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萊斯說:「人生最困難的事情是認識自己。」
而認識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自省。
自省,是一個人植根于內心的修養。
懂得自省的人,更能體諒別人,提高自己。
不知道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人:
做事一出現問題,就將責任推卸給別人。
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認為所有問題都出自別人身上。
和這樣的人相處共事,是一種折磨。
古言說:「人生至惡是善談人過,人生至愚惡聞己過。」
人最大的愚蠢,是怨天尤人,卻不反省自己。
在一家公司裡,經理收到一名實習生的來信。
信上說她實習快兩個月了,每天都好像有幹不完的活。
負責帶她的前輩好像針對她,很多事情都不讓她去嘗試。
整一封信都在訴說她的委屈、前輩的不關心。
經理收到信之後,特意關注了那位實習生。
有天,經理交代她去寄一個重要客戶的快遞,特地囑咐她要謹慎對待。
幾天後,客戶回饋沒有收到快遞。
經理問起快遞時,實習生說早就寄了。
當被問到,寄出後有沒有留存單號、大概什麼時候能到?是否聯繫過客戶?
實習生都搖頭,經理只好自己去查快遞和聯繫客戶。
實習生還很委屈地和辦公室其他同事哭訴說,經理兇她,那麼重要的快遞怎麼不自己去寄,交給我這個實習生?
經理知道後,才知道根本不是帶她的前輩針對她,而是她自身的問題,什麼問題都往外推。
最後,實習生被辭退了。
不會自省的人,自以為最聰明,實則是最愚蠢的。
老子說:「大道之行,不責于人。」
真正有能力的人,出了問題,不是推卸責任,而是反省自己是否有做到位。
懂得自省的人,做事更加靠譜,更受人們歡迎。
有句話說:「以人為鑒,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夠反省的妙法。」
懂得自省的人,看到別人不適的行為時,會反省自己是否有類似的行為。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
心要有一把尺,量人先量己,才不會隨意責備他人。
明朝時期,有一個縣令是大家公認的清官,但他脾氣有些古怪。
在審案的時候,有時會大發脾氣,沖人大哄大叫,可沒人敢提醒他。
于是,輔助他的師爺,便想了一個辦法。
在一次審案現場上,縣令看到罪犯還不認罪,剛想發脾氣的時候。
身旁的師爺,突然大聲喝道:「大膽罪民,證據確鑿,你還不認罪?你想挨板子嗎?」
在場的人包括縣令都被嚇一大跳,所有人都盯著師爺默不作聲。
縣令剛想出聲提醒時,突然意識到自己好像也經常這樣發脾氣說話。
下堂後,縣令反省了自己,決定以後再也不這樣亂發脾氣去審案了。
後來,縣令得到越來越多民眾的愛戴,成為有名的好官。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確實如此。
很多時候,我們可以輕易看到別人的錯誤,卻很難看清自己的不足。
所以,才會在看到別人錯誤時,忍不住責備。
老話說:「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人只有用責備別人的心來責備自己,用原諒自己的心原諒別人。
這樣,才能做到不輕易責備他人。
做人要拿望遠鏡看別人,拿放大鏡看自己。
瓦茨說:「反躬自省是通向美德的途徑。」
人如果能客觀地、正確地認識自己,正確地對待自己的不足和缺點,才能擁有美德。
責備別人,容易;反省自己,很難。
人只有懂得自省,才能更好地做好事情,成為更好的自己。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男孩靠幫人鋤草謀生。
有天,他打電話給一位富太太說:「您需不需要割草?」
富太太回答說:「不需要了,我已經有了鋤草工了。」
男孩又說:「我可以幫您拔乾淨花叢中的所有雜草。」
富太太回答:「我的鋤草工也做了。」
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把走道的草修整齊。」
富太太說:「我請的那人都做完了,謝謝你,我真的不需要新的鋤草工人了。」
富太太便掛了電話。
此時男孩的朋友不解地問他:「你不就是在那位富太太那裡鋤草打工嗎?為什麼還要假裝新的鋤草工打電話過去?」
男孩說:「我只是想了解我自己有沒有做好工作。」
男孩通過自察,不斷改進自己,把工作做到讓雇主滿意,這就是他的競爭力。
自省,能夠讓你真正看清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讓你對自己也有一個充分的了解。
無論是誰,做什麼事情,只要能善于發現自己、反省自己,都能突破自我。
白朗寧說:「能夠反躬自省的人,就一定不是庸俗的人。」
懂得自省的人,不會滿足于現狀,而是不斷去提升自己,所以他們更容易成功。
海涅說:「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
無論什麼時候,人只有通過自省,才能更真切地認識、了解自己。
自省,是一個人在為人處世上最好的修養。
懂得自省的人,遇事更謙卑,對人更寬容,做事更靠譜。
善于自省,才能少摔跟頭,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