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最好的心態:常思己過,不責于人(好文)

2023/05/05

遇事多反省自己,少指責他人。

與人相處最忌諱的是,以挑剔之心待人,卻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之前,看到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有一隻狐貍在翻越圍牆的時候,不小心滑了一腳。

眼看就要從高空中摔下去時,他一把抓住了旁邊的一株薔薇,才保住一命。

不過,雖然沒摔倒,他的腳卻被薔薇刺傷了,還流了很多血。

看著自己一瘸一拐的腿,狐貍很生氣,便斥責道:

「你這人怎麼這樣,我向你求助,你不幫我就算了,怎麼反倒傷害我呢?」

薔薇聽完,訕訕一笑說:

狐貍啊,這哪裡是我的錯呢?我本身就有刺,你自己不小心,才被我刺到的啊。

讀到這兒,大家肯定會忍不住哂笑狐貍。

但是在日常生活裡,我們不也做到同樣的傻事麼——當跟別人產生矛盾時,第一反應不是反躬自省、靜思己過,而是一昧地遮掩、逃避、推脫。

殊不知這只能讓事情越來越糟糕。

比如夫妻間吵架,雙方誰也不讓誰。甚至明知道雙方都有不對,出于自我保護,還是會不自覺地口出惡言。

當上司指出你工作中的失誤時,有人總能輕易找到許多理由為自己辯解,什麼「同事不配合啦」、「自己運氣不好,遇到了堵車」等等。

其實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遇到問題不要抱怨指責。

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多一些將心比心,少一些敷衍塞責,如此才能熨平生活之間的褶皺,將日子過得熱氣騰騰。

要知道以挑剔之心待人,人人可恨;以友善之心處事,事事可愛。

懂得自省,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人的一生什麼最難?

認識自己最難。

就像我們的眼睛能洞察四方,卻偏看不見自己的睫毛。

而自省就像是「攬鏡自照」,它讓我們能清清楚楚看到身上的缺點,並準確改正,從而變得越來越好。

傳奇人物約伯斯就是個非常善于自省的人。

他有一個廣為人知的習慣,就是每天早上都要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今天是末日,我會去做我今天計畫做的事情嗎?」

如果連著好幾天答案都是「否」,他就會立馬改變,絕不荒度每一天。

不過年輕時,他也遭遇過很多挫折。

那時候的他,性格古怪、專橫、自負,在公司很不得人心。

不僅合夥人跟他鬧掰,紛紛離去,連公司的員工遇到他都避之不及。

很多人甚至不敢與他乘一部電梯。

再加上對自己的技術判斷過于自信,做了很多錯誤決策。

最終,因為不善合作的性格、剛愎自用的態度,在一次董事會表決中,他被全票「逐出」了自己一手創辦的蘋果公司。

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沉淪,經歷了這次危機,他開始反觀自身、尋找原因。

就恰如他後來在斯坦福大學演講時曾說的:「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我總是以此自省。」

也正是因為自省,十多年之後他以更成熟的姿態,重回蘋果,拯救公司于危難,並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喟歎的時代奇跡。

自省,讓他將眼下困境轉換成了鳳凰涅槃的歷程。

人的一生會遇到各種失敗與磨難,有些會怨天尤人、有些人會大聲斥責,但你有沒有想過,問題可能出在我們自己身上呢?

所以啊,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躬自省,靜思己過。

如果是你的問題,那坦然面對,並把不足一點點地轉化為優勢;如果不是你的問題,不妨引以為戒,作為自勉。

相信唯有日日自省,不斷成長,我們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越優秀的人,越懂得自省。

《孟子》有雲: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意思是說,當遭遇失敗、與人產生矛盾了,不要總想著是別人的錯、環境的問題,而要懂得反過來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其實不僅要在逆境中自省,日常生活中更要如此。

自省,是自我完善的必經之路。

一個人唯有懂得反觀自身、躬身自省,才能主宰自己的心靈和命運。

知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列出《每日四問》來督查自己的日常生活:

「自己的健康有沒有進步?」 「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 「自己擔任的工作有沒有進步?」 「自己的道德有沒有進步?」

而美國作家佛蘭克林同樣也非常善于從自身尋找問題。

年輕的時候,他發現身上存在13個嚴重的缺點,比如:浪費時間、習慣與人爭論、為小事煩惱……

如果不及時改正,自己的人生將不會任何改變。

為了糾正這些不足,他特意為自己定制了一個德行日記——

將13種需要完善的品德寫在本子上,編成小冊子,然後每天晚上對著小冊子逐條反省自己的言行,並記錄下來。

其實這些為大家稱道的人,不是不會犯錯,而是懂得時刻反省自己、修正自己。

常思己過,才能少摔跟頭、少走彎路。

而不自省的人會為自己尋找許多藉口,然後不斷在現狀中沉淪,時間久了,連失敗的原因都不知道。

如果你問,他們難道就不期待不一樣的人生麼?

當然不是。

但不自省就難以自明,不自明就難以改變,于是也只能在失敗的怪圈裡打轉了。

人生路漫漫,這一路少不了崎嶇與波折。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