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三國品賈詡:智者之道,只在兩個字

佩珊 2021/12/08

有人說,三國是一個出奇跡的時代:

孔明,是政界的奇跡;

曹植,是詩壇的奇跡;

劉備,是草鞋行業的奇跡;

華佗是醫學事業的奇跡……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人,是謀士的奇跡, 他的名字叫做賈詡,江湖人稱「三國第一毒士」。

之所以說他是「第一毒士」,是因為他當年幹了一件影響很壞的事:

曾為李傕、郭汜等人獻計攻佔長安,不僅加速了漢朝的滅亡,也使天下大亂,百姓流離。

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亡國,這就是賈詡的魔力。

不過,惡人也好,罪人也罷,不管怎麼說我們都無法否認一個事實: 他是三國時期,最會保命之人。

在那樣的亂世中,他藏形匿跡于各股勢力之間,最終位列三公,配享太廟,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正如《鬼穀子》所說:「聖人之道,在隱與匿。

賈詡一生本領,全在「隱匿」二字。

君子之才,玉韞珠藏

賈詡出身于涼州武威的一個寒族世家,在當地並沒有什麼名氣。在注重家世且歧視涼州人的漢末,賈詡原本很難出人頭地,但是亂世卻給了他機會。

他年紀雖輕,卻聰慧過人,早早就聲名遠播。當時的涼州名士閻忠曾評價他有「良、平之奇」,前途不可限量。

說賈詡像張良、陳平,不只是說他很有謀略,同時也是說他「善于自保」。

要知道,張良、陳平能在大肆屠戮功臣的漢高祖手上活下來,保命之術自然是極高的。同樣,賈詡也是此中高手。

年輕時的賈詡身體不好,因而辭官返鄉,但就在他返鄉的路上遇到了劫匪。

眼看著就要被劫匪活埋了,賈詡卻一點兒也不慌亂,只見他淡定自若地對劫匪頭目說:

「我段公外孫也,汝別埋我,我家必厚贖之。」

當時戍守西北邊疆的大將正是太尉段熲,段熲智勇雙全,威震西土,深受當地人的敬愛,所以賈詡便假稱是段熲的外孫來嚇唬對方。

劫匪一聽,不僅沒有殺賈詡,還熱情招待了一番,然後放他平安離去。

就這樣,賈詡借段熲的威名躲過一劫。 不過,這只是他「小試牛刀」而已,與他之後的一系列「神操作」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初平三年,呂布和王允誅殺董卓。董卓死後,其部下李傕、郭汜等人不得不準備逃亡。

而就在這個時候,帶著「救世主」光環的賈詡出現在眾人面前,他對已經收拾好行李的李郭二人說道:

王允準備殺光你們涼州人,反正橫豎是個死,何不召集軍隊、攻上長安,贏了可以得天下,輸了再死也不遲。

賈詡一席話,看似為大局著想,實則為自己考慮。

成則平步青雲,敗則另謀他處,對他而言,並沒有多少損失。

如果拋開道德不談,僅從個人利益出發,賈詡給李傕、郭汜等人的建議是正確的,他不但保住了涼州軍的生機,還讓他們東山再起,把持朝政。

李郭二人依計殺回長安、誅滅王允,控制了中央政權。 二人回過頭來一想:這次之所以能夠成功,多虧了賈詡的計謀,所以準備封賈詡為侯。

但賈詡堅辭不受,二人又想封他做尚書僕射,他還是拒絕了。

這倒不是他有謙讓美德,而是他對時局看得清,雖然李郭攻下了長安城,可他還是嗅到了危險的氣息。

多年來「保命的直覺」告訴他: 此時絕不能成為別人關注的焦點,只有隱藏好自己,才有機會成就大業。

正如《菜根譚》所說: 「君子之才,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才不外現,不露鋒芒,方是長久之道,正因為賈詡深諳此道,才能多次在動亂中化險為夷。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果不其然,李郭二人後因利益衝突而兵戈相向,最終同歸于盡。涼州舊部也死的死,逃的逃, 惟有賈詡沒有受到任何牽連

原來,他早就看出李郭二人不是當老闆的料,于是早早辭職,帶著自己的家人,投奔了當時屯駐在華陰的同鄉段煨。

段煨表面上對賈詡禮遇有加,心底裡卻一直擔心賈詡會奪自己的兵權。

這點小心思賈詡怎麼會看不出來?出于安全考慮,他決定去尋找一個靠譜的新老闆。

這個老闆就是張繡。

張繡也是賈詡的同鄉,而且身邊正缺少像賈詡這樣的出謀劃策之人,于是兩人開始互相寫信溝通感情。

幾封書信後,張繡就派人把賈詡接走了。

當時就有人就問賈詡:「段煨將軍待你這麼好,你為何還要離去?」

賈詡笑著說:

煨性多疑,有忌詡意,禮雖厚,不可恃,久將為所圖。我去必喜,又望吾結大援于外,必厚吾妻子。繡無謀主,亦喜得詡,則家與身必俱全矣。

賈詡這一走,一舉三得: 段煨不用擔心賈詡反客為主了;張繡得到了一個優秀的軍師;而賈詡則能夠確保自己生命無憂。

事情的發展正如賈詡所料:張繡對賈詡「執子孫禮」,段煨也對賈詡的家人照顧有加。

有了張繡這個靠山,固然可以衣食無憂、生命無虞,但若是這個靠山也倒了呢?自己豈不是要遭受池魚之殃?

張繡雖強,但在諸侯中,卻還排不上號兒。于是,賈詡又開始為自己的身家性命謀劃了。

在眾多諸侯裡,最有發展前景的無非就是袁紹和曹操。

而恰在此時,袁曹雙方都派遣使者來拉攏張繡。

一邊是四世三公,坐擁四州的袁紹;一邊是剛剛戰敗,相形見絀的曹操,這如何選擇還用說嗎?

于是,張繡熱情款待了袁紹的使者,準備向袁紹投誠,然而就在此時,賈詡卻突然說道: 「袁本初連自己的親兄弟都容不下,又拿什麼來包容天下英雄呢?」

此言一出,舉座震驚,袁紹使者更是當場拂袖而去。

事後,張繡埋怨賈詡說: 「袁紹如此強大,先生為什麼要拒絕他的好意呢?」

賈詡解釋道:

紹強盛,我以少眾從之,必不以我為重。曹公眾弱,其得我必喜。我這是為將軍提高分量啊。而且在我看來,袁紹絕非曹公敵手,將軍儘管放心吧。

就這樣,賈詡跟著張繡一同投入曹操麾下,從此找到了一家靠譜的公司,再也不用擔心倒閉的風險了。

高山不語,流水不言

到了新公司後,賈詡也著實露了幾手:

曹操佔據荊州,賈詡勸他不要繼續進軍,曹操不聽,最終赤壁大敗;

在面對馬超的西涼聯軍進犯時,賈詡一招「離間計」讓聯軍分崩離析,不攻自破,助曹操一舉定關中。

目前看來,曹家公司是不會倒了,自己若想繼續混下去,就只剩下一道難關—— 讓老闆滿意。

如何能讓曹老闆滿意呢?

賈詡知道自己是「外來戶」,並非曹操的親信舊臣,而且本身又策謀深長,這對于生性多疑的曹操來說,無疑是一個潛在威脅。

所以想讓曹老闆滿意,那就讓自己變得沒有危險性吧。

「闔門自守,退無私交,男女嫁娶,不結高門」,這就是賈詡降低自身危險性的方法,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 裝小透明。

閉門不出,藏在家中,沒事少說話,有事也儘量少說話。

賈詡就是憑藉著這招,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可是,你不去招惹麻煩,並不代表麻煩不來招惹你。

麻煩,往往不請自來。

當時曹操還沒有確立太子, 曹丕和曹植爭奪太子之位的較量早已是暗潮洶湧

那時的曹植才名方盛,深得人心,大有趕超曹丕之勢。

這讓曹丕忐忑不安,于是他偷偷派人問計于賈詡。

公司繼承人的有力競爭者前來求教,是不好推脫的,所以他只好說一些無關痛癢的場面話:

「願將軍恢崇德度,躬素士之業,朝夕孜孜,不違子道,如此而已。」

「做個好人,做個孝子吧,這樣就足夠了!」

這就是賈詡的回答。

同樣煩惱的除了曹丕,還有曹操。

曹操也不知道立誰為繼承人,他也想找一個人給自己提一些建議,于是也找到了賈詡。

這一次,賈詡徹底懵了,既然逃不過,那就給他來個 「閉口不言,裝聾作啞」

當曹操問賈詡立誰為世子時,賈詡猶如未聞,只在一旁低頭沉思。

曹操也是一隻老狐狸,賈詡越是含含糊糊,他越想問清楚對方的看法。

在曹操的刨根問底下,賈詡終于招架不住,只好開口答道: 「臣剛才突然想到了幾個人,所以沒能立刻回答。」

曹操問道: 「是誰?」

賈詡回答: 「袁本初、劉景升父子。」

一句看似不是回答的回答,表明了賈詡的態度。

他以袁紹、劉表為前車之鑒,暗示曹操不可廢長立幼。

曹操聽後大笑,賈詡也放下了始終懸著的心。

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不管是對曹丕還是對曹操,賈詡始終寡言相對,也正是他這種超然物外的態度,使自己一直遠離政治鬥爭的漩渦。

曹丕即位後,賈詡被封為太尉,進爵壽鄉侯,死後更配享太廟,享盡榮寵。

正如易中天所說: 「賈詡能在亂世中審時度勢,自己是活得時間最長的,還保全了家人。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賈詡可能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生前鶴立,死後哀榮。

或許對于賈詡來說,活著才是最大的成功,至于其他,不過順其自然罷了。

其實,謀士是一個高危職業。

作為謀士,你必須懂得展示自己的聰明,體現自己的價值,不言則已,言則必中;

同時,你還要學會隱藏自己,要學會審時度勢,千萬不要鋒芒太露。

該閉嘴時一定要閉嘴,該裝傻時一定要裝傻,這就是谷鬼子推崇的 「隱匿之道」

賈詡的一生,不是在自保,就是在自保的路上,他將 「隱匿之道」運用得爐火純青,讓自己以77歲的高齡善終。

他的經歷告訴我們:

想要到達超出常人的深遠境界,就要先學會隱藏自己。

人生在世,立達自身,當有所藏。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