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就是「花盆效應」!
2022/11/25

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中,一個人要「廢掉」實在是太簡單的一件事了。

比如:讓他宅在家裡,準備好網線,準備好足夠的食物,準備一部手機,他想要看到的都可以通過手機獲取。

讓他沉溺在這樣的環境中,不知不覺間這個人就開始「廢掉了」。

首先是他的心,開始沉溺于低質量的生活無法自拔,不思進取。

其次是他的眼界和鬥志,會逐漸變得消沉,不願意走出舒適區,並且陷入「井底之蛙」的狀態。

最後是他這個人,沉浸在「短暫的快樂」中並且越陷越深,最終無法獲取更深刻的東西。

其實,一個人逐漸廢掉的最明顯跡象就是:沉浸在舒適區無法自拔,靠「短暫的快樂」生活下去。

「花盆效應」:那些沉浸在舒適區中的人

網上有個段子,大概這麼說:

「你能不能早點起,每天躺在床上幹什麼?」

「躺在床上很舒服,我為什麼要起來?」

「你這是沉浸在舒適區,是一種懦弱的表現,你起床試試看。」

「好了,我起來了」

「感覺怎麼樣?是不是要比躺在床上舒服多了?」

「我還是沉浸在舒適區吧,既然躺著那麼舒服,我為什麼要起來?」

其實,這就是沉浸在舒適區。

的確,一個溫暖的,讓自己有安全感的環境,能夠讓人內心感到平靜舒適,可時間久了,一個人的鬥志也就失去了。

什麼是鬥志?

並非是一個人做多麼了不起的事情,付出多麼大的決心,而是讓他的生活不停留在過去,始終朝著一個更好的方向走下去。

心理學上有個說法被稱之為「花盆效應」。

在溫室中生長的花朵,成活率固然很高,可這樣的花朵卻很脆弱,一旦將它們挪到外面去,很快就要凋零敗落。

而那些一直生活在戶外的花朵,生命力就更加頑強,因為它們經歷了更復雜的環境,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依舊生存下來。

對于人來說同樣如此,如果你始終沉浸在「舒適的」環境中,並且為此沾沾自喜,不可一世,那麼你就會變成一個「不思進取,毫無鬥志」的人。

停留在「短暫的快樂與舒適」中,會讓一個人廢掉

在我們的生活中,你刷一個小視訊十幾秒鐘,看上去時間很短,可當你從中走出來的時候,或許已經是幾個小時之後。

當你醒悟時,會愧疚:下次一定不要這麼沉浸,這幾個小時的時間,我可以做更多事情。

可是,當你下一次刷這些小視訊的時候,又會讓你陷進去。

這就是短暫的快樂,讓你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情緒上的滿足,毫不費力。

久而久之你會發現,你失去了耐心,連一部完整的影視劇或者一本書也看不下去了。

前段時間去一個親戚家,有個小侄女才讀小學。

才八九歲的年齡,已經沉浸在這樣的快樂中。

不願意學習,寫字三心二意,匆忙地應付完作業就抱著手機不斷刷小視訊。

其實想一想,這的確挺麻煩,成年人尚且無法完全克制住「短暫快樂」的吸引力,更何況一個孩子呢?

「溫水煮青蛙」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說過。

把幾隻青蛙放在冷水盆裡,它們會很享受,悠哉地活下去。

你不斷加熱這盆水,這些青蛙在不知不覺間根本感覺不到水溫的變化,即便感受到了,它們也不在意。

可是,當水溫上升到它們無法忍受的程度,青蛙想要跳出去,卻發現已經沒有了足夠的能力。

這就是一個人長時間處于舒適區,沒有危機意識的後果。

在平靜安穩的生活中,我們也要做到「未雨綢繆」,畢竟你也不知道將來的哪一天,生活會帶給你什麼樣的考驗和危機。

就像《活著》裡面的福貴。

即便家財萬貫又如何?福貴的前半生,始終沉浸在舒適區,不斷享受,從來沒有危機意識;最後那麼大的家產,卻也被他敗光了,餘生在渾渾噩噩中度過。

所以說,危機意識應當存在每個人的心中。

即使當下的生活很享受,很滿足,也不能放棄鬥志。

一個人該如何走出「舒適區」?

第一:短暫獎勵,持續激勵

將你的生活,你所遇到的難題,你的工作和任務,分成不同的小塊。

沒完成一部分,就給予自己幾分鐘時間休息,看劇,看小說或者玩遊戲,這就是短暫的獎勵。

只有完成任務後,才能獲得獎勵,如果沒有完成,那麼就沒有休息的資格。

這樣的方式,能夠讓人更輕鬆地完成每一項任務。

短暫的獎勵與完成任務相結合,最終也會變成持續的激勵。

不斷給自己打氣,讓自己充滿激情,這樣才能讓你在壓力中依舊堅定信念。

第二:無論何時,都不要放棄「學習」的習慣

學習,並非是讓你始終處于閱讀的狀態。

畢竟,有人喜歡讀書,有人就不喜歡讀書。

學習,是讓你的某個技能處于進步的狀態,或者說,你又學習了新的技能,培養了新的愛好。

學習是一個提升自己的過程,比如:寫字,讀書,學習做飯,開始運動鍛煉等。

無論哪一個興趣愛好,當你投入了足夠多的精力與時間,那麼你也能成為這個領域的佼佼者。

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讓我們保持精力,讓我們的大腦處于活躍和思考的狀態。

一台機器長時間不運作,也容易生銹,一個人停止了思考,會變成什麼樣?

狼道:人不狠,站不穩!真正的「狠人」,往往都有這3特徵,錯不了
2023/07/26
上司不會用人,員工頻繁離職:一流的管理層,從不觸碰這3大禁忌
2023/07/26
上司說「能幹就幹,不能幹就走人」時,這4招教你反擊
2023/07/26
為什麼許多人退休後,不愿意與原同事來往?3個退休人員講出真心話
2023/07/26
選對上司比選工作重要,要注意這五種上司不能追隨,否則沒前途
2023/07/26
所謂做生意,就是交朋友:真正厲害的生意人,懂得這5種結交貴人之道,想賺大錢就不難
2023/07/26
人到中年,別再挑工作,選擇四種工作,照樣能養家糊口
2023/07/26
你身邊的同事,不僅不能相信,還要提防著,主要有3個原因
2023/07/26
水平越高的上司,往往「看不上」這10種員工,希望你不在其中
2023/07/26
稻盛和夫:有「3個習慣」的人,即使再努力也很難變富,你有嗎?
2023/07/26
真正厲害的人,懂得「金蟬定律」(深度好文)
2023/07/26
提辭職卻被老闆加薪留下來的人,後來處境如何?過來人給你3個建議
2023/07/26
巴菲特的智慧:判斷一個人將來能會多「富有」,主要看3個特質!
2023/07/26
飯局上老闆倒酒,真正聰明的人,從不只是雙手接過,學會這3點,老闆對你刮目相看
2023/07/26
請辭退公司里面最「貴」的那些人!
2023/07/26
人到中年,沒存款還想辭職?先去這三個地方看看吧
2023/07/25
想知道你在公司到底值不值錢,請次假就知道了,很準
2023/07/25
越是老實工作的人,領導安排的工作就越多,擺脫困局就靠這4點
2023/07/25
十年經驗HR直言:若工作中出現5個跡象,建議你馬上辭職
2023/07/25
下屬不聽話,沒人干活怎麼辦?聰明的領導都用這四招!厚黑但有用
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