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是智慧,不說破是心胸。
作家海明威有一句關于說話的名言:
「人用兩年時間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
說話,是一門藝術。
會說話,是一種本事;而懂得適時沉默,是人一生中最難的修行。
做人有分寸,其實就是與人相處的時候,說話做事有分寸。
不追問、不妄議、不說破,都是說話的分寸,也是做人的尺寸。
人是種很固執的動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撞南牆,決不回頭。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結,解不開,就放不過。
但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查個清楚,問個明白。
人活著,聰明有時候是一種罪過,糊塗反而會更輕鬆快樂。
情景喜劇《宋飛正傳》裡,有個人物叫喬治。
有一次,喬治去參加了一個社區養老院的志願者活動。
他所幫助的老人已經86歲,伴侶去世,自己孤零零一個人生活在養老院,但每天卻過得異常快樂。
喬治在目睹這個事實後感到很困惑,他不明白,一個人都這樣了,怎麼還能這麼快樂呢。
于是,他不停追問老人:你害怕嗎?你知道自己活不了幾年了吧?你離死亡這麼近,怎麼能不害怕呢?你一定心裡很痛苦吧?
最後老人忍無可忍,非常憤怒地說了個字:滾!
老人為什麼這樣做,原因很明顯。
因為喬治層層逼問的過程,就是在一刀一刀劃開老人不想被人看到的傷口。
真正有道德的人並不會這樣做。
就像董卿曾經在《朗讀者》裡面對突然崩潰大哭的明星徐靜蕾,並沒有為了節目效果,進一步去追問她崩潰的原因。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人人都有一些深藏內心的秘密,一些相對沉重的往事,不願意他人得知,更不願意被人刨根問底。
只顧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去揭別人的傷疤,是對他人的殘忍。
很多時候,不追問,就是一種為人有分寸的高貴善良。
《莊子》中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意思是說在不了解他人的情況下,不要按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對方,更別提隨意評價議論別人了。
泰國有這樣一則公益廣告:
一個極其兇悍的婦人到菜市場去收租,她一進菜市場就大聲呵斥一個小販,要他及時交租;然後走到一個賣肉的小攤前面,一把奪過肉鋪的稱,狠狠地摔在地上;接著又指揮人把一個女攤主的貨全都收走了。
這個仗勢欺人的畫面被在場的市民錄下來發到了網上。
不到三天時間,點擊量過萬。
視訊激起了民憤,線民們都在指責這個老闆娘黑心,並且還呼籲不要去這個菜市場買菜了。
然而沒多久,菜市場的其他商販就主動站出來幫老闆娘澄清了。
原來,被老闆娘呵斥要及時交租的小販已經拖欠了好幾個月的租金;
肉鋪被摔稱是因為他們長期缺斤少兩,老闆娘是在嚴厲警告他們;
讓人把女攤主的貨收走,也是因為看她生活不易,自己掏錢把她的貨買下了,讓她能夠繼續經營這個他們一家賴以生活的小攤。
周圍圍觀的群眾只是看到了事情的表面,並不了解全部的真相,就人云亦云地妄加揣測和評論,讓老闆娘遭受了不白之冤。
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和事。
僅僅看到整個真相的一角,就妄下結論,攻擊評判別人,讓別人深受語言暴力的傷害。
中國當代作家王小波說:
「口沫飛濺,對別人大做價值評判,層次很低。」
對于別人的事,不了解,就不要隨便議論,更不要妄自下結論,這才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
就像《歡樂頌》裡安迪說的那句臺詞一樣:
你可以有不同的見解,但沒有扔石頭的權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和選擇,作為旁觀者的我們,無論如何都不應該隨意評判別人的生活。
好的生活哲學,都講究一個「分寸感」。
與人交往中,說話留餘地,看破不說破,並非圓滑世故,而是尊重他人,顧及他人感受,讓彼此都舒服的處世智慧。
思想家章炳麟曾經遇到了經濟上的麻煩,迫不得已拉下臉面請朋友幫忙。
于是,這位朋友一個人親自跑到蘇州,在一番無關痛癢的寒暄後,將一張錢票折好,偷偷壓到茶碗底下,保全了章炳麟的面子。
既對朋友施以援手,又設身處地為朋友保全了面子,讓對方沒有接受施捨的窘迫感,也更好地鞏固了這段友情。
看透,是智慧;不說透,是心胸。
看破不說破的背後,是一份恰到好處的分寸感,是人生閱歷和涵養的體現,更是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的處世智慧。
作家賈平凹也寫過一個關于朋友的故事:
朋友有口吃,說話慢,有天在路上遇到有人問路,偏偏這人竟也是口吃,朋友就一語不發 。
過後我問他為什麼不說,朋友答道:
「人家也是口吃,我要是回答了,那人以為我是在模仿戲弄。」
言為心聲,會說話的人不僅僅是因為情商高,更是因為心裡裝著別人。
在說與不說之間透露出來的品行教養,體貼細心,可見一斑。
人人都有一張嘴,能說話,不代表會說話;說得多,不代表說得對;很多時候,口沫橫飛,比不上適時的沉默。
說話很難,拿捏該說什麼話還是不說話,更難。
人生在世,希望我們都能,保持善良,理性開口,適時沉默,把握做人的尺寸。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