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只會存錢會越來越窮!牢記4大理財黃金公式,讓你越來越有錢!

2022/11/12

張愛玲說過:「我喜歡錢,因為我吃過沒錢的苦,不知道錢的壞處,只知道錢的好處。」

俗話說得好:「一分錢逼到英雄漢」。錢對于我們每個人而言,雖不是萬能的,卻是必需的。

當父母生病只能堅挺著不愿去醫院檢查的時候; 當看著別人家孩子享受高質量的素質教育,自家孩子只能觀望的時候; 當為了節省幾十塊和丈夫爭論的面紅耳赤的時候;

你便會發現, 貧窮就是「萬惡之源」。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對一個家庭而言,有錢沒錢會決定了一個家庭的幸福感,只有擁有足夠的金錢,才會擁有足夠的安全感,活得更加輕松。

為了避免父母生命沒錢看病的窘迫,為了保護好自己岌岌可危的自尊,我們開始學著存錢,想著「積少成多」,以便應對不時之需。

但是僅僅靠「節流」

積攢的數字,在很多時候,僅僅也是杯水車薪,難解燃眉之急。

只會存錢的人,一定會越來越窮,不會合理規劃,不僅會讓自己現有的生活質量急劇下降,還不能有效地實現財富的增長。

那麼,我們該如何分配自己的資產,通過合理的理財方式,讓其發揮最大的價值呢?

如何養成理財的習慣

1、合理規劃

很多人之所以成為「月光族」,就是因為對自己的收入沒有清晰的認知,不懂得明確儲蓄計劃,花錢全靠心情,導致很多時候都會「超前消費」。

想要培養理財習慣,首先就要學會分錢的習慣,有意識地去規劃自己的支出。

2、及時記錄

單單有計劃還不行,因為你對錢還是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想要擁有敏銳的嗅覺,就要學會記錄。記憶是有欺騙性的,很多時候你覺得花的都是小錢,但是積少成多,一個月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記錄可以幫助我們有意識地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幫助我們更加自律的同時,還能提升自己的「斷舍離」思維,讓你每分錢都花在「刀刃上」。

3、學會開源

一味地節省,省下的也都是一些小錢,只有通過合理的規劃,才能增加「稅后收入」,讓我們越來越有錢。多學習,多思考,不要盲目跟風,要有正確的理財觀念,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規避風險。

4大黃金理財公式,合理規劃

1、支出=收入-儲蓄

很多人之所以理財失敗,就是因為在他心里,一個月儲蓄的多少,是由支出所決定的。這便容易導致我們在儲蓄時,不能保證一個穩定的額度。

正確的理財觀念應該為: 支出=收入-儲蓄。

也就是說,儲蓄金額決定你當月支出的多少。比如我們可以參照52周存錢法,每個星期存入規定的金額,在52周之后,便會擁有13780的收益,而不是「儲錢罐」似的隨機儲蓄。

2、穩健性理財=50:25:25

我身邊有位朋友,在投資時總喜歡「孤注一擲」,渴望一夜暴富。幾年前,看P2P平臺利息高,便把多年積攢的積蓄全部放在里面,結果平臺暴雷,所有積蓄一夜間一分不剩。

凡事真正會理財的人都懂得,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中的道理。

特別是對于一些普通人而言,我們對風險的承受力是非常差的。

想要賺錢又想穩健的時候,不妨采用分散理財的方式,50%作為金融儲蓄(銀行存款)、25%購買低風險理財產品(國債、保險、基金)、25%可選擇高風險投資(股票)拉高收益。

這樣的分配,既可以讓資產快速增值,遇到風險也可補救中合、及時止損。

3、家庭型理財=40:30:20:10

理財圈有個著名的法則, 就是4321理財法則。

即資產配置劃分標準為:40%保本升值的錢(養老金、子女教育、信托等)、30%生錢的錢(股票、基金、商業房產等)、20%保命的錢(儲蓄備用)、10%生存的錢(日常開銷)。

這個方法更適合家庭,可以保持一個動態的平衡,實現最佳的理財效果。

當然,所有方法并不是死板不能變通的,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調節,只要能讓風險和收益保持一個平衡狀態,就會達到越來越好的目標。

4、風險承擔率=(100-當下年齡)*100

如果你不知道該如何優化自己的資產配置,可以根據風險承擔率=(100-當下年齡)*100進行判斷。

比如,你現在是40歲,那麼你可以承受風險的比重便為60%,也就是說,你可以用60%的閑置資產進行高風險的投資,剩下40%進行穩健型投資。

不是有錢才可以理財,而是理財才會有錢。任何時候,無論你收入高低與否,都要養成理財的好習慣,這樣不僅可以讓我們擁有風險意識,在未來更有競爭力,還可以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讓自己的資產獲得最大化收益。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