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過這樣一句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小時候,我在學校里,和同學相處;長大后,走進職場,和同事相處;變老后,離開職場,和社會相處。
既然離不開「江湖」,那就要主動適應「江湖」,學會察言觀色,和人品好的人交往,和人品差的人斷交。
單位,是一個特別的群體,只要你沒有辭職或者退休,你就不得不和同事見面。正所謂,低頭不見抬頭見。
因此說,遇到人品很差的人,應該不動聲色地看透,然后保持距離,不要深交。
02
第一,透支善良:你對他好,他「倒打一耙」。
有人說:「幫人看人,不要把善良喂了狗。」
話很難聽,但是很有指導性。如果你不能精準識別一個人,那就當好旁觀者,不要對他好,也不要對他壞。你要明白,善良很貴,一旦弄丟了,就是失去了無價之寶。
北宋時,寇準賞識丁謂的才華,在皇帝面前,舉薦了他。很長一段時間,寇準擔任宰相,丁謂擔任下手。
有一天,兩個人一起參加筵席,寇準不小心,把湯汁弄到胡須上去了,丁謂趕緊走過來,幫忙擦掉。
寇準說:「給上司溜須,成何體統?」
意思是說,為官,要親力親為,不要互相吹捧。但是這句話,讓丁謂很不舒服,從此和寇準互相抬杠。
借寇準向宋真宗提議立儲的事情,丁謂造謠,說寇準謀反。從此,寇準前途盡毀。
人在職場,互相幫助,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遇到了難辦的事情,和同事說一句,就能夠得到很好的建議,也能夠提供一些資源。
上司提拔下屬,同級別的人舉薦你,下屬給上司點贊,都是好事,但是人品差的人,一旦爬上去了,就會耀武揚威,并且對曾經支持他的人,也不會心軟。
03
第二,不擇手段:喜歡暗斗,把利益往自己身上攬。
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單位上,勾心斗角的事情,不可避免,但是要有尺度。不能因此把單位弄得烏煙瘴氣,導致單位走下坡路,大家都沒有飯吃。
可是,有的人,卻把一己私利看得比天高,寧愿單位垮掉,也要把好處撈到手。
比方說,戰國時,趙國的大臣郭開,在趙國和秦國對戰的時候,收了秦王送來的金銀財寶,積極提議,把忠心的大將李牧撤換下來。
當李牧被撤職之后,趙國一敗涂地,郭開卻搖身一變,去了秦國。
賣主求榮、賣國求榮、陷害忠良,這樣的舉動,令人痛恨。當時在行動之前,我們并不知道實際情況。因此,要根據利益的去向,去判斷人品。
誰愿意做傷害單位、獲得利益的事情,誰就是人品很差的人。比方說,好吃懶做的人,到了月底,爭奪獎金;不出力的人,總是在背后記錄別人的壞事,還以此要挾別人。
不當得利,隱藏災禍,慎之又慎。
04
第三,內心虛偽:聽假話,做假事,還強詞奪理。
北宋詩人林逋說過:「以言傷人者,利于刀斧;以術害人者,毒于虎狼。」
言語是看不見的利劍,一旦被人品差的人利用了,結局會很糟糕。如果單位上的一把手,習慣了聽虛偽的話,做虛假的事情,單位就陷入了危機。
《新書》里記載:古時候, 虢國的國君非常武斷,對那些阿諛奉承的人,非常厚愛。
虢國被晉國攻打時,國君不顧大家的安危,自己逃走了。
在荒無人煙的地方, 車夫說:「你啊,就喜歡聽虛偽的話,落得今天的結局。」
國君勃然大怒,臉色驟變。
車夫見狀,話鋒一轉,說:「您太英明了,因此,其他的國君,嫉妒你,才逼著你逃亡。」
國君頓時就開心起來了,和車夫一起到深山去隱居。
車夫趁著國君睡著了,駕車溜走,國君活活餓死。
虛偽的人,喜歡吹捧和被吹捧,一些虛無縹緲的好事情,讓他心花怒放,到頭來,人生一場空。
一個單位上,虛偽的人多了,敢于講真話的人,都沒有地方容身了。久而久之,真誠的人就會離開。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表揚,但是表揚的話,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而不是把子虛烏有的事情,當成成績,不能做文字成績。否則,就是人品有問題,心靈也被污染了。
05
第四,拉幫結派:拉攏小人,孤立君子。
《宰相劉羅鍋》里有這樣的劇情。
文武百官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和珅一揮手,大部分的人都站在他的背后,表示支持。
和珅笑著說:「劉大人啊,你是一個人啊。」
劉羅鍋接著說:「我是中流砥柱。」
事實證明,和珅的結局,并不太好。只是他在位的時候,紅極一時,拉攏了很多的小人,把一個單位的一部分,變成了自己的小圈子。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同類的人,總是在一起,但是小人總是更善于拉攏關系,故意疏離君子,并且使勁排擠君子的圈子。
在很多時候,我們喜歡隨大流,認為人多的地方,就是好人圈。事實上,要跳出圈子看圈子,也許那些孤芳自賞的人,才是好人。
遇到拼命拉攏你的人,不要急著答應,也許他是人品差的小人。
06
人在職場,如何識人?
古人說:「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為,貧視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
從一個人的身邊的人、富貴、貧窮、得勢時的表現來看,人心是什麼樣子,就一目了然了。
還要懂得,人心是善變的,不能單憑某一時間段的表現來確定,而是要動態管理。
有道是,人心齊,泰山移。
愿職場人,以大局為重,別損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