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歷史上包拯最後的結局是什麼?其實他從未當過開封府尹。歷史閲讀人 History Reader

佩珊 2022/01/21

歷史上真實的包拯,從未當過開封府尹。

60歲大壽時,他感歎自己無後,兒媳突然抱著1歲多的男嬰,跪在包拯面前:「這就是您的兒子,請您取名。」

包拯,又被稱為包青天。

在民間傳說中, 開封府尹包青天,鐵面無私,兩袖清風,是公平正義的守護神。

上至貪官汙吏,下至市井小賊,只要想到他,心裡都會升起一股涼意。

他有很多傳世案例,什麼「狸貓換太子」「鍘美案」「血手印」「胡蝶夢」等等。

只可惜,這些案子,大多來自民間故事演繹、元曲和清代小說《三俠五義》,並不是真實的歷史事件。

歷史上真實的包拯,從未當過開封府尹。

包拯只是在快60歲時,暫時代管開封府,但也只管了不到2年。此後,宋仁宗非要給他升官,將他調離了開封府。

60歲大壽時,已經痛失愛子、愛孫的包拯,突然被兒媳告知,他居然還有一個兒子。

他驚愕之餘,開懷大笑,此後,他開開心心,享受了4年的天倫之樂。

64歲這年,包拯視察樞密院,突發疾病,再也沒能起來。

幾個月後,他就病逝了。

宋仁宗格外傷心。

他親自前往弔唁,並輟朝一日表示紀念。

他還給包拯追封吏部尚書,並賜諡號「孝肅」,極盡哀榮。

…… 尋以疾卒,年六十四。贈禮部尚書,諡孝肅。(《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傳第七十五》)

雖然,包拯沒有當過開封府尹,但他始終鐵面無私、兩袖清風,是個難得的好官。

他得罪了無數權貴,按理說,他的晚年,難以善終。

但好在,宋仁宗非常信任包拯,無論別人怎麼彈劾包拯, 宋仁宗始終力挺他

正因為如此,包拯的晚年,過得非常舒適。

包拯的別樣仕途

包拯28歲中進士,可他的為官之路,卻是從38歲開始。

西元1027年,28歲的包拯,考中進士,被任命為大理評事,出任建昌縣(今江西永修)知縣。

寒窗苦讀二十多年,終于成為一方知縣。

這是很多讀書人的夢想。

但包拯沒有赴任。

他上書請求在合肥附近任職,理由是父母年邁,需要盡孝道。

上面很寬容,考慮了包拯的實際情況,將他改任為和州(今安徽和縣)監稅。

包拯還是不滿意。

他覺得離家太遠,思來想去,便選擇辭官回家,先贍養父母。

其實,和縣、合肥之間,相距不過100多公里,駕車不到2小時。

這個距離,真的不算遠。

但這是用現在的觀念來看的,在那個用雙腳走路的時代,100多公里,的確無法在父母面前盡孝。

學成文武藝,賣于帝王家。

在那個讀書走仕途的年代,包拯能放棄當官,去贍養父母,真的很不容易。

他真的對父母非常好。

幾年後,父母相繼離世,包拯就在父母墓葬旁邊,蓋了草廬,堅持守喪。

守喪期滿,當地的父老鄉親,都來勸包拯繼續仕途,他才選擇進京聽選。

西元1037年,38歲的包拯,被任命為天長(位于安徽)知縣。

他的為官之路,正式開啟。

相比其他人,包拯的仕途,走得格外順遂。

36年間,他接連調任、升任,擔任過的的官職,也數不勝數。

在地方上,他 當過「大肥差」端州(今廣東肇慶)知府、 也幹過要職陝西轉運使、河北都轉運使;

在中央,他 曾是鐵面無私的監察禦史, 也曾是堅決執行的尚書工部員外郎。

他得罪了無數權貴,無數人恨不能抽他的筋,扒他的骨。

但這些權貴,愣是無法撼動包拯分毫,這一切, 只因宋仁宗的力挺

宋仁宗有多力挺包拯?

歷史上,包拯的結局,算是非常好了。

宋仁宗追封他為吏部尚書,賜號「孝肅」,葬禮極盡哀榮。

他去世時,從中央到地方,許多百姓為他哀傷。

「京師吏民,莫不感傷;歎息之聲,聞于衢路。」

包拯38歲入仕,此後6年,先後在安徽、廣東當過地方長官。西元1043年,他被宋仁宗安排回京,賜官監察禦史,專門負責監督大臣。

在古代,監察禦史,幾乎相當于皇帝的親信。

但監察禦史,也非常容易得罪人。

舉個例子。

有一回,宋仁宗的張貴妃,給丈夫吹枕頭風,幫著自家大伯,爭了一個淮康軍節度使。

包拯非常不爽,逮著宋仁宗就各種說。

宋仁宗也知道事情幹得不對,但聖旨都下了,要是收回來,他臉面往哪裡放呢?

所以,宋仁宗轉身就走。

但包拯直接扯住了他的袖子,繼續絮絮叨叨,錚錚有詞,說什麼「受人蠱惑」,搞得宋仁宗十分無奈。

最後,宋仁宗無奈答應悔改。

雖然史書沒有記載,張貴妃對此什麼態度,但她的心裡肯定不舒坦。

而此事以後,整個汴京城的皇親國戚,對包拯就是——

「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

可以想象,包拯的一生,也一定會被很多人記恨。

但宋仁宗始終力挺包拯。

無論誰彈劾包拯,他都不曾對包拯發難。

而包拯給他的建議,也基本得到了踐行。

為什麼宋仁宗會對包拯這麼信任呢?

宋仁宗對包拯的力挺,並不是無跡可尋的。

如果你是宋仁宗,你對包拯,也會非常厚待。

因為包拯是真正 為民請命、造福社會的能臣。

【1】包拯的鐵面無私,從不區分官職大小

包拯回京城以後,就開始恪盡職守,盡監察禦史的職責。

他彈劾了一大批貪官汙吏,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王逵。

王奎曾多次擔任轉運使。

任職期間,他多次巧立名目,剝削百姓,中飽私囊。

百姓一旦不滿,開始反抗,他就直接用酷刑鎮壓,濫殺許多無辜百姓。

包拯彈劾了很多次王奎,鍥而不捨。

一次不見成效,就兩次;兩次不行,再三次。

為了成功扳倒王逵,包拯前前後後, 共計彈劾了七次。

最後一次,包拯直接對著宋仁宗破口大駡:「你不聽我的勸告,就是不體恤百姓,任用酷吏!」

《中國通史》:「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于一王逵則幸矣,如一路不幸何!」

包拯一生,彈劾的人很多,除了王奎,還有宰相、舒王的女婿、貴妃的伯父……

他鐵面無私,從來不管對方來頭多大, 只要有違官道,就絕不放過

宰相宋庠對此最有發言權。

宰相宋庠為官七年,不貪不腐,沒幹過天怒人怨的事。

但包拯直接把他告到宋仁宗面前,認為他七年無功無過,明顯是尸位素餐、白拿俸祿,應當予以免職。

由此可見,包拯彈劾官員,只看他是否恪盡職守。

貪官汙吏是害蟲,無所作為、不幹實事是蛀蟲,都應該去除。

雖然包拯得罪了很多人,但他維護的,一直都是宋仁宗的利益。

他希望國家好,宋仁宗也希望國家好,所以,宋仁宗對包拯格外信任。

【2】包拯大力助推改革,契合宋仁宗的想法。

北宋時期,文官集團、監督集團的數量,非常龐大。

人一多了,就容易抱團。

許多文官不幹實事,監察官也只彈劾無關痛癢的小事。

但包拯從來不這樣。

他從不結黨營私,而且敏銳發覺了官員冗餘的問題。

于是,他大力主張改革,主張「廢黜貪官汙吏不得做官」,以免蛀蟲害蟲捲土重來。

他甚至主張廢除按察使。

按察使,就是地方上負責彈劾官員的群體。

因為數量太多,他們開始「內卷」,揪著細枝末節的毛病,根本沒什麼用。

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毫無意義的內卷」。

「慶曆新政」之後,包拯直言不諱,提了一系列改革建議,解決冗雜的官員、士兵問題。

他的建議,出發點都是減輕國家負擔,立足長遠。

宋仁宗作為國家統治者,很難不喜歡這樣辦實事的官員。

因此,包拯提出的大部分舉措,他都採納了。

【3】包拯有智謀,有愛民之心

西元1056年,57歲的包拯被臨時任命代管開封府。而後多年,世人們傳頌的「開封包青天」

也基本以這段經歷為原型。

只不過,現存的正史中,關于包拯斷案的具體例子不多。

能查到的史料中,包拯斷案,最經典的他早期當知縣時的「牛舌案」。

事情是這樣的。

一位農民跑到縣衙,狀告有歹徒割了耕牛的舌頭,請求包拯捉拿罪犯。當時,所有的證據,只有失去舌頭的牛和農民的一句話。

這個案子,想要直接斷案,非常難。

如果是一般知縣,他可能會選擇倒打一耙,怪農民自己沒看好牛,或者直接不受理案子。

但包拯並沒有這麼做。

他對農民說:「你回家去把家裡的牛殺了吧。」

在當時,殺耕牛是犯法的。

于是,次日,另一位農民跑過來,舉報前一位農民殺了耕牛。

包拯心中了然:此案已破, 割牛舌的人,已經自投羅網。

這是非常經典的利用人心斷案。

在宋朝,牛是耕種的勞力,不允許肆意殺。

而割牛舌這種事情,基本無利可圖。

所以,包拯認為,這件事極有可能是怨家所為。

他讓牛主人去殺牛,目的就是讓怨家看見。

既然是怨家,他肯定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一定跑去府衙狀告。

其實,從「牛舌案」也可以看得出來,包拯是個真正的好官。

他斷案不用酷刑,不願冤屈一人,只會盡心盡力去處理。

要麼,他找到證據,實錘斷案; 要麼,他用智謀,以智取勝。

對親朋好友,包拯素來一視同仁,從不包庇,哪怕他舅舅犯法,他也秉公執法,在公堂上依法責撻;

對權貴富戶,包拯從不徇私枉法,也從不畏懼權威。

一句「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背後藏著的,是包拯的智慧。

【4】包拯有實力,不僅能處理好內政,還能處理好外交國防

宋真宗時期,宋朝與契丹簽下了「澶淵之盟」,每年給契丹錢財物資以包拯和平。

宋朝經濟發達,武力較弱,單純從「划算」角度考慮,用區區物資換取和平,是最好的選擇。因此,當時的文官集團和達官貴人們,也都堅持「以和為貴」。

但是,包拯多次上奏朝廷:「用錢交兩國之好,根本不是長久之計,關鍵還是要練好兵力,以備不時之需。」

「以古揆今,未有恃盟好,舍武備,而不為後患者。」「國家歲賂契丹,非禦戎之策。宜練兵選將,務實邊備。」

有一次,包拯奉命出使契丹,被契丹官員為難:「聽說雄州(北宋邊境城市)最近新開了便門,是想引誘我的叛民,來刺探我們遼國軍情嗎?」

包拯不緊不慢地回了一句:「你們涿州也曾新開城門,要是刺探軍情用得著開便門嗎?」

契丹官員一聽,只能尷尬地陪笑臉。

在和契丹交往的過程中,包拯深刻意識到宋朝邊境國防問題。

一方面,宋朝與契丹常年無戰事,但宋朝卻把重兵全部佈防在北疆一帶,中原內地兵力空虛,很容易被人偷襲;

另一方面,北疆地理位置重要,但地勢無險可守,配備重兵不是關鍵,優秀的將領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包拯多次上書建議,重視武力、強練兵力,並改變北疆的兵力佈局,分攤到黃河沿線重點城市,一旦發生情況,既能及時北上,又能守衛京師。

只可惜,北宋重文輕武的傳統太過深重,包拯的建議根本沒有得到執行。

多年後,金兵南下,暢通無阻打開開封大門,連帶著宋朝皇帝一起擄走,滅掉了北宋政權。

【5】包拯嚴于律己,兩袖清風

除了剛正不阿,包拯還十分廉潔。

他對自己要求嚴格。

達官貴人請托、拉關係,他堅決不去;商戶富賈請吃飯,他會嚴肅表示拒絕,以避免來日麻煩:

「彼富人也,吾徒異日或守鄉郡,今妄與之交,豈不為他日累乎。」(取自《中國通史》)

這樣鐵面無私的包拯,宋仁宗自然非常信任。

總的來說,包拯得罪了很多人,但他能善終,有2個原因很關鍵:

第一,包拯有能力、清白、鐵面無私。

包拯自己有能力、足夠清白、鐵面無私,哪怕是極盛之時,他也「不持一硯歸」,旁人想攻擊他無處下手。

第二,包拯足夠幸運,遇見了寬厚的宋仁宗。

他遇上宋仁宗,一生備受信任,是他能善始善終的第二個原因。

若是沒有宋仁宗的力挺,包拯也很難有一個很好的結局。

正如包拯唯一傳世詩中所寫: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

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其實,包拯從來不是「神」,不能三頭六臂、掐指斷案,他只是嚴于律己、清正廉潔的「青天」。

最後,我們再來聊聊開頭的故事。

包拯的晚年,最痛心的,莫過于香火斷絕。

他55歲痛失愛子,兒媳崔氏只有21歲,剛新婚2年。

包拯不忍心讓她一輩子守寡,便主動告訴她,願意將她「還宗」,可另覓良緣。

但是崔氏不肯,她「蓬垢涕泣出堂下」,並對包拯說:

「翁(指的是包拯),天下名公也。婦得齒賤獲,執浣滌之事幸矣,況敢薦家乎! 生為包婦,死為包鬼,誓無他也。」

此後,崔氏守著剛出身不久的兒子包文輔,誓死不價。

只可惜,包文輔在5歲那年,意外夭折。

包拯先失去愛子,再失去孫兒,白髮人送黑髮人,悲痛可以想象。

但此時,他最先做的,是告訴兒媳, 他不介意她改嫁。

崔氏的母親,也勸崔氏改嫁: 「夫死守子,子死何待?」

但是崔氏堅決不從。

崔氏的事蹟,感動了很多人,朝廷也授封她為壽安縣君,知廬州事張田還特意撰寫了 《崔節婦傳》

幸好,老天爺可能不忍心讓包拯絕後。

包拯以前有個媵妾孫氏,但是脾氣不好,經常和包拯吵架,後來就被送回了娘家。

誰曾想,孫氏已經懷孕了,回家後不久就生下了兒子。

兒媳崔氏最先知道這件事,趕緊去把孩子抱回來,並在60歲大壽時,告訴了包拯。

晚年得子的包拯,非常開心,給這個孩子取名包綖(後改名為包綬)。

包拯去世後,崔氏一直撫養著這個孩子。

包拯去世後,留下了37字家規,振聾發聵。

「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毅之後,不得葬于大營之中。

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這句話的意思,是後代子孫,若是當官時貪贓枉法,不得放歸本家,去世後,也不能埋在包家祖墳之中。

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短短八個字,也能看出包拯的格局。

他的幼子包綬,後來當了大官,成了宰相女婿,歷任將作監丞、國子監丞、汝州通判等職。

他繼承了包拯的志向, 一生剛正不阿,清苦守節

包綬是在去潭州任職的路上病故的,他的箱子裡,除了誥命、書籍、文稿外,沒有留下多餘的一文錢。

以上,就是包拯的結局了。

不得不說,他真的值得我們後人的尊敬。

你怎麼看?歡迎留言。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