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青蛙法則:居安思危才能永遠前進!

2023/05/03

青蛙法則,把一隻青蛙放進冷水鍋裡,如果慢慢地加熱,青蛙會隨水溫逐漸升高而被煮死。

相反,如果把一隻青蛙直接放進熱水鍋裡,它便會立刻感覺到危險,並迅速跳出鍋外。

這個法則旨在提示人們要懂得居安思危。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19世紀末,美國康奈爾大學進行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將一隻青蛙扔進一個沸騰的大鍋裡,青蛙一接觸到沸水,便立即觸電般地跳到鍋外,死裡逃生。

實驗者又把這只青蛙丟進一個裝滿涼水的大鍋,任其自由遊動,然後用小火慢慢加熱。

隨著溫度慢慢升高,青蛙並沒有跳出鍋去,而是被活活煮死。實際上,這只青蛙,是死于缺乏危機意識的麻木之中。

「蛙未死于沸水而滅頂于溫水」的結局,很是耐人尋味。

若是鍋中之蛙能時刻保持警覺,在水溫剛熱之時迅速躍出,也為時不晚,就不至于導致被煮死的結局。

這就讓我們想起了孟子曾說過的一句話:「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一個人如果喪失了憂患意識,那麼,就會像被水煮的青蛙一樣,在麻木中「死亡」。

所以,在從初涉職場到工作幹練的漸變過程中,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敏銳的感知,對新變化做出快速的反應。

不要貪圖享受,安于現狀,否則當你感覺到環境已經使自己不得不有所行動的時候,你也許會發現,自己早已錯過了行動的最佳時機,等待你的只是悲哀、遺憾和無法估計的損失。

漫漫的職場路,我們都希望自己能一帆風順,不希望遇到憂患與危機。

但客觀上講,憂患與危機並不是什麼可怕的魔鬼,當它們出現在我們面前時,往往能激發潛伏在我們生命深處的種種能力,並促使我們以非凡的意志做成平時不能做的大事。

所以,與其在平庸中渾渾噩噩地生活,不如勇敢地承受外界的壓力,過一種更有創造力的生活。

拿破崙在談到他手下的一員大將馬塞納時曾說:「平時,他的真面目是不會顯現出來的,可當他在戰場上看到遍地的傷兵和屍體時,那種潛伏在他體內的‘獅性’就會在瞬間爆發,他打起仗來就會勇敢得像惡魔一樣。

再如拿破崙本人,如果年輕時沒有經歷過窘迫而絕望的生活,也就不可能造就他多謀剛毅的性格,他也就不會成為至今為人們所景仰的英雄人物。

貧窮低微的出身、艱難困頓的生活、失望悲慘的境遇,不僅造就了拿破崙,還造就了歷史上的許多偉人。

例如,林肯若出生在一個富人家的莊園裡,順理成章地接受了大學教育,他也許永遠不會成為美國總統,也永遠不會成為歷史上的偉人。

正是有了那種與困境作鬥爭的經歷,使他們的潛能得以完全爆發,從而發現自己的真正力量。

而那些生活在安逸舒適中的人,他們往往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也不需要個人奮鬥就能達到目的,所以,潛伏在他們身上的能量就會被「遺忘、湮沒」。

當今世界上,有許多人都把自己的成功歸功于某種障礙或缺陷帶來的困境。

如果沒有障礙或缺陷的刺激,也許他們只能挖掘出自己20%的才能,正因為有了這種強烈的刺激,他們另外80%的才能才能夠得以發揮。

所以,身處今天快節奏、不斷變幻的職場,我們要懂得居安思危。

要知道,危機並不代表滅亡,而恰恰可能是一種契機。

我們經由這些危機,往往會發現自己真正的價值所在,激發出深藏于心的巨大力量,從而使人生更加精彩。

在自危意識中前進

我們都知道,未來是不可預測的,人也不可能天天走好運。

正因為這樣,我們更要有危機意識,在心理上及實際行為上有所準備,以應付突如其來的變化。

有了這種意識,或許不能讓問題消弭,卻可把損害降低,為自己打開生路。

常言道,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危機意識,遲早會出問題;

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危機意識,遲早會垮掉;

一個人如果沒有危機意識,也肯定無法取得新的進步。

那麼,我們具體該如何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提升自己的危機意識呢?

下面,來看看聞名于世的波音公司的一個有趣做法。

波音公司以飛機製造聞名于世。

為了提升員工的憂患意識,一次,公司別出心裁地攝製了一部模擬倒閉的電視片讓員工觀看:

在一個天空灰暗的日子,公司高高掛著「廠房出售」的招牌,擴音器傳來「今天是波音公司時代的終結,波音公司關閉了最後一個車間」的通知,全體員工一個個垂頭喪氣地離開工廠……

這個電視片使員工受到了巨大震撼,強烈的危機感使員工們意識到:只有全身心投入生產和革新中,公司才能生存,否則,今天的模擬倒閉將成為明天無法避免的事實。

看完模擬電視片,員工們都以主人翁的姿態,努力工作,不斷創新,使波音公司始終保持著強大的發展後勁。

事實上,波音公司的這種做法不僅對企業有深刻啟示,對于行走職場的個人來說,同樣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在工作中,我們也應該像波音公司的員工那樣,時刻提醒自己:只有全身心投入生產和革新中,公司才能生存,我們才有機會發展,否則,今天意識中的倒閉將成為明天無法避免的事實。

當今社會的快節奏和激烈的競爭,令很多人在35歲時遇到這樣一個困惑:為什麼多年來我一事無成?

接下來的歲月我應該做些什麼?

在機會面前,許多人不敢貿然決定。因為他們從心理上理解了人生的有限,而自己也開始重新衡量事業和家庭生活的價值,于是產生了職業生涯危機。

這就是著名的「35歲危機論」。

羅伯特先生,35歲,自言感覺過去對工作、對自己的認識似乎有錯誤,而自己長期養成的行為習慣好像變成了事業的絆腳石。

想改變自己,又不忍心否定過去;想改變生活方式,又擔心選擇的並不是最適合自己的。

兩年前,他終于下定決心放棄了某公司副經理的職位,參加MBA考試並重回校園深造。

現在,完成學業的羅伯特先生在找工作時卻犯了難。

羅伯特先生業已投出上百份簡歷,但有回音者寥寥無幾。

羅伯特先生說,自己並不要求高起點的薪金,而只要求一個管理類的工作職位。

然而他發現,「社會上已經人滿為患」。

羅伯特先生曾讀過一篇題目為《35歲,你還會換工作嗎》的文章,文中專家說:「社會對35歲以上的求職者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必須通過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提高自身競爭力。」

對此羅伯特先生很納悶:我正是為了完善自己才去學習,為什麼反而讓社會把自己擠了出去呢?

其實,像羅伯特先生這種工作以後又重返課堂充電,充電後找工作重新迎接社會的挑戰,已不僅僅是35歲的人才會面臨的境況。

有人甚至感歎:「不充電是等死,怎麼充了電變成找死啦?」

最關鍵的一點是:我們要明白,人生的經歷是積累的,不要以為學習充電後就無須面臨社會「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選擇。

以前的經歷是你的寶貴財富,但這並不能讓你在職場上永操勝券。

千萬不要有一勞永逸的期待,要時刻保持危機意識,告訴自己「一定要快跑,不夠優秀在什麼時候都會被淘汰」。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