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說幸福只有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遊戲。
不是大富大貴,也不是功成名就,就是平凡樸素的日常生活。
到了某個年紀人慢慢就活明白了,身外之物根本沒那麼重要,簡單平凡的生活才是最真實、最溫馨的。
物質低配
莊子說: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鳥只要一個樹枝就可以安家,偃鼠喝水,最多也不過是喝飽。
人其實不需要那麼多的東西。一張床能安睡,一間房能遮風擋雨。
能溫飽,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其實就足夠了。
如果物質的索求太多,人往往就會失去自由,終生負累。
莊子曾任漆園小吏,衣食無憂。
但是裡面的官員作威作福,莊子不堪忍受,毅然辭職。他在家裡以編草席為生,有時間就和學生朋友一起談天說地。
生活困窘,但自得其樂。表面上的鮮衣怒馬,不如內心活得瀟灑。
莊子說:物物而不物于物。
人應該做物的主人,而非奴隸。
控制自己的物欲,學會享受精神的富足。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放下貪念,懂得知足,才是善身之道。
欲望低配
莊子講過一個段子:
惠子當了梁國的宰相,有人傳播謠言,說莊子要來梁國搶宰相之位。
惠子很害怕,于是下令整個梁國搜捕莊子。
莊子親自去見惠子。
莊子說南方有鳳凰鳥,遇到梧桐才會休息,只吃竹米(竹子開的花),只喝清泉。
貓頭鷹得到一隻死老鼠,鳳凰路過,貓頭鷹發出‘嚇!’的聲音。
你今天也要為了梁國的相位來嚇唬我嗎?
莊子將自己比作鵷鶵,將惠子比作鴟,把功名利祿比作腐鼠,表明自己鄙棄功名利祿的立場和志趣。
在莊子看來,人生于天地之間,擺弄金錢,汲汲于名位,實在是無聊。
一旦沉迷權位,人就變成了當做祭品的烏龜,命都沒了,再榮耀又能如何呢?
還不如在爛泥裡搖尾巴快活。
秦國宰相李斯,位極人臣,一生榮華富貴。臨終被殺的時候,惋惜的卻是再也不能和兒子一起去打獵了。
人到中年,慢慢就懂得了。人生不只是有欲望,還有精神,還有情感。情感讓人溫馨,精神讓人富足。
諸葛亮說: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欲壑難填,人的欲望是個無底洞。試圖在物質上滿足自己,只能不斷滑向深淵,難以自拔。
收斂欲望,懂得簡樸,才能完成自己,享受人生。
圈子低配
莊子去送葬,路過惠子的墓地,回頭對跟隨的人說:
「楚國的郢都有一個人,把白灰塗抹在自己的鼻尖上,像蒼蠅的翅膀一樣,讓一個叫石的匠人用斧頭砍掉白灰。
匠石揮起斧子像一陣風似的,任憑他去砍,白灰被砍得乾乾淨淨而鼻子毫無損傷。郢都的那個人站在那面不改色。
宋元君聽說了這件事,召來匠石說:‘你為我試著砍一下。’
匠石說:‘我是曾經能砍掉鼻尖上的白灰。雖然這樣,那個敢讓我砍的人已經死去很久了。’
自從惠子死後,我沒有辯論的對手了,我找不到可以談論的人了!」
朋友不再多,而在精。
人這一輩子,朋友不需要太多,有一兩個知心的就夠了。
朋友是自己選擇的親人,是可以對話的知己。不是上位的工具,也不是利用的籌碼。
現在很多人熱衷搞圈子文化。
喜歡吹噓自己認識xx人,有多少關係,多大能量。實際上,真出了事,根本指望不上。
人脈的本質是資源互換。關係是虛的,只有自己的能力是實打實的。人到中年,放棄無謂的圈子,無謂的社交。
專心自己的事情,別再迷信社交。有幾個知己的朋友,每月聚幾次,說幾句知心話,比人脈要重要得多。
現在人人追求高配,殊不知,人生根本不需要那麼多,只是我們被欲望、攀比、焦慮挾裹,才覺得自己想要那麼多。
人生百年,來去匆匆。
不要為了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浪費自己的一生。物質、欲望、圈子選擇低配。只有這樣,後半輩子,才能活得更舒服,更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