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清朝人的辮子有多髒?英國一女子回憶:親眼看到後,我吃不下飯…歷史閲讀人 History Reader

佩珊 2022/01/17

「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存大明三百里江山。--閻應元」

這是清軍入關後江陰起義時留下的名垂青史的一句詩詞。時間追溯到明末清初時期,江陰起義的導火索就是因為剃頭。

中華上下千年的文化,講究的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但是清軍入關後為了鞏固統治便讓全國百姓剃髮。

最終無數人死在了那場起義裡,可隨著清朝建立依舊無法改變剃髮的命運。

髮型也從一開始的「金錢鼠尾」發展為我們如今清朝電視劇裡的「陰陽頭」

辮子越留越多越留越長,洗頭就成了一件麻煩事,要知道尤其是清末的時候, 百姓一年才能洗一次澡,更別說洗頭了,而這也成了英國人的一個笑柄。

清朝的「陰陽頭」

歷史上的滿清是馬背上的民族,用17年的時間發展生產力和兵力打敗了衰敗的明朝並取而代之。

而清軍的髮型在當時也算是比較獨特,男子基本都是全部剃光只留銅錢大小的一片讓其生長。

所以入關後的滿人與被統治漢人,必定會在文化上激烈碰撞。

對于當時的漢人來講,頭髮是很重要的,《孝經》上記載:「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這是老祖宗留下來千年的規矩,而且漢人的骨頭也是很硬的,怎麼可能輕易地妥協剃髮。

所以就有了後來的「 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

」。

改變是痛苦的,但也是無法逆轉的。

在清朝統治最開始的一百多年裡男子留的普遍都是「金錢鼠尾」這樣的髮型,畢竟當時的清軍還知道自己是滿族,是馬背上的民族,這是他們的傳統。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化漸漸交融,入關的滿族忘記了他們最初的模樣。

漸漸地滿族開始變得散漫,忘記了自己是馬背上的民族,而對于頭髮也就是越留越多,便成了我們熟知的陰陽頭。如今的我們在電視劇裡看到的陰陽頭,要麼是皇親貴族每天都梳頭編髮,打理的乾乾淨淨,要麼就是一些尋常做苦力的將頭髮盤在頭頂或是脖子裡,看上去十分骯髒。

而在清末的時候往往後者是最常見的,清朝末期民不聊生,百姓的生活痛苦不堪, 更有甚者連喝水都是一個問題,更別提什麼洗澡和洗頭了,而那些做苦力出力氣的,頭髮裡夾雜著汗水、灰塵、頭屑和油污,甚至還生了蝨子和寄生蟲的。

清末的辮子有多髒

清朝末期底層人民的生活是苦不堪言的, 當活著都是一種奢侈的時候誰又會有心思去關注自己的外在形象?

我們看到的電視劇中的那些王爺以及有權勢的人都有自己的僕人打理,可是這些尋常百姓哪有這些人的奢侈?

一年都難得洗一次澡。

在這之前,男子雖然都是留有的長髮,但是髮飾單一都是散落或者束起的,相較而言更好打理和清洗。

但是清朝的辮子是編織起來的,這就滋生了人們的惰性,畢竟不用經常打理,而這也導致頭髮長時間不被打理,編織的髮型也變得難以拆解。

對于那些生活在底層的勞動人民來講每天都需要工作,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來打理頭髮,所以甚至十天半個月不去拆洗。 種種因素導致多數人因為環境的惡劣,頭髮上都長滿了蝨子。

說到這裡大家有沒有想到一種髮型「髒辮」,就是嘻哈中很流行的那一種髮型。

而髒辮一開始是出現在非洲,那裡的生活條件貧苦,當地的人們就用泥巴把自己的頭髮編織起來,一方面是因為涼快,另一方面是不用天天去打理。

當我們看到紀錄片中那些非洲人頭髮的時候,第一個直觀感受就是反感,會覺得這樣的髮型人類怎麼能夠受得了,那得多難受。 而清朝末期的時候,我們底層人民的頭髮和非洲髒辮相比確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髒辮」的故事

清朝末期清朝廷十分腐敗無能,在當時的中華境內可謂是什麼人都有,法國人、英國人、日本人等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

這些人在中華的地盤上占著中華的領土對著華人頤指氣使,而華人卻只能接受,任勞任怨

落後就要挨打在當時的社會展現得淋漓盡致。

當時的社會對底層人民是非常不友好的,而且當時也不存在什麼衛生監督局,所以百姓的生活衛生就搞得很差。

而當時人民的不愛講衛生也是出了名的,甚至包括新中華建立後很多農村地區對于衛生也不是很重視。

有一次英國的一名女士來中華訪華的時候, 下了輪船看到如此的衛生環境感到十分的不適

目之所及皆是惡劣的生活環境,看到的百姓也感覺像是十天半個月沒有洗衣服的樣子。

來到中華的餐館就餐,其衛生也是不盡人意的,感覺無處落座。

她正在吃飯的時候看到身邊有一個綁著辮子的中國男子,一開始英國女人還沒有特別在意,後來男子在吃飯的時候覺得辮子礙事就把辮子給解開了。

當他把辮子解開之後一股濃濃的臭味從他頭髮上散發出來,而且長時間沒有清理的藏汙納垢的頭髮一解開就有許許多多不知名的東西從上面散落了下來,看到了這一幕英國女人嚇壞了,她看著這樣的場景聞著這樣的味道,難以忍受的嘔吐了出來。

女子被眼前的這一幕震驚到了,她沒有想到中國人是如此的不在意衛生,回到自己的國家之後她也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英國人,用她的原話就是「親眼看到後,我吃不下飯」。

直到現在許多英國人還是對清朝人留辮子的習俗表示不理解。

對于中華而言那段艱苦的歲月也成為了歷史,1911年辛亥革命後的「廢舊」

行動中「陰陽頭」也成為了歷史。

從1645年頒佈的「剃髮令」到1911年實行的「廢舊」行動,編髮在中華歷經266年終于畫上了句號。

而自從剪辮子之後,百姓的個人衛生也提高了。

而男子從長髮到剃髮再到後來的剪辮都是在經歷著一場場的革命,同時也寓意著一步步地走向新的社會。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