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破局思維」忽必烈:你的「反彈力」,決定人生高度
2022/01/20

宋末元初,在一處華麗的蒙古包裡,一個儒生打扮的漢人正在高談闊論,他說:

治亂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

坐在主位的是一位粗獷的蒙古貴族,他時而點頭認可,時而提問請教。

這個人就是忽必烈。

在那個年代,蒙古人大都粗獷豪放,他們更熱愛在馬背上恣意馳騁,對中原文化不僅不感興趣,甚至對漢人有些鄙夷。

而忽必烈卻與常人不同,他不僅親近漢人,還學習中原文化。

或許正是這一點點的不同,讓他從一個落魄貴族,搖身成為征服中華大地的第一位少數民族皇帝,還把華夏文明帶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

他用一生的征程向後人印證著:

一個人在困境中破局的能力,決定著他人生的高度。

厚積薄發,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巴頓將軍曾說: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1215年,忽必烈出生在漠北草原,是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的次子。

小時候不僅孝順有禮,而且騎射都非常出色,據說成吉思汗曾預言他未來必成大器。

但成吉思汗並沒有把汗位傳給忽必烈的父親拖雷,更悲慘的是,拖雷還早早地去世了。

那段歲月,可以說是忽必烈一生的至暗時刻,他仿佛離汗位越來越遠。

圍繞在他們身邊的人都漸漸離去,甚至有人想假借蒙古的傳統娶忽必烈的母親,承襲拖雷的一切。

幸好母親機智,才保住了拖雷家族的根基。

自那之後,忽必烈便在母親的教導下,學著隱忍,不斷積蓄力量。

波詭雲譎的歲月裡,他一直潛心學習,不僅練就了一身本領,身邊還聚攏了一群能人異士。

直到1251年,忽必烈36歲時,他的同胞哥哥蒙哥成為新的大汗,委任他總領漠南,忽必烈才終于等來了人生的轉機。

他沒有因為領地荒涼而傷感,先是建立起幕府,繼續廣納賢才,之後又在幕僚的建議下,用漢法管理賦稅。

僅僅一年的時間,當地就有了非常可喜的政績,他也因此有了威望。

1252年,忽必烈被委任征戰大理,他運用所學的本領做足準備後,兵分三路南下,很快便消滅了大理的主力。

進城之後,忽必烈一改過往蒙古人屠城的作風,使用懷柔政策安撫百姓。

戰事異常順利,忽必烈又贏得了蒙古貴族對他軍事才能的認可。

一邊是民心所向,一邊是族人認可,忽必烈不斷蓄積著力量,為人生繼續進階奠定基石。

人生的征途中總有荊棘,沒有人能輕輕鬆松取得成功。

而我們要做的便是在低谷時,積蓄破局的能力。

果敢抉擇,是突破自己的鑰匙

柳青在《創業史》中曾談到:人生的路很漫長,關鍵處卻只有幾步。

對于忽必烈也是如此,當蒙哥汗任命他總領漠南時,他就考慮到蒙哥汗生性多疑,拒絕了經濟方面,只受領了漠南的軍事。

但隨著忽必烈取得征服大理的戰績,在漠南地區的威望越來越高,免不了有人在蒙哥汗耳邊扇風,他陷入被大汗懷疑的境地。

危機之時,他果斷帶著妻兒回到蒙哥汗處,還隻身前去覲見蒙哥汗。

忽必烈的以退為進,讓蒙哥汗解除了戒心,也給自己留足時間蓄積力量。

1260年,蒙哥汗攻打南宋時,意外死在了釣魚城下。

彼時忽必烈正在鄂州作戰,聽聞蒙哥汗去世的消息,他果斷接受對方的議和請求,火速回到自己的大本營。

當時,蒙哥和忽必烈的幼弟阿裡不哥企圖除去忽必烈稱汗,但任憑阿裡不哥如何設計,忽必烈都堅守在自己的陣地上。

漠南背靠中原大地,補給充足。僵持了幾個月之後,忽必烈果斷在此登基,和阿裡不哥形成對峙。

而阿裡不哥雖然軍力充足,但遼闊的草原卻沒有足夠的糧食儲備,最終敗下陣來。

忽必烈終于成為了實際意義上的蒙古大汗。

之後,忽必烈經過短暫的整頓便正式開始了討伐南宋的步伐,他把關鍵點鎖定為襄陽。

為了打贏這場惡仗,忽必烈不僅在兵士戰術上下足了功夫,還特意命士兵打造了「回回炮」。

多方策略下,襄陽被攻破,不久之後,南宋徹底滅亡。

忽必烈取得了蒙古人前所未有的成功,成為了第一位統一多民族的少數民族皇帝。

人生的突破,往往就在于關鍵幾步的抉擇。

在每一個關鍵節點,都果敢地抉擇,並且義無反顧地去行動,讓忽必烈的人生節節攀高。

破舊納新,是成就事業的利器

1264年,忽必烈取《易經》中「至哉坤元」的意思,改國號為「大元」。

這足以看出,忽必烈對漢文化的喜愛。

從年輕時,他就在學習漢文化,無論何時,身邊都聚集著一群漢人謀士。

在建立元朝之初,忽必烈也願意看到人們沿襲過去的文化,並不強制推行蒙古文化,還沿用了諸侯世襲制度。

然而1262年的政變,卻讓忽必烈開始深思。

山東李璮利用手中的錢財和兵力,趁忽必烈忙于應對外敵之時發動叛亂。

這次叛亂雖然沒有對忽必烈的統治造成什麼影響,卻成為了忽必烈破舊納新的開端。

他逐步收回諸侯的權利,實行中央集權制,用自己的方式把漢文化和蒙古文化結合起來,再運用到統治管理中。

人們把這形象的稱為「內北國而外華夏」。

在交通方面,忽必烈在各個要塞設立驛站。

隨著陸路和水路的交通的改善,他也得以把蒙古文化帶到中原,隨著文化交流加強,也湧現了一大批的科學家。

尤為著名的是郭守敬,他不僅研製出了自動報時時鐘,對于時間的準確度也提高了很多。

在他參與編纂的《授時曆》中提到的一年的時間,和我們現在公認的僅差26秒。

此外,忽必烈還限制蒙古貴族的行為,不讓他們去破壞耕地。農民使用科學家們研製出的各種工具,大大提高了農耕的效率。

就這樣,整個元朝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之象。

正如古人曾說:借人之智,完善自己。

不盲目借鑒別人,也不固守自己,保持清醒的判斷力,在實踐中不斷融合,才會達到新的高度。

1294年,忽必烈的人生走到了盡頭。

回顧他的一生,幼年喪父,卻有不矢之志;睿智果敢,幾次果敢突破;

接納漢儒思想,破舊納新,創立了有自己獨特格局的元朝。

人生總是會有許多不期而遇的變故,如何抉擇,將深深影響著一個人的人生。

正如費斯汀格曾說:「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身處困境時,先蓄積力量;時機到來時,就果斷把握;無論何時,都頭腦清醒的判斷。

如此,便不會被低谷困住。

與書友們共勉!

狼道:人不狠,站不穩!真正的「狠人」,往往都有這3特徵,錯不了
2023/07/26
上司不會用人,員工頻繁離職:一流的管理層,從不觸碰這3大禁忌
2023/07/26
上司說「能幹就幹,不能幹就走人」時,這4招教你反擊
2023/07/26
為什麼許多人退休後,不愿意與原同事來往?3個退休人員講出真心話
2023/07/26
選對上司比選工作重要,要注意這五種上司不能追隨,否則沒前途
2023/07/26
所謂做生意,就是交朋友:真正厲害的生意人,懂得這5種結交貴人之道,想賺大錢就不難
2023/07/26
人到中年,別再挑工作,選擇四種工作,照樣能養家糊口
2023/07/26
你身邊的同事,不僅不能相信,還要提防著,主要有3個原因
2023/07/26
水平越高的上司,往往「看不上」這10種員工,希望你不在其中
2023/07/26
稻盛和夫:有「3個習慣」的人,即使再努力也很難變富,你有嗎?
2023/07/26
真正厲害的人,懂得「金蟬定律」(深度好文)
2023/07/26
提辭職卻被老闆加薪留下來的人,後來處境如何?過來人給你3個建議
2023/07/26
巴菲特的智慧:判斷一個人將來能會多「富有」,主要看3個特質!
2023/07/26
飯局上老闆倒酒,真正聰明的人,從不只是雙手接過,學會這3點,老闆對你刮目相看
2023/07/26
請辭退公司里面最「貴」的那些人!
2023/07/26
人到中年,沒存款還想辭職?先去這三個地方看看吧
2023/07/25
想知道你在公司到底值不值錢,請次假就知道了,很準
2023/07/25
越是老實工作的人,領導安排的工作就越多,擺脫困局就靠這4點
2023/07/25
十年經驗HR直言:若工作中出現5個跡象,建議你馬上辭職
2023/07/25
下屬不聽話,沒人干活怎麼辦?聰明的領導都用這四招!厚黑但有用
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