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時,當談到一定程度,肯定會談到薪資問題。
這,既是我們求職者關心的問題,同樣也是面試官在意的問題。
然而,這時候,面試官經常會冷不丁地來上這麼一句:「你在之前公司的薪資是多少啊?」
此話一出,尷尬立現!
在這一刻,很多人都被問得猝不及防,要麼吞吞吐吐答不上來,要麼覺得這個問題太難回答,常常會有些不知所措。
其實,這個問題并不難回答,我們只需遵守這2個原則就夠了。
01、不少報
這時,有人就說了:「我又不是傻子,怎麼可能會少報工資?一少報工資,面試官肯定不會給高工資,我又不是不懂!」
但問題是,還真有人少報工資。
并不是說這種人「故意想要」少報工資,更不是因為這種人錢多了沒處花,而是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少報了。
現在職場中,工資其實是挺復雜的,比如什麼底薪啊、績效啊、提成啊、全勤啊、年終獎啊、分紅啊之類的,全部都屬于薪資的范疇,但凡你漏報了一個,那可就是少報了嗎?
當然,由于薪資的構成太過復雜,很多時候,報薪資的時候會比較麻煩。但我們還是要提前在面試前就要想明白自己的薪資構成,盡可能地把所有的收入都給捋明白,千萬不要等到面試時才臨時報佛腳。
如果真的等到面試官問的時候,你才去思考自己的薪資構成,肯定無法立刻給出準確的答案。而為了不讓面試官等老半天都得不到答案,你很可能就隨便說個數應付了,最終會發現少報了收入,從而后悔莫及。
因此,我們講清楚上家的薪資構成,可以像這樣來說——
「我去年年薪15萬,其中月薪是每月1萬,另外3萬是年終獎和補貼之類的。」
如此一說,既回答得很簡潔,又給出了準確薪資構成。
02、不謊報
不謊報,說白了就是不要報多了。
很多人都會有這種小聰明的想法:「反正面試官也不知道我在上個公司的薪資,那我就多報點兒唄,這樣的話,跟他談薪資時就可以多拿點兒了,嘿嘿……」
聽起來,這個小算盤打得挺如意的,乍看之下,好像也沒什麼漏洞。
但其實,你這樣做只會害了你自己。
因為,當公司對你有所懷疑時,萬一讓你提供流水,到時發現工資與你說的情況對不上,而你又給不出合理解釋。
這種時候,問題就大了——這是誠信問題!
當一個公司懷疑求職者的誠信時,這個求職者八成是不可能被錄用了。
因此,我們報出的薪資要有理有據,你要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薪資構成,不要說謊。該是多少就是多少,千萬不要因為一個工資的事而失了誠信,那就太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