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往往就是在一次次興奮、失落、打破失落、重拾激情的循環中逐漸被建立起來的!
最近網絡上有個熱門問題:
為什麼大部分老闆覺得四個小時高效完成任務的員工,不如摸魚磨洋工10個小時加班完成的員工?
有人說:「工資的目的就是買了你的時間。」
也有人說:「是因為大部分老闆其實根本不懂管理。」
而高贊回答一語道出真相:許多老闆并沒有能力判斷員工的價值,于是只能以工作時間,這種可量化的東西為標準。
在這種流于表面的思維方式下,很多人只要提前完成了任務,就會被視為「工作不飽和」。
以此看來,老闆認知的落伍似乎是這個問題的根源。
但其實,類似的思維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
比如,用讀書量衡量自己有多努力在追求新知;用減掉的體重作為是否追求健康的評判標準...
在職場里,這種思維會讓我們忽視真正有價值的選項,極大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益。
今天我們就來盤盤那些高效能者背后的隱藏能力:
有這麼一個實驗:
一名生物學家將數十條毛毛蟲首尾相連置于花盆邊緣。
因為毛毛蟲有跟著領頭蟲爬的習性,繞圈放置的每條蟲都不知情的成為了團隊首領。
就這樣,所有毛毛蟲都跟著前方的首領爬呀爬,連著數日都沒有停下的意思。
最后懵圈的毛毛蟲都活活餓暈,從花盆邊沿跌落。這個實驗是想告訴我們要抵制天性,凡事都自作主張嗎?
其實不是的,在一定程度上,跟著首領走的天性可以極大程度保證毛毛蟲的基本生存。
但如果思維缺乏彈性,一味的遵從習性,也就是職場里的那些制度流程,雖然能起碼保住工作,但基本也和升職加薪無緣了。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啟發性判斷」,意思是為了節省腦力,人們常常會用通過簡單易得的信息作為想法的依據。
比如,我們會慣性的認為貴的東西就是好的、大家都遵從的流程準不會有錯。
有個快餐店是這麼訓練服務員的。在顧客點一杯早餐湯飲后都得再問一句:「請問需要在你的湯里加個雞蛋嗎?「
大部分服務員都會照著模板做,只不過顧客通常會說:「不了謝謝。」
但服務員小翰卻從不這麼問,而是會說:「請問要在湯里加1個還是2個雞蛋呢?」
本著退而求其次傳統,這時顧客的說辭就會變成了:「1個就夠了。」
正是靠著這些服務過程中的彈性處理,小翰成為了快餐店升遷最快的人。
回到職場,遵從公司的「習性」,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證我們不出錯。但如果每個員工都只是一味的按照流程走,那老闆的智慧將是公司的天花板。
回到開頭的問題:為什麼大部分老闆不會覺得你工作完成的快,就比摸魚的強多少呢?
本質上,還是因為你并沒有創造出一份額外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價值。而彈性力,將會助我們創造出從本職工作中溢出的價值,在內卷熱潮下逐步建立起我們的競爭力。
如果說有一種能力能不動聲色的改變我們的工作效益,那麼非覺知力莫屬。
覺知力,指的是人們察覺自我狀態的能力。
在某種程度上,它的重要性甚至大于智商以及工作上的硬技能。
小朱是一個智商出眾、在銷售排行上有搶眼表現的銷售員。
但有次會面一位首席執行官,對方不斷拋出棘手的問題:「我看不到你們服務的價值,甚至要通過自己的力量研發,為什麼要選擇你們呢?」
從上帝視角看來,這種情況下只要給客戶展示出產品的競品優勢即可。
但此時的小朱因為客戶不友好的態度已經陷入情緒,只想趕緊結束這令人窒息的氣氛,更別說展現自己華麗的銷售技能了。
可想而知,這場交易最終黃了。
是什麼決定了這一結果呢?可能有人會說是情緒,這確實沒錯,但有點流于表面了。歸根結底,其實還是小朱覺知力不夠強導致了這一結果。
面對一位難纏的客戶,換誰都難免產生一點消極情緒。但若能及時察覺這種情緒,并用理智替代,事情就會變得簡單很多。
再回到我們稀松平常的生活中:
回想一下,我們感到疲憊的時候通常是什麼情形?是忙碌了一天后嗎?忙碌過后雖有疲憊感,但更多會是充實。
反而,是一天到晚啥都沒干的時候,我們最感疲憊。
因為對于一個成年人而言,在這些時候,我們往往處于有事要干,但卻又猶豫不決、無從下手的境地。
過度的內耗和自我懷疑會在此時消耗我們大量的精力。
這種時候,覺知力就會變得尤為關鍵,及時察覺并止損才能阻止負面情緒的惡性循環。
具體要怎麼做呢?可以試試蒼蠅觀察法:
陷入情緒時,想象把自己的思想安在一只蒼蠅身上,然后飛到現場的任意角落,觀察作為人的自己。
「這個人為何一動不動,愁眉苦臉的」
「為什麼面對這麼重要的客戶他都支支吾吾的?」
這種以第三人稱視角觀察自己的方法,可以很快將自己情緒漩渦抽離出來。
將我們的精力留到真正有價值的地方。
美國一位著名議員曾說過:「人生最值得的投資就是磨礪自己,因為生活與服務人群都得靠自己,這是最珍貴的工具。
試著打磨自己的覺知能力。
畢竟在「失控狀態」下,再高的專業造詣都將無處施展,工作效益這種后話就更談不上了。
如果說,覺知力是覺察自己目前處境的能力。那麼聚焦力,則講究把觀察的焦點聚焦于未來。
即將還完六個億的羅永浩,就曾靠著這一能力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百無聊賴的一天里,他了解到去新東方當講師特別賺錢,足有65萬年薪。于是終日無所事事的羅永浩就跟被打了雞血一般,熬夜背英語。
他知道興奮只能持續幾天,于是就在床頭放了好幾本雞湯書。
每當累了困了,就拿起來啃幾頁,然后再想想那65萬年薪,瞬間又恢復了戰斗力。
後來靠著過人的詞匯量,羅永浩加入了新東方的GRE培訓班,五年掙了兩百多萬。
現在看來,這個故事略顯俗氣,也有雞湯的味道,但背后映射的邏輯卻很有價值:
假如在投入一件事之前能有一個具體的聚焦對象,那麼做成這件事的機率會大大提升。
倘若跟你說堅持每日練習專業技能十小時,半年后就給你提供一份年薪百萬的工作,你可能硬著頭皮就堅持下來了。
若能在早些年明確告訴你做短視訊和電商能掙大錢,那麼即使前期數據慘淡也阻止不了你繼續鉆研下去。
但在現實中,一件事的結果往往是抽象的,任意兩件事之間也不存在絕對的因果關系。
沒人會在能力達到前給你預定一份高薪工作;沒人能擔保你投入新鮮行業后必能大獲成功。
這麼說來,未來的發展似乎總是難以預見的。那我們是否就只能得過且過,全然接受命運的安排呢。
其實不然,聚焦力強的人,往往懂得將事情歸類并簡化。
《從優秀到卓越》一書中就提到一個三環理論:
總結而言,就是當你在糾結一件事該不該做時,可以試著問自己:
「是否有人愿意掏錢讓我去做這件事?」
「我是否真的享受做這件事的過程,而不僅僅只是因為新鮮?」
「有沒有人在因為這件事上夸過我,說我做得很好?」
如果同時滿足了這三點,那麼恭喜你,發掘了一片可以大膽為之付諸精力的領域。
留心觀察生活就會發現,即使大部分人都不會接觸到三環理論這樣的思維工具,依舊有許多人靠著聚焦在屬于自己的焦點而最終做成了事。
這說明,一個人只要認準一件事,再差的初始認知條件都能玩出花來。
如果說,不管打工還是創業,最重要的是激情。那麼激情,則絕對是來源自一個打死不會有半點質疑的信念。
在行為學家福格的研究中曾提到:「人們做一件事的動機是會在達到頂峰后迅速下滑的。」
正如羅永浩也需要雞湯加持那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其實是人之常情。
所以,在發現自己容易三分鐘熱度時別急著陷入自責。試著為這件事尋找新的興奮點:
讀本充滿雞湯的暢銷書、看場激奮人心的演講,然后帶著這股勁埋頭再干。
成功,往往就是在一次次興奮、失落、打破失落、重拾激情的循環中逐漸被建立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