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表弟工作3年,因為公司離家遠,每天上班要花3個小時在路上,于是問父母要了錢買了輛車。
提車后沒幾天,一次下班,他剛從停車場開車出來,路過辦公樓下,就看到領導走出來,他搖下車窗招呼領導,表示可以載領導一程。
領導坐上表弟的新車,夸獎道:「這車真寬敞,挺不錯的,多少錢買的啊?」表弟一聽,別提多開心,張口就說: 「30萬,不貴!領導以后您要是以后外出辦事沒車,可以叫我,隨叫隨到。」領導聽后笑著說:「好呀,那以后我用車也方便了。」
表弟原以為自己這麼主動,領導肯定對他很滿意。但在后來的日子里,領導并沒有給表弟什麼關照,十甚至從來沒用過表弟一次車,對他也慢慢冷淡了。這些都不算什麼,關鍵是有次提拔機會,表弟和另外一個同事兩人競爭,表弟本來以為勝券在握,不料領導竟提名了另一個同事,表弟以失敗告終。
表弟想不通是怎麼回事,按資歷和能力他都要略勝一籌,為何領導不推薦他,難道哪里得罪了領導?
原來問題就出在那次車上的對話。本來這年頭,大家經濟條件都好了,買車本不出奇,有人問你車子的價格,有的是隨便聊聊,有的是了解市價,也沒什麼好避諱的。但如果是領導問起,那就不要掉以輕心了, 領導問你車子多少錢,開始也可能只是找一個閑聊的話題,但如果回答不合適,就會引起領導的不適。
為什麼直接報價領導會不高興?
1.「有錢」會影響領導對你的認知
直接說車子30萬不貴,會讓領導產生兩種想法。
一是覺得你在自己面前炫耀自己有錢,哪怕你沒這個意思,也會讓領導誤會。
二是覺得你經濟條件好,有家底,并不會特別看重工資薪酬,多點少點都沒關系。既然如此,那遇上晉升的機會,同等條件下,還是讓給那些辛苦打拼的同事吧。
2.領導也是人,也會有攀比心
如果領導有車,而表弟的車比領導的車子還貴一個檔次, 人都有對比心理,領導肯定會暗暗不高興。
尤其說以后領導要用車就叫他,會讓領導覺得自己還不如下屬,連車都要去蹭下屬的。
因此,領導問你車多少錢,我們要了解領導的意圖,然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回答,否則明明想向領導示好,結果反而弄巧成拙,那就得不償失了。 往往你無心的回答,領導可能就記在心里了。
那遇到這種情況,要怎麼回答比較好呢?
1.訴苦法
比如領導問車子多少錢,馬上回答:「哎,說到這個車啊,領導你不知道,我真是被老婆逼著買的。我說家里沒錢,還是別買了,可是她非要買,這不她懷孕了嘛,說大著肚子也不方便擠公交。而且她就喜歡這輛,說要買就一次到位,買輛寬敞的,沒辦法,我只能找爸媽借了點錢買。現在好了,每個月還房貸、車貸,這日子真是苦啊。」
突出自己的苦惱,弱化車的價格,一般這樣情況下,對方聽了也會產生同理心,不會再追問車價。領導也有他的生活艱辛,通常他會順著你的話題也講講他的苦惱,順帶安慰你兩句,反而更易拉近彼此的距離。
2.轉移法
如果領導沒車,或者自己的車比領導的車貴很多,而且自己也不是經常開,只是偶爾開一下,就可以說這個車子不是自己的,是自己哪個親戚的,自己只是最近借來開。因為不是你的車,車是什麼價格領導也不會在意了,即使說出真實價格,領導也不會對你有什麼偏見。
總之,自己買車是好事,但不管買什麼車,面對領導、同事都盡量低調一點為好。車子利用得好能為自己的人際助力,用得不好卻反而會得罪領導,所以把握分寸,學會說話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