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子女長大為什麼不孝順你,從你對他做三件事時,就已經注定了結局

《增廣賢文》中記載過一句話:「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遵守孝道,是我們的傳統美德。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呵護我們成長,等到他們年老時,當子女的必然也要回報這份恩情,悉心贍養老人。

可現實生活中,很多子女成了別人眼中的「不孝子(女)」,對父母態度冷淡,不愿意親近父母,難道他們真是「白眼狼」嗎?

非也,在教育專家看來,「孝順」并不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家庭中潛移默化形成。

他們長大后孝不孝順,對父母的態度如何,大多取決于你們從小是如何教育的,你如果從小對他做三件事,那麼注定他們會「不孝」。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圖文均無關

子女長大為什麼不孝順你?三件事已注定

1、父母過分溺愛,孩子自私自利

法國教育家盧梭有句名言:「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父母越是溺愛,對孩子百依百順,越容易讓小孩變得理直氣壯、索求無度。他們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付出,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貪欲也隨之滋生。

一旦父母哪一天滿足不了子女的需求,或者斷掉對他們的供給,小孩便會情緒崩潰,認為父母不愛自己,于是憎恨父母,用極端的行為來威脅父母。

這樣的孩子只懂得為自己考慮,對父母的犧牲和奉獻視而不見,內心毫無感恩之心,你也別指望他們能夠乖乖回報,替你們養老。

再者,在蜜罐中泡大的小孩,他們的心理往往很難跟上生理的發育速度,哪怕已經成人,心理依舊像個嬰兒。

只要別人不滿足他的需求,便撒潑打滾、無理取鬧,好像全世界都欠他們的,這樣的人未來是很難適應社會生存的。

所以,父母無條件的溺愛,聽著好像偉大,但實際上不過只是感動了自己,它對子女的傷害、對家庭的發展,其實都有不利影響。

2、父母不愿傾聽,孩子封閉冷漠

網絡上有這樣一句話:「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可以通過感情存折來管理。」

孩子整個童年階段,對父母都有高度的情感依賴,他們需要父母不斷地向「感情存折」里添加儲蓄,使其感覺到幸福,認為自己被父母愛著,你們之間形成良性的親子關系。

這樣等孩子們長大以后,自然也能學會好好地關心呵護父母,回饋給父母熱烈的情感。

如果父母不愿意傾聽,在孩子小時候經常打斷孩子們的分享欲,甚至對小孩冷暴力,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性格自然會封閉冷漠。

他們和父母之間的「情感交流渠道」被切斷,除了與父母關系僵化以后,其實還容易導致子女未來難以跟別人建立起親密關系,出現「回避性依戀」。

簡單來說,就是不知道如何跟別人親密相處,明明也喜歡對方,想要好好相處,但總是有意無意跟對方保持距離,一旦發現他人開始踏入自己的安全領域,就立馬找借口回避,阻止對方繼續靠近自己。

而這種性格,往往會導致小孩出現社交障礙,可能一輩子都在受情感的折磨,難以發展出親密的朋友和伴侶。

3、父母不愿尊重,孩子叛逆乖張

父母和孩子其實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彼此尊重才是愛的前提,做到這一步,你才能得到子女的尊敬。

前段時間看了一檔青年談話節目《荒野會談》,嘉賓李雪琴在里面說起了一件跟母親相處時的「趣事」。

李雪琴上高中的時候,老師懷疑她早戀,班主任提醒家長查看一下她的手機,「看看她每天晚上跟哪個男孩子在發短信。」

結果當天晚上,李雪琴的母親非但沒有偷看女兒的信息,反而一臉嚴肅地跟女兒道歉,說明了情況,并表示自己只是點開了信息圖標就關上了,保證一條信息都沒有看到。

「可我非常有負罪感,我在這里鄭重地跟你道歉,我不該做這樣的事情。」

聽完李雪琴轉述母親的話,我頓時鼻頭一酸,想到自己上國中的時候,放在書桌上的日記被父親偷看,他甚至當著全家人的面念出里面的內容,聽著父母的調侃聲,我面紅耳赤,恨不得鉆進洞里。

時至今日,我依然無法跟那一天的父親和解,不在家的時候都會習慣性鎖上房門,生怕他們再私自闖入自己的房間。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不太尊重孩子的隱私和想法,總是喜歡自以為是地幫子女安排人生,插手他們的生活,殊不知你們越是如此,子女越叛逆乖張,只想離父母遠遠的,長大后可能還對父母有埋怨,自然也不愿意孝順你們。

【最后總結】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的很多問題都可以從父母身上找到影子。」

所以請各位父母在養育孩子時都能多盡心,不求100分,但至少也要達到60分,這樣才能養出一個優秀又暖心的小孩。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