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學的時候我媽媽告訴我,北大清華是中國最好的學校,我在思考是上清華好呢,還是上北大好呢;國中的時候,我覺得只要自己努力一把,還是有機會讀一個重點大學的;到高中的時候,我只想努力有個大學上……
是不是特別熟悉?我相信上面的一段話是很多人的寫照。我自己也在一步兩步的成長中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很多人就是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中,慢慢認清了自己,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們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平庸的?
跟大家講這樣一個有意思的故事,小時候住在農村,那個時候家家都會養狗。很有意思的是,放學回家的時候,校門口不遠有一只家狗沒有拴繩總會追著我咬。于是我想了一個點子要好好教訓教訓它。
我回到家之后,自己制作了一只彈弓,然后去學校小賣部購買了1塊錢的玻璃珠子。然后到放學的時候,那只大黃又來咬我。我不慌不忙,把彈弓拉到最大限度,放上彈珠,朝著大黃的狗頭就是那麼一下。
嘿嘿,立刻見效!只見大黃夾著尾巴嗷嗷直叫。我覺著挺過癮,又覺著打狗頭準星不夠,干脆就繼續往狗身上打,然后我和大黃就調換的身份。以前是它追著我咬,現在是我追著它打。
就這樣,每天放學我都帶著彈弓,見它一次我就打它一次。有意思的是,到後來可能是被我打怕了,只要大黃見我拿出彈弓,那就是一溜煙兒地夾著尾巴嗷嗷叫著就跑。好像受了很大的痛苦,但是我還沒有開始裝彈射擊。
後來才知道,這種對于狗來說,因彈弓彈射產生的痛苦,在狗的心里產生了習得性的疼痛。
同樣,生活對于我們一次又一次地打擊,也讓我們一些人產生了這種「無助感」。他們在失敗前就開始「[呻·吟]」——「沒有可能的」「這個我不行吧」。
很多時候,我們就像是一條咸魚一樣,我們不自覺地會自我否定和懷疑,不再去努力追求。即使真的有人給予我們機會,我們也不敢去嘗試,于是我們慢慢地走向平庸。
馬云有一句名言特別敲打這些人:「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醒來走原路。」一點都不錯,過度沉迷于自我的「舒適區」保持現狀,不想做過多嘗試。
即使有的時候受到某種刺激,覺察到自我的頹廢和懶惰,內心充滿了改變的渴望,但是因為他們在「舒適區」中停留得太久了,以至于晚上信誓旦旦,白天又會迷茫虛度光陰,幻想第二天會有奇跡。
我們長期在這種無助感之中,開始產生另一種消極的心理防御機制,這是走向平庸的第二步。我們試圖給我們的頹廢找到一個合理的、正確的理由。
之前聽到一個朋友說:「你所說的全力以赴都是在自己騙自己,大道理懂得很多,終究還是過不好這一生,還那麼努力干什麼呢?你在大城市獲取成功的幾率,比買彩票中500萬多機率都低!」
記得我當時非常生氣,這不是在嘲笑我們的努力嗎?隨即反問道:「你不努力的話會比努力過得更好嗎?」
後來,我告訴他我的看法。我覺得這種比較真的很可笑。道理很簡單,我們總去和不如自己的人去比較,那我們慢慢地可能連他們也不如。
我們應該比較的對象恰恰應該是自己,我今天讀書,跟昨天不讀書的自己比較,我今天早起做兼職,同昨天老是刷抖音的自己比較。
前者只是我們感知上的不平等,后者則是我們努力改變帶來的價值。我們不應該拿各種反面的事例作為我們不努力的借口。
走向平庸的第三個表現一定是急功近利。我們常常迷信方法論,做什麼事之前自己給自己找到了各種論證此路可行的方法。自己論證了大半年,然后還是停留在原地。
我有一個做自媒體的好兄弟說過一句話特別好:「一個人最牛差點自律就是延遲滿足。」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他做自媒體正好是在疫情發生前夕,很努力地堅持了一年多的時間,中間做了很多種嘗試,寫軟文,開設微信社群,多平台運營,短視訊帶貨等等。雖然剛開始的時候,文章和視訊拍得真不怎麼樣,跟一些專業自媒體人差距很大。
但是你真的能發現,他在一天一天超越曾經的自己,也在疫情到來的時候成功地賺取可觀收益,抵御了未知的風險。
我們越是把精力用在追求效率上,我們就很難顧及到事情的真正本質——質量。而且,過于急功近利,也會讓我們不愿意去嘗試更多的可能性,因為他們害怕別的嘗試會沒有結果,進而陷入一種逃避困難的狀態。
網絡上流傳著一個觀點,知識學到最后都忘光了,學了還有什麼用呢?這就像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最后都排出去了,吃了又有什麼用一樣。食物和知識都會讓人長大,前者側重于生理成長,而后者則側重于心理成長。
如何擺脫平庸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讓我們沉下心來,才能夠真正地學到東西,而不是虛假的進步。敢于去做那些見效慢而且看上去很土的辦法,可能會讓自己進步得更快。就像你閱讀了這一篇文章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