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翠波鳥定律」,讀懂了你不可能過不好這一生
2022/09/19

在動物界,有一種鳥類叫作「翠波鳥」,在這種鳥類身上,存在著一個令人深省的故事,而這個故事也從側面反映了人的心理狀態以及思維方式。

「翠波鳥」生活在南美洲的森林,它們身形十分嬌小,最長的體長也不過六厘米,但是它們卻可以住出比自身大幾十倍的巢穴。

動物學家為了觀察這種鳥類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指向,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將一部分的「翠波鳥」在保護狀態之下,抓進相關的研究場所,觀察并記錄它們筑巢的過程。

在這項研究活動剛剛開始進行的時候,只是通過單項研究對一只「翠波鳥」進行觀察,發現這只「翠波鳥」在建筑了一個和自己身形差不多大的巢穴之后就停止筑巢了。

為了對比觀察得出分析數據,于是動物學家又抓來了一只「翠波鳥」,將它們放在同一只籠子之中。

在觀察了幾天之后,發現這兩只「翠波鳥」都在馬不停蹄地筑巢,并且絲毫沒有停下的欲望。幾天之后,這兩只鳥相繼累死在了籠子之中。

這種動物界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狀態,其實和人類心理之間有著非常奇妙的聯系。就如同這「翠波鳥」的筑巢行為,其實反映在人類的思維方式之中,「翠波鳥定律」:越是努力的人,反而越容易被「拖累致死」,而這種心理狀態會使這類人一直處于相互比較之中,處于一種極度疲憊的精神狀態。

他們經常自尊心非常的低,評價自身價值的標準并不是維持在自身的理念和行為發展之中,而是被其他人的思想和比較牽著走。

這種「攀比」心理的本質,實際上產生于我們與生俱來的欲望,這種形成過程也是非常簡單的。

當看到其他人擁有比自身更加優越的條件和事物的時候,內心機制所產生的失落、不甘就會催生出這種欲望。那麼,為了達到這種欲望,就會產生讓自己不快情緒的自我保護機制,從而產生「攀比」的行為。

從字面意思上來深入的理解,「攀比」心理,實際上指的是一種不切實際,盲目地以高標準要求的行為,自己的一種比較心理狀態。

「攀比者」和「被攀比者」之間往往存在著比較相同的內在思想和行為,也就是說他們之間存在著比較高程度的相似性。

所以,當「攀比者」某個方面被「被攀比者」所打敗的時候,心中就會產生巨大的落差。

這種落差就會導致消極、自卑、挫折的心理情緒,這種心理情緒又進一步的產生相應的悲觀行為,那麼就會想方設法地采取不正當、極端的手段來縮小這種差距,來緩解自身內心的「攀比」狀態。

如果這種差距一直找不到一個合理的方式去解決,就會進一步產生嫉妒行為。而嫉妒行為在心理學之中是一個極度陰暗的負面詞語,它甚至比「攀比」心理更加具有傷害意義。

那麼,為什麼有一些人的虛榮心和「攀比」心會比較強呢?那是因為這些人經常活在他人的陰影和世界之中,對自身的價值存在的層次的認知度,因為人類本身對自身的價值判斷,實際上是存在一種極度不確定的。

這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認識,絕大程度上是依賴于別人的行為和表達,以及他人對自身的看法。

所以,這種心理特征在心理學之中被認定為是非常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在「攀比」心理逐漸增強的過程之中,自身被尊重的需要就會更加過分的夸大,從而導致他的虛榮動機增強,而這種動機側面會導致個人行為的改變。

所以,我們內心所產生的「攀比」行為和虛榮心理,與「翠波鳥」的筑巢行為之間有著相同的心理成因,我們只有不斷的提升自己內心的心理承受度和對生活平穩的認知性。

才能夠不被非理智的行為所傷害;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價值認可度,才能不被外界的事情所打敗,雖然人是一種社會物種,但自身的發展也尤為重要。

逐漸克服自卑,讓自己在面對這種比較之時會更加的自信且勇敢,不局限于他人的眼光,不用他人的界限和思想來限制自己,專心修煉自身的修養

,這才是健康正確的生活方式。所以,一旦我們真正了解了「翠波鳥」定律之后,就可以過好自己的一生。

- The End -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狼道:人不狠,站不穩!真正的「狠人」,往往都有這3特徵,錯不了
2023/07/26
上司不會用人,員工頻繁離職:一流的管理層,從不觸碰這3大禁忌
2023/07/26
上司說「能幹就幹,不能幹就走人」時,這4招教你反擊
2023/07/26
為什麼許多人退休後,不愿意與原同事來往?3個退休人員講出真心話
2023/07/26
選對上司比選工作重要,要注意這五種上司不能追隨,否則沒前途
2023/07/26
所謂做生意,就是交朋友:真正厲害的生意人,懂得這5種結交貴人之道,想賺大錢就不難
2023/07/26
人到中年,別再挑工作,選擇四種工作,照樣能養家糊口
2023/07/26
你身邊的同事,不僅不能相信,還要提防著,主要有3個原因
2023/07/26
水平越高的上司,往往「看不上」這10種員工,希望你不在其中
2023/07/26
稻盛和夫:有「3個習慣」的人,即使再努力也很難變富,你有嗎?
2023/07/26
真正厲害的人,懂得「金蟬定律」(深度好文)
2023/07/26
提辭職卻被老闆加薪留下來的人,後來處境如何?過來人給你3個建議
2023/07/26
巴菲特的智慧:判斷一個人將來能會多「富有」,主要看3個特質!
2023/07/26
飯局上老闆倒酒,真正聰明的人,從不只是雙手接過,學會這3點,老闆對你刮目相看
2023/07/26
請辭退公司里面最「貴」的那些人!
2023/07/26
人到中年,沒存款還想辭職?先去這三個地方看看吧
2023/07/25
想知道你在公司到底值不值錢,請次假就知道了,很準
2023/07/25
越是老實工作的人,領導安排的工作就越多,擺脫困局就靠這4點
2023/07/25
十年經驗HR直言:若工作中出現5個跡象,建議你馬上辭職
2023/07/25
下屬不聽話,沒人干活怎麼辦?聰明的領導都用這四招!厚黑但有用
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