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低姿態的人,掙不了大錢(深度好文)

佩珊 2022/09/19

退一步,未必「海闊天空」,而是「得寸進尺」

有一種人非常可惜,就是那種,習慣伏低做小的人。

上個月,我的一個同事K終于離職了,在被手上的項目耗費了近兩年后。

雖然他表示,只是個人職業發生變化而已,但我們都知道,他快被這個項目榨干了。

甲方極其強勢,說風就是雨。

項目組的成員動不動就加班到凌晨3、4點,第二天8點半還必須準時到甲方公司開會。

偏偏K性格溫和,兢兢業業地滿足著客戶的各種要求。

有一位曾參與過、兩個月后就退出團隊的同事,和我聊天時忍不住搖頭說:

「他們要什麼,K哥就做什麼,24*7隨叫隨到的那種,我們只能跟著一起做啊!你能想象麼,晚上11點多說方案要重新修改,第二天早上8點必須提交上來,有病吧這是!」

K經常和員工們念叨的一句話是,這項目很重要呀,這業主得罪不起呀,我們要多上心。

項目做了兩年,他身心俱疲地加班兩年,沒加薪、沒晉升,只額外得到一筆2000塊的個人獎金。

這幾年我接觸了不少職場案例,越來越發現,這種低姿態是許多人習慣采取的態度。

老板叫你5分鐘做出個PPT,你說「嗯嗯,我試試看」;

甲方讓你修改了30遍設計稿,你說「X總你看這版可以嗎?」

客戶發來幾十頁的稿件要求+20G的素材,你說「保證讓您滿意」。

甲方虐我千百遍,我待甲方如初戀。

聽起來很感人,但結局多半也很感人——對方頤指氣使,你叫苦不迭,最終人家還很可能對你各種嫌棄。

像極了舔狗般的愛情。

憋屈嗎?確實。

冤枉嗎?并不。

想方設法地處處迎合,只能說明你一沒底線,二沒主見。人家不虐你虐誰?

格雷戈·麥吉沃恩 《精要主義》說過:

「當我們喪失選擇權的時候,別人會替我們作出選擇。所以,要麼慎重地選擇有所不為,要麼不由自主,任人擺布。」

一味兢兢業業希望得到對方的認可、來者不拒,真的很容易淪落成很廉價的姿態。

總是「退一步」,並不可取

低姿態的背后是什麼?

逃避。

人們通常會說,哎呀他就是太好說話了,實際上,這麼做多半是因為一個人害怕處理麻煩,逃避要面對的問題。

我剛工作時,同部門有位資深員工。

會議時,經理問我們對一個任務的看法,我就直接把想法說了。

她坐我旁邊,小聲而又語重心長地說:「你傻啊,叫你說你就說。」

我一頭霧水,不然呢?

輪到她時,她高度概括地說了句:「經理考慮得很全面了。」

再隨口說了幾句場面話。后來多開了幾次會,我發現她幾乎每次都只會說「很好啊」「都可以」「我也覺得」。

她的邏輯很簡單: 多說多錯,少說少錯。

說白了,就是不想承擔責任。

不敢提出自己的建議、對安排任務照單全收,做出來又不符合預期,被罵時連辯解的勇氣都沒有。

多來幾次,稍微重要些的工作上司都不愿意讓她做,混著混著,她把自個兒混成了邊緣人。

太多人不是敗給不夠聰明,而是敗給了思維惰性。

想起曾看過一個關于日本奈良的鹿的故事。

它們平均體重只有正常鹿的60%。按理說,游客整天喂吃的,應該膘肥體壯對吧?可它們長期都在挨餓。

因為真正能讓鹿吃飽的,是含有植物纖維的野草, 所以公園內鹿攻擊人、或是逃跑的情況時有發生

那些成功逃走的鹿,逐漸恢復健康,而那些留下來的鹿,不少在饑餓中死去。

鹿當然知道草好吃啊,但正應了那句話——

這世上蠢人并不多,大多數蠢人是懶人。

只想順其自然地做些「便宜事」,即便對現狀不滿,但一想到去面對、去改變似乎更麻煩,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吞下苦果。

就像美團王興所說: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逃避得多了,自然是一副唯唯諾諾的模樣,姿態怎麼可能高得起來?

你可能也發現了,多數身段放低的人,到最后都很難被人接納,做的事情也很難令人滿意。

沒辦法,因為在一開始,他們就對預期失控了呀。

馮唐有句話我特別認同,他說,要理解領導期望。

很多時候,人不是被領導逼死的,人是被自己逼死的。不要每次都給自己近乎苛刻的要求。

無論是領導,還是金主爸爸,我建議你首先要搞清楚預期。

我認識一位產品總監,技術出身,我腦海中對他印象最深的場景就是:

眉頭緊鎖,猶豫地說出那兩個熟悉的字:「哎,行。」

有時連溝通似乎都顧慮重重,只得不斷重復詢問:「你們想做成什麼樣的呢?還有其他想要做的嗎?」

然后回到公司后一臉愁容。

其實大可不必。

一來,沒弄清楚對方到底要什麼。有時并沒有你想的那麼復雜,有時可以協商后用更簡單便捷的方式實現。

你何必搞成一副「一個人扛下所有」的悲壯樣?

二來,帶著問題開口,遠不如帶著方案開口。

你問人家要什麼,人家當然一拍腦袋飛出100種想法。彼此協商的底色就格外縹緲,十有八九落不了地。

設定界限會帶來自由。帶著選項,這就是一種寶貴的邊界意識,而且說明你是用心思考過的。

清華大學的寧向東教授曾帶火了一個詞:「向上管理」。

在他看來,一個人能做到向上管理關鍵在于兩點。

第一,了解上級的預期,并且對他的預期施加一點影響。

第二,想辦法從上級那里爭取更多的資源和支持。

控制對方的預期值,這是從源頭下手解決問題的路子。

你越唯唯諾諾,越搞不清楚真實需求,后期糾錯成本就越大,一步步地,只會愈發被動。

當然,擺出高姿態并不是純粹擺譜,它是一個從被動轉至主動、讓工作成果超過預期的過程。

第1層:單純地執行好任務。

多數新人都是從執行開始做起,老板說什麼你做什麼。但如果一直只能做老板交代的日常事宜,說明交給別人做問題也不大, 尤其當出現比你更「物美價廉」的競爭者,就很危險了。

第2層:提供附加價值。

海底撈的「變態」服務大家都聽說過吧?網絡上不時有人爆料出在海底撈享受到的神奇服務。

比如,顧客不小心絲襪刮了,服務員送上了全新的絲襪;

比如,有人不小心把手機丟了,服務員送上了一個水果拼盤表示安慰,甚至在結賬時,看到顧客消費金額是250元,數字不太友好,于是直接優惠了1塊錢……

常態化地超出顧客預期,處處制造驚喜,才能留下深刻印象、才能贏得口碑、才能拉開與普通競爭者的差距。

第3層:主導。

對方不知道要什麼,你告訴他們,可行的方案有123、分別優點是什麼、缺點是什麼、你認為哪個最適合。

我之前接觸過一個項目經理,性格強勢,脾氣不太好,但與他合作過的團隊或是需求方無不對他點頭稱贊。

在一次溝通會,我終于明白原因了。

那個項目其實是上一任項目經理留下的爛攤子,答應了一堆形形色色的需求,清單上功能點有500多項。

他先根據核心需求,砍到200項左右,并且提出原需求中不太合理或是不太可行的地方。

接著,幫對方聚焦最核心的幾個問題,再拿出兩套方案,分別說明了優劣勢讓對方選擇,同時附上了自己的意見。

客戶一看,有道理啊,就按他說的做了。

3個多小時的會議,幾乎沒有任何廢話,快刀斬亂麻地一步步推進,直至有了雙方都認可的結果。

有一種高姿態叫做: 只要是我負責的,就必然是精品。無論是老板還是客戶都不過分遷就,因為這就是現有條件下的最優解。

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影響的。

當你嘗試著提出自己的想法、守住自己的底線時,無形中,它會反過來形成對你專業度的要求,讓你一點一點地抬起頭。

這份高級的姿態,希望我們都能有。

— THE END —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