人的動機,是讓自己「開心」,卻經常打著「為別人好」的名義。

有了這塊「為別人好」的牌子,他們便可以肆無忌憚地攻擊別人,而不必害怕遭遇對方的反駁了。

那麼,「真正的為別人好」和「虛假的為別人好」有何區別呢?

真正的為別人好,在提醒對方錯誤的時候,會注意儘量不傷害到對方,只要讓對方認識到錯誤就好了,也會儘量提出中肯的建議。

而虛假的為別人好,以攻擊傷害對方為樂趣,絲毫不會考慮對方的感受,也很少會提出任何有建設性的建議。

與喜歡攻擊傷害別人的人相處,對自身是一種消耗,遇到了,要遠離。

2.虛情假意的話

一個人真正的成功,不是看他風光無限的時候,身邊有多少人前呼後擁,而是要看他落魄的時候,還有幾人,願意與他傾心交往。

正所謂「得意時,朋友認識了你;失意時,你認識了朋友。」

身邊的人來來去去,只不過是追尋名利罷了。

利來則聚,利去則散。

利益去而不散者,才是真正的朋友,才是我們應該用心去珍惜的。

一個人,最大的遺憾,就是把假朋友當成了真朋友,把真朋友卻當成了泛泛之交。

你會發現,真朋友往往是最樸實無華的。

他們沒有華麗的語言,卻總是能夠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而假朋友,平時花言巧語,看似與你「掏心掏肺」,讓你恨不得與之「義結金蘭」,可是當你真正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便會逃之夭夭,更有甚者,還會落井下石。

所以,寧可與木訥真實的人深交,也不要輕易與「花言巧語」的人走得太近。

花言巧語的人讓人愉悅,最終卻會傷人最深。

3.輕易允諾的話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是很難在社會上立足的。

有的人,總是能夠輕易地就答應別人的要求,甚至還會「主動請纓」。可是,最後你會發現,越是這種「輕易允諾」的人,就越容易失信。

當他答應了你的事情,遲遲不肯兌現,你去催促他的時候,他總是能夠找出各種各樣的藉口來拖延時間。

到最後,你被他們拖得實在沒了耐心,只好放棄。

如果有重要的事情,你便很可能會「被他們耽誤」。

真正守信的人,不會輕易答應別人的要求,他們會考慮自己是否有能力兌現諾言。他們非常「愛惜自己的羽毛」,不會違背自己的諾言。

與人交往,對方的能力、資源固然重要,但是,人品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人品有虧,與之交往的時間越久,矛盾就會積累得越多,被其傷害的幾率也就越大。

心誠交善友,品正遇貴人。

與君共勉。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