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煤氣燈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寶拉繼承了姨媽的一大筆遺產,居心不良的安東得知後,就動起了這筆錢的念頭。
安東利用各種手段讓寶拉愛上自己,和自己結婚,然後對寶拉實行精神控制。
他故意藏起寶拉的胸針,等寶拉找不到時,就說寶拉記憶力變差。
又故意調暗煤氣燈,等寶拉覺得煤氣燈變暗,他就說煤氣燈沒問題,是寶拉在疑神疑鬼。
慢慢地,寶拉真的覺得自己記性越來越差,什麼事情都做不好,最後差點被逼瘋。
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煤氣燈效應」。
「煤氣燈效應」指的是對受害者施加的情感虐待和操控,被操控的人逐漸喪失自尊,產生自我懷疑,最終無法逃脫。
它像一劑慢性毒藥,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悄悄毀掉一個人。
《煤氣燈效應》的作者斯特恩指出:
這種精神控制廣泛存在于婚姻、職場和家庭中。
從小,最害怕聽到父母說的就是 「你怎麼什麼都做不好」、「你太令我失望了」;
朋友簡單的一句「你怎麼這麼胖」,就會堵在心頭,難過好久;
每回熬夜做出的方案,都會被領導批得一無是處,卻絲毫不敢反駁,覺得是自己能力不夠……
這些話語,都會讓精神漸漸崩潰,達到控制的目的。
最近的熱播劇《誰是兇手》中,曹瑛俠第一次出現,是在警局自首,說自己殺了丈夫。
調查過程中,她的同事、朋友,包括兒子都說她精神不正常,遲早會出事。
乍一看,這一切似乎是因為精神問題發生的。
但曹瑛俠的口供中,卻有很多令人不解的內容。
她雖然殺了丈夫,可在提到丈夫時,卻是滿口的稱讚。
「是我不好,我不是一個好妻子,不是一個好媽媽,我沒做好家務。」
「我身上有味,在太陽底下一曬,我的身上就像垃圾一樣臭,怎麼洗都洗不乾淨。
」這奇怪的情況使員警忍不住繼續深入調查,果然在他們家中發現了不對勁。
臥室的地板裡有一部手機,手機上滿滿都是丈夫言語侮辱曹瑛俠的證據。
丈夫長期的語言暴力,使曹瑛俠慢慢接受,甚至感到認同,覺得自己就像丈夫說的那樣一無是處。
就像《不要控制我》一書中寫道:「如果我們總接受別人對自己的定義,就會相信他們的評價更加真實。」
當對別人的負面評價全盤接受時,就很容易陷入精神操控的地獄。
這幾天,熱搜上滿滿的都是一位明星的失婚事件。
事件女主角發佈的長文中,也提到了「煤氣燈效應」,婚姻中有不少女性們深受其害。
她們渴望著美滿的婚姻和愛情,因此另一半所做的一切都可以被包容。
這種情況下,遭受到精神控制的她們,自信心會被擊垮,產生自卑的心理,甚至導致一蹶不振。
越在乎別人對自己的喜愛,越容易被煤氣燈操縱。
「煤氣燈效應」就像一場流行病,它的常見性比想象的還要高。
看過一個女孩的故事:
她媽媽原本事業有成,因為她和弟弟只能辭職做家庭主婦。
于是,媽媽強行讓孩子完成自己的夢想,每天都嚴格地督促和教導孩子學習。
女孩也沒有讓媽媽失望,每次考試都是年級前三。
可就算這樣,媽媽也並不滿意。
女孩的作文拿到全國一等獎,媽媽卻指責女兒為什麼沒有把精力放在數學上。
不斷地說「你數學都學不好,也太沒用了」、「我怎麼生了你這樣的孩子」。
聽著媽媽一句句壓迫的話語,看著滿桌學不完的內容,小女孩打開窗戶跳了出去。
曾經有人做過一項調查顯示:
除了20.41%的孩子沒有任何感受之外,大概有80%左右的孩子都被消極情緒所左右,甚至有4.08%的孩子想過自盡或者嘗試其他極端行為。
可父母的想法難以改變,能做的只有從自己入手,明白要「擁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場,而不是活在別人嘴中」。
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的做法,就值得借鑒。
他父親曾是日本知名大學的學生,卻因為種種原因被迫中斷學業。
所以,他就把所有的希望全寄託在了村上春樹身上。
面對父親在學業上的壓迫,村上春樹卻沒有被精神控制。
而是堅持認為沒興趣的東西,再怎樣都學不進去。
即使讓父親失望,被人們說肆意妄為,他也毫不在乎。
「總之,人生很難按部就班,依照既定方針運作。」
是啊,人生有太多意外會發生,堅定自己的內心,做自己認為對的事。
如此一來,任何人對你的指手畫腳,都會成為小丑的的獨角戲,精神控制自然不會發生在你身上。
就像演員唐藝昕在談到「女生過于戀愛腦,看不清自己處境該怎麼辦」時說的那樣:
時刻保持清醒是很重要的,一定不能失去自己。
在任何一段關係中,都應該保持自我,一味因為別人的想法改變自己,只會萬劫不復。
馬斯洛需求理論有五個部分,形成了金字塔形的結構。
金字塔頂端的,就是人類最高層次的需求——完成自我實現。
只有不去過多地考慮別人,專注于自我,努力發掘自己的潛力,
才會感受到最大的快樂,也會漸漸成為自己所期望的那個樣子。
看到過這樣一句話:
「要克服生活的焦慮和沮喪,得先學會做自己的主人。」
做自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沒那麼簡單。
以下3個方法,希望能夠幫到你。
首先,要學會提升現實檢驗力。
現實檢驗力,顧名思義,就是區別現實和想象,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一種能力。
陷入「煤氣燈效應」的人,往往缺少區分「來自外界的思想」和「個人真實情況」的能力。
比如,他們會以為別人說的都是對的,或是以為對方討厭自己,這都是缺乏現實檢驗力的表現。
提高現實檢驗力要做的就是,去辨別他人在評價你的時候,是否帶有攻擊性。
對方如果一味地用傷害自尊心的話攻擊或是貶低你,那麼他很可能是有情緒或是某種目的。
在面對這種情況時,你需要去尋找一個客觀評價,去找到身邊的人,或者是沒那麼熟悉的人,確認對方說的是否屬實。
如此一來,你就能區分什麼是別人強行安在你身上的,什麼才是現實世界中的你。
你的「不夠好」,很可能是別人的惡劍,那並不是真實的你。
其次,一定要拒絕成為討好者。
艾莉諾·羅斯福說過:「未經你的同意,沒有人能使你感覺卑微。」
容易被精神控制的另一個特徵,就是會因為自卑而喜歡去討好。
在生活中,討好者會習慣性讓步,從而避免被拒絕或是被傷害。
通常,討好者都是被傷害過的人,他們只有妥協和順從,才能減少痛苦。
所以,這就成為了他們的社交秘訣,去處理一切人際關係。
可以做的,就是認清自己處于一個討好的心態,然後開始做一些刻意練習。
比如和朋友出去吃飯時,堅持點一道自己喜歡吃的菜;
在遇到別人扔工作給你時,試著說出「我有點忙,可能沒法幫你」。
當你踏出這一步,會發現,拒絕和堅持自己並沒有那麼難。
並且,試過就會發現,不去過分討好真的很「爽」!
最後,要建立自我價值感。
自我價值感低的人,極其容易被精神控制。
他們缺少自我認同,自信心不足,不懂得愛自己。
建立自我價值,需要看到自己的優點。
這個優點,不一定很大,哪怕是一點點小細節,都值得被關注。
在發現自己的優點時,更重要的是要記錄下來:
我畫畫很棒、我做飯很好吃、我拍照很好看……
不光要感受自己有擅長的事情,還要時刻提醒自己,反復練習自己的優點。
如此,就會感受到生命的意義,發自內心地愛自己、愛生活。
華盛頓郵報曾經發佈過一篇文章,專門講述關于精神控制,即「煤氣燈效應」的故事。
撰寫過程中,一共有幾百位受害者接受了採訪。
可見我們之中,有很多很多的人,正在遭受這樣的災難。
真正良性的關係,是能夠互相成長,獲得力量,變得更自信。
每一段讓你自我厭棄、感到窒息的關係,都要去思考是否該斬斷。
及時止損,才能識得良人,感受世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