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什麼樣的人相處,決定了你是什麼樣的人。
與高人來往,自己的境界也隨之提升,和能人共事,自己的能力也越來越強。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和什麼人在一起,你就會成為什麼人。
人生一世,難免會遇到麻煩,因為想不開鑽牛角尖。
這時如果身邊有高人指點,麻煩就會迎刃而解,豁然開朗。
人常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常與高人來往,你也會不同凡響。
子路聽說孔子學識淵博,就去拜見孔子。
孔子對他說:「你很有天賦,要繼續學習啊!」
子路不以為然:「南山的竹子天性筆直,削尖了就能當箭射穿牛皮,我天資超人,還學什麼呢?」
孔子說:「如果在竹箭的基礎上,加上箭頭和羽尾,威力不就更大了嗎?」
子路心悅誠服,跟隨孔子學習,成為了孔子的得意門生之一。
晏子說:「居必擇鄰,遊必就士。」
總有值得我們仰視的人,他比我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多和高人來往,我們的視野也會隨之開闊,高人相助,對于提升自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生都有高度,與高人為伍,就是在提升自己的高度。
我們都聽說過木桶原理:
一隻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于桶壁上最短的木板。
與能人共事,就是要去做桶壁那塊最短的木板。
只有身邊的人都比你強,你才能遇強則強,越來越強。
如果一直做最高的木板,你就無法進步,而這桶水也永遠裝不到你期望的高度。
山裡有一個獵戶,祖祖輩輩打獵為生。
他從小學習打獵,成年後,他打獵的技術超過了所有人。
因為打獵對他來說毫無難度,慢慢失去了興趣。
父親看他悶悶不樂,鼓勵他出山參軍報國。
來到軍營的他,發現軍隊裡比他厲害的人比比皆是,讓他重燃鬥志。
後來,他通過不懈的努力,一直做到了將軍。
不要滿足于高人一等的成就感,能共事的人,最好是比自己高出一籌的朋友。
古人雲:「目濡耳染,不學以能。」
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都在進步。
和能人共事,如果能得到他們的肯定,自己也會信心倍增。
與能人共事,不只是生命價值的昇華,更是一種享受。
生命中和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他就像一面鏡子,彼此照見對方的人生。
和聰明的人在一起,你不會笨拙;和勇敢的人在一起,你不會軟弱;和樂觀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