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人性最大的善,是不讓別人為難(深度好文)

佩珊 2022/02/26

人生在世,之所以痛苦,很大一部分在于,互不讓步,相互為難。

古語雲:與人為善,天地皆寬。

不讓人為難,是一種善良, 更是一種境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記載,子貢曾問孔子:

老師,這世間有沒有一句話,可以憑著它終身實踐並獲取益處呢?

孔子略想了一下說:恐怕就是恕了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那什麼是恕?

就是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自己不喜歡,不想要的東西,不強加給對方。

同樣,自己喜歡,想要的東西,也不能強加給對方。

古時候,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只鳥從海上來,它棲息在楚國邊境。

楚王以為這是神鳥,便命人抓回好生招待。

它被供養在皇宮,每天都有僕人喂他山珍海味,有樂師為它奏樂。

但「神鳥」被震得驚恐不安、山珍海味也不合口,沒幾天便死了。

楚王理所當然的以為,自己的想法,就是鳥的想法,用自己的方式來供養「神鳥」,反倒把鳥給震死了。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位置不同,看到的景色也不盡相同。

其實,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自己的好惡,並非別人的好惡。

我們沒法控制別人,也沒法按照別人的想法生活。

尊重和善意其實很簡單,就是不讓別人為難。

推己及人,我們的世界會美好一點,生活也會幸福一點。

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

《菜根譚》有雲:處世退一步為高,待人寬一分是福。

人生,其實很奇妙,你不知道自己種的因,以什麼樣的果來回報。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苦,也各有各的甜,有時候不為難別人,就是不為難自己。

只有將心比心,才能長久。

喬家大院能夠留存到現在,這和喬致庸的德行有莫大的關係。

八國聯軍侵華期間,山西總督濫殺無辜,喬致庸冒了很大風險,救了從太原逃出的七個義大利修女。

義大利政府為了表彰喬家的行為,特意授予其一面義大利國旗。

後來中日戰爭打響,日本人看到喬家掛著盟友的國旗,就沒有破壞喬家,而其他大戶,都被洗劫一空。

喬致庸完全可以將修女送去總督,自行領賞。

但他沒有為難她們,而是用自己的行動,捍衛了她們的生命。

有時候對別人的善意,最後會成全自己。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扔人泥巴,手留骯髒。

做人處事,與人為善,不讓人為難,就是給自己舒適。

正所謂,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給別人留路,就是給自己更寬的路。

有一種溫情,叫不與人為難

古人雲:愛人者,人恒愛之;自輕者,人必輕之。

人在低處,把自己當人,人在高處,把別人當人。

這不僅是一種風骨,也是一抹人間的溫情。

前幾日,有這樣一則新聞:

一位收廢品的老大爺,騎著三輪,不小心撞向了路邊的一輛豪車。

一位身著講究的男士走過來,看了看被撞破的尾燈,便問:「你撞的?」

老大爺低著頭,小聲地說:「對,對不起...」

男士問:「您沒受傷吧?」

老大爺不好意思地說:「沒有。

男子便放心地說:「既然如此,您就快走吧!」

看老大爺走遠了,男士才掏出車鑰匙,駛向了修理廠。

很多時候,不為難別人,是一種善良。

而處處為難別人,以此展示自己優越感的人,並不是真正的強大。

只有懦夫才會恃強淩弱。

魯迅先生說過:「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與人為善,既能夠給別人帶去舒心,自己也能夠收穫平和的心情。

《孟子》中曾說:「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于人以為善。」

其實,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狀態,就是不互相為難,別人活的輕鬆,自己也過的自在。

真正的為人處世,說到底,就是讓人舒服,讓人心安,

在權衡利弊後,依舊選擇善良,不為難他人。

一個人如果不可一世,就算再有才能,也難以一展抱負。

說好話,行好事,人生路上,多些理解,多些寬容,也是為自己尋了一份方便。

只有這樣,路才會越走越遠,越走越寬。請您轉發分享!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