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永遠無法賺到自己認知以外的錢!
2023/01/01

思維框架的改變,才是真正的進階。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鴻溝是認知不對稱

不少同學知道,我在2015年登頂了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馬扎羅。

到了山頂,我不是熱淚盈眶,而是痛哭流涕。

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但是,就在我痛哭流涕的時候,一路幫我背著負重,陪著我爬到山頂的黑人兄弟,就在一旁淡定地看著,一臉難以理解的神情。

我想他內心的OS可能是:

有那麼難嗎?我一年上下20多次,有那麼難嗎?至于哭成這樣嗎?

是的。這個黑人兄弟,衣服鞋子都是破的。

但他就這麼閑庭信步地,一年登頂乞力馬扎羅20多次。

碾壓我跟玩兒一樣。

那一刻我認識到,我和他之間,有一條「基礎體能」的鴻溝。

再努力,再堅持,我也無法跨越這條鴻溝。

創業也是一樣。互聯網時代,信息高速傳播。

人跟人的信息差、認知差正在瘋狂拉大。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鴻溝,不再是信息不對稱,而是:

認知不對稱。

什麼是「認知不對稱」?

什麼是「認知不對稱」?

對于本質規律的認知層次,決定了認知對稱的認知速率。

舉個例子:

從古至今,人們一直想飛上天。

怎麼辦?

先模仿。鳥兒能飛,就先模仿鳥兒做一對翅膀。再優化。

不斷修改翅膀的材料、形狀、大小。

但是,人最終都沒像鳥兒一樣上天。

在漫長的歲月中,人類無數次勇敢嘗試,無數次慘烈失敗。

直到有一天。

人類掌握了飛行的「本質規律」:

空氣動力學。

氣壓差,才是升力的來源。

只要在翅膀上下側制造氣壓差,就能把主體舉上天。

什麼樣的方式制造氣壓差都行。

只不過,鳥兒「選擇了」用扇翅膀的方式。

在上千年的歷史演進之中,在這一刻,對于「飛行」本質規律的認知,開始對稱。

然后,人類就放棄了對鳥類的「先模仿,再優化」。

直接基于空氣動力學「本質規律」,造出了今天的飛機。

如果沒有這個底層認知,任妳花費多少年,把翅膀做的多麼像鳥兒,也無法展翅飛翔。

我常說:成年人學習的目的,應該是追求更好的思維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識。

在一個落后的思維模型里,認知不對稱,即使妳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復。

認知,就是創業者的基礎體能。

妳把刀劍磨的再鋒利,武功修煉再高,一顆子彈就可以終結戰斗。

如果認知的基礎體能不夠,認知層次不夠高,妳的頓悟,很可能只是別人的基本功。

怎樣提升認知基礎體能?

可是,怎樣才能提升自己的認知基礎體能呢?

1、苦練基本功

我曾經對同學們說: 

優秀的戰略,都是可以掏心掏肺說給妳聽,但是妳也學不會的。

海底撈妳學不會,褚橙妳學不會,名創優品妳學不會,得到妳也學不會。 

為什麼? 

因為優秀的戰略,需要的是在戰略高度上,諸多環節的完美配合。而不是在某一個點上的創新。

比如說名創優品:

1)用戶多了,名創優品對供應商的談判籌碼才大;2)談判籌碼大了,商品成本才便宜;3)商品成本便宜了,周轉率才高,利潤才大;4)利潤大了,加盟名創優品的店鋪才多;5)加盟名創優品的店鋪多了,用戶量才大。 

妳看,一個循環回來,環環相扣。 

妳如果把名創優品理解為薄利多銷,那就會學死掉的。 

妳想象著,名創優品手上玩著5個球。 

1個球掉在地上,就算輸。 

葉國富能嫻熟地玩10個,有人3個就不行了。 

所以,就算葉國富掏心掏肺講給妳聽,妳也學不會。 

為什麼得到愿意公布「得到工作手冊」? 

很多人不信,說這一定不是真實的工作手冊,這是煙霧彈。

我知道,這當然是真實的。 

那麼,把這些真實的商業機密都告訴妳了,他不是傻嗎? 

他不傻。 

他只是知道,告訴妳,妳也學不會。

真正有效的學習,不是去聽一些高大上的名詞,迷戀一些工具和方法論。 

而是從高手的行為之中,摸索出底層的規律,然后按照客觀規律實踐,苦練基本功。 

比如這兩年的熱詞:」長期主義「。 

當妳談論」長期主義「,高瓴資本張磊的「價值投資」之時,妳更應該看到的是: 

20世紀90年代,張磊在人大讀國際金融專業時,為了做調研,他回到老家,到社區、集鎮和鄉村收集和了解普通市民和農民的購買決策信息。 

然后一步步精細制訂調研計劃、拆解工作目標、制作問卷、做訪談、研究消費者購買渠道、價格敏感度、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產品喜好、售后服務滿意度等等。 

第一份實踐報告,就獲得了特等獎。 

工作后,他第一年就跑了10多個省份,幾乎走遍了所有的「窮鄉僻壤」。 

妳可想而知工作強度和底層調研能力的基本盤,得到多大的訓練。

一點一點地收集信息,整理材料,深度調研,最后帶著厚厚的報告回來。 

這種自下而上的研究傳統,後來也被引入他創立的高瓴資本。

走基層、看社會、知風土、懂人情。 

商業中的洞見不僅來源于前人的總結,更有效的是一手調研,通過對原始數據的挖掘積累,發現一手的市場規律。 

這些都是基本功。 

很多同學都想抓住紅利期,也都知道紅利期很重要。 

但在大多數行業的紅利期,機遇只偏愛那種有準備的人。 

比如,跨境電商的紅利‬。 

那些真正能用「本土化」獲得消費洞察,用「品牌化」獲得產品溢價,對供應鏈和物流體系能有「專業化」掌控力的企業,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對于普通人而言,首先是‮好打‬基本功‮紅,‬利其‮每實‬年都有。 

但是如果‮本基‬功本身‮扎不‬實,其實99%與‮無妳‬關。 

提升認知基礎體能并沒有什麼秘訣,而是對客觀規律的踐行有更深的理解。 

不練基本功,到頭一場空。 

2、及時總結和復盤

經常有企業家朋友會問我:

潤總,我們今年做了巨大研發投入,把產品從90分,做到了120分,但是市場收效并不大。 

我們現在很困惑,是不是也許用戶并不需要那麼好的產品? 

這時候,我會很有興趣地和他一起了解他的產品,他的同行的產品,市場上最好的產品。 

很快大家就明白,其實這家公司的產品過去只有60分,他現在做到了65分。 

但是他以為他過去的產品有90分,現在做到了120分。 

這就像每個喜歡曬娃的人,都認為自己的娃是全世界最可愛的,至少是之一。 

但是我們知道,這世界上一定有50%的娃的可愛程度,都不到平均水平。

只是這麼傷人的話,以前沒有人對他說過而已。 

從60分到65分的市場反響,和從90分到120分的市場反響,那是佘山和珠峰的差異。

在產品、營銷、渠道這三件事情上,妳把一件做到極致,就可以獲得巨大的成就。 

但怕就怕,做好了A,妳卻以為是B。 

因為歸因錯誤,認知錯誤,導致戰略導向錯誤。 

及時復盤,就是糾偏的關鍵一環。 

一年有52周。

如果妳能堅持每周復盤,就會有52次拿出GPS和衛星地圖,面朝目標,重新調整路線的機會。 

對關鍵項目進行及時復盤,總結經驗和教訓,才能夠有效避免在同一個坑里,反復失敗。

進化島嘉賓陳勇說:只有顆粒度精細化到每一步的過程控制,項目成功的經驗才能復制。 

知道復盤重要性的人很多,但: 

1)知道 

2)做到。

3)且能提煉出經驗和教訓。

4)并能夠反思改進。

5)持續優化。 

這樣的人,太少了。太少了。 

沒有目標,就沒有戰略; 

沒有戰略,就沒有計劃; 

沒有計劃,就沒有行動。 

沒有復盤,就難以洞察規律,獲得真知。 

以至于光陰流逝,一事無成。

3、碎片化學習,系統化思考

現在的人,都很忙。 

而因為忙,時間必然被切碎。 

這些被切碎的時間,妳不好好利用它,就會被白白浪費。 

所以,妳必須學會碎片化學習。 

一年是由365天組成的,每天都做一點點改變,別小看它,積累起來,三百多天的變化也是令人震驚的。 

把一天當一年過,還是把一年活成重復的一天,取決于妳自己。 

妳怎麼過一天,就怎麼過一生。

最后的話真正的槍手,絕不是槍手變成神槍手,而是槍手變成指揮官。

思維框架的改變,才是真正的進階。

蟪蛄不知春秋,蜉蝣不知朝暮,夏蟲不可語冰。

如果一種蟲子的生命周期只有夏天這幾個月,妳很難和它說清楚冰是什麼東西。

蟲子信誓旦旦認為:

「人類都是騙子,世界上,根本沒有冰這種東西。」

因為它的生命周期從來不經過冬天,思維中根本不認為有冰的存在。

它生存的世界決定了它的認知。

一個生活在清朝初年的人穿越到21世紀,看見人進入汽車后,汽車會動起來。

于是他得出了結論,汽車的動力來自于人。

他所處的環境限制了他的認知。

他的認知中,根本沒有發動機的存在。

妳以為妳以為的就是妳以為的嗎?

尼采說:

「眼睛即是監獄,目光所及之處就是圍墻。」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鴻溝,是認知不對稱。

人永遠無法獲得超出所處環境外的認知。

人永遠無法賺到認知以外的錢。

狼道:人不狠,站不穩!真正的「狠人」,往往都有這3特徵,錯不了
2023/07/26
上司不會用人,員工頻繁離職:一流的管理層,從不觸碰這3大禁忌
2023/07/26
上司說「能幹就幹,不能幹就走人」時,這4招教你反擊
2023/07/26
為什麼許多人退休後,不愿意與原同事來往?3個退休人員講出真心話
2023/07/26
選對上司比選工作重要,要注意這五種上司不能追隨,否則沒前途
2023/07/26
所謂做生意,就是交朋友:真正厲害的生意人,懂得這5種結交貴人之道,想賺大錢就不難
2023/07/26
人到中年,別再挑工作,選擇四種工作,照樣能養家糊口
2023/07/26
你身邊的同事,不僅不能相信,還要提防著,主要有3個原因
2023/07/26
水平越高的上司,往往「看不上」這10種員工,希望你不在其中
2023/07/26
稻盛和夫:有「3個習慣」的人,即使再努力也很難變富,你有嗎?
2023/07/26
真正厲害的人,懂得「金蟬定律」(深度好文)
2023/07/26
提辭職卻被老闆加薪留下來的人,後來處境如何?過來人給你3個建議
2023/07/26
巴菲特的智慧:判斷一個人將來能會多「富有」,主要看3個特質!
2023/07/26
飯局上老闆倒酒,真正聰明的人,從不只是雙手接過,學會這3點,老闆對你刮目相看
2023/07/26
請辭退公司里面最「貴」的那些人!
2023/07/26
人到中年,沒存款還想辭職?先去這三個地方看看吧
2023/07/25
想知道你在公司到底值不值錢,請次假就知道了,很準
2023/07/25
越是老實工作的人,領導安排的工作就越多,擺脫困局就靠這4點
2023/07/25
十年經驗HR直言:若工作中出現5個跡象,建議你馬上辭職
2023/07/25
下屬不聽話,沒人干活怎麼辦?聰明的領導都用這四招!厚黑但有用
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