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越是「無能」的人,越愛挑別人的錯!

遇事不責備,犯錯不推脫。

看過一個小故事,覺得挺有意思。

有位太太經常抱怨對面的太太很懶惰:

「那個女人的衣服永遠洗不干凈,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總是有斑點,我真的不知道,她怎麼連洗衣服都洗成那個樣子......」

直到有一天,有位細心的朋友拿了一塊抹布,把這位太太窗戶上的灰漬抹掉,說:

「看,這不就干凈了嗎?」 

原來,并非別人的衣服洗不干凈,只是自己家的窗戶臟了。

留心一下生活就會發現,這樣的場景屢見不鮮。

實力不夠的上司,面對團隊業績墊底的時候,會責備員工不努力,繼而在工作中吹毛求疵,放大別人的錯誤;

經濟窘迫的丈夫,在外面受了窩囊氣之后,回到家里喜歡打壓自己的妻子,從各種生活細節中挑刺,怪罪對方沒辦法出去賺錢,連個孩子都照顧不好;

自卑感強的朋友,面對同伴比自己優秀的事實,常常會認為是別人不夠謙虛友善,無時無刻都在秀優越感。

不得不承認,很多人就是如此。

遇到矛盾,總覺得是對方的過錯,事有不順,總是第一時間責備別人。

可是卻從來沒有想過,也有可能是自己的問題。

聽過一句話說:「越是層次高的人越向內求,越是層次低的人越向外求。」

職場中,越是無能的人,越喜歡挑別人的錯;

生活中,越是無知的人,越喜歡否定別人的想法。

人性就是如此, 從別人身上挑刺容易,從自身出發反省困難。

然而,對他人理直氣壯的指責,只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狹隘。

久而久之,也會讓身邊的人產生抱怨,想要遠離。

有句話說的很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了;從別人身上找問題,一想就瘋了。」

每個人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責備別人與反省自我之間,差的正是一個人的心胸與格局。

記得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次,一位員工因為經驗欠缺而使一筆貸款難以收回。

松下幸之助知道后勃然大怒,在大會上狠狠地批評了這位員工。

可是事后仔細一想,松下為自己的過激行為深感不安。

因為那筆貸款發放單上,自己也簽了字。

這樣想來,最大的過失還是在自己身上,不該如此嚴厲地指責他人。

想通之后,松下馬上打電話給那位員工,誠懇地道歉。

恰巧那天員工喬遷新居,松下幸之助得知后,便立即登門祝賀。

他還親自為員工搬傢俱,忙得滿頭大汗。

最令人感動的是,一年后的這一天,這位員工收到了松下的一張明信片。

上面留下了一行親筆字:「讓我們忘掉這可惡的一天吧,重新迎接新一天的到來!」

看到松下的親筆信,這位員工感動得熱淚盈眶。

松下的自我反省,讓他看到了自己的問題,同時也贏得了員工的心。

一個人成熟的標志,或許就是學會了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責備別人。

孔子曾說:「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學會自我反省的人,才能更好地認清自己,有效地化解矛盾。

遇事不責備,犯錯不推脫,方能走得更遠。

國學大師季羨林曾說過一個經典名句:「他人犯錯,常有己過。

這句話來源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回季老受邀出去講課,臨出門前突然想起還沒給君子蘭澆水,便囑咐保姆幫著澆水。

沒想到等他外出回來時,卻發現君子蘭死了。

仔細追問才知道,保姆給君子蘭澆完水后,看到窗外陽光正好,特意把君子蘭費力地搬到太陽底下,好讓它曬曬太陽,卻不知道,君子蘭最怕高溫。

心愛的君子蘭死了,季羨林感到很難過,保姆一時間也有些手足無措。

恰好季羨林的兒子季承來探望父親,知道此事后便想說保姆幾句,季老卻擺手為保姆開脫,還反過來安慰了她一番。

季老給兒子解釋道:

「這件事確實不怪她,責任在我。他人犯錯,常有己過。

我明明知道阿姨不懂得怎樣照顧君子蘭,可還是把這件事交給了她,你說這是不是我的錯?」

俗話說:「小人無錯,君子常過。」

遇到不順心的事,指責別人,發泄怒火是一種本能。

可是能夠反躬自省,靜思己過,才是一個人的頂級修養。

處處挑剔別人的人,往往是因為境界不夠高,看得不夠遠。

學會向內歸因,才能眼明心亮,收獲更加寬廣的心胸。

很喜歡這樣一段話:

「一個人,需要窗戶來看外面的世界,需要鏡子來看自己的內心。 通過窗戶看到外面的明亮,通過鏡子看到自身的不足。」

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會犯錯,人人皆有不足。

經常從別人身上找錯誤,會讓自己陷入無休止的指責和抱怨中。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才是為人處世最大的智慧。

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收獲更加和諧的關系。

懂得自省的人,會把每一次的坎坷,化為成長的契機。

在一次次的改進中,把所有的不足,都轉變為自己的優勢。

愿我們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唯有時時反觀自己的內心,才能不斷地超越自己。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