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格言聯璧》:舒服的關係,都離不開「二八定律」

佩珊 2022/01/11

古語有雲: 魚放三日發臭,客住三天討嫌。

「凡事不能過頭,過猶不及。」

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就是距離與尊重,

正如那句老話,「事不可做盡,人不可做絕。」

所以為人處世,應牢記這一條:「二八法則」。

說話八分,空餘兩分

《格言聯璧》中寫道:處世須留餘地,責善切戒盡言。

說話口無遮攔、有天沒日,不是耿直,而是缺乏教養。

為人處世不分輕重,非丈夫也。

生活中,一味誇口 ,不留餘地的人,只會給自己帶來禍端。

有這樣一則歷史故事:

北宋時期,名相寇准,副相丁謂。

在一次宴席中,寇准吃飯不小心將湯汁沾到了鬍鬚上,丁謂見此忙過來幫寇准擦拭。

可寇准看不慣他獻媚討好的樣子,便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嘲諷;

「身為堂堂副宰相,就是來溜鬚拍馬的嗎?」

丁謂心胸狹隘,他便懷恨在心,找准機會陷害寇准。

可惜寇准一生正直,卻造小人陷害,最終卻死在了被流放的路上。

揭人短處,戳人痛處,最終也會反噬自己。

說話,點到為止即可,多一點溫和,也就不會水火不容。

論語有雲: 「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話說八分滿,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自己要清楚,

凡事留一線,是給別人餘地,也是成全自己。

唯有把握好說話的分寸,才能在人生之路上進退自如。

事做八分,留白兩分。

《格言聯璧》中寫道: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做人忌滿,萬事求缺。

萬事萬物不能苛求完美,物極必反;

為人處世不能苛求圓滿,盛極必衰。

安妮寶貝也說過:「人的生命應該是豐盛而有缺憾的,缺憾是靈魂的出口。」

曾國藩的書房名為「求缺齋」,時時警醒自己「君子要守缺」。

西元1864年8月,湘軍攻陷天京(南京),太平天國滅亡。

立下如此汗馬功勞,曾國藩被封為一等毅勇侯,加「太子太保」銜,位極人臣。

同時他還掌握著實力雄厚的湘軍,手下人才濟濟,門生故吏遍天下,勢力和聲望都達到了頂峰。

咸豐皇帝臨終前憂心忡忡:「去了半個洪秀全,來了一個曾國藩」。

剛剛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也小心提防著曾國藩。

曾國藩深知功高震主的後果,于是果斷採取措施,開始自剪羽翼。

他先是讓自己的弟弟以病告退,再分批裁撤了辛苦建立起來的十幾萬湘軍,只留下了兩個營一萬人左右。

朝廷見他主動裁軍,也放下心來,對他繼續委以重任。

曾國藩正是用這樣一種求缺的心態,保全了他自己和家人。

自古人生最忌滿,浮生若夢半且安。

人生的劇本,有陰晴圓缺,有跌宕起伏,有坦途險阻,只要我們抱著一顆求缺的心,積極修行,定能向幸福而生,給劇本一個滿意的結尾。

《道德經》有雲:「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最完美的東西,也有殘缺,但它的力量不會衰竭;

最充盈的東西,也有空虛,但它的作用不會窮盡。

將滿未滿的人生,才是我們剛剛好的人生。

情付八分,保留兩分

《格言聯璧》中寫道: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事第一法,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灑脫是養心第一法。

金庸老先生《書劍恩仇錄》書中寫道: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人生在世,不妨灑脫一點。

一個人,如果對一份情感太過投入、過于執著,那這份情感註定難以長久;

而一個人,如果過于聰慧,則容易看透人情世故,體驗更多的世態炎涼,勞心費神,容易傷身。

陸遊一曲釵頭鳳,唱盡了多少深情難付,讓多少人潸然淚下。

陸游和妻子唐婉,自小青梅竹馬,情投意合,最終也是不出意料的結為夫妻後也是伉儷情深。

只是可惜,陸母不喜唐婉,兩人不得不分離,從此只有靠著相思把對方記掛。

只是牡丹泣血,相思太苦。

十年後的春天在沈園再遇,悲痛欲絕的陸遊在壁上情下了《釵頭鳳—紅酥手》一篇,唐婉看後也情難自禁的回題下了《釵頭鳳—世情薄》一詞。

只是相思太傷人,紅顏終薄命,唐婉回家後不久,就鬱鬱而終了。

一世後來84歲的陸游再回沈園,依然那麼的思念唐婉,題下了《春遊》一詩

「沈家園裡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最終,寂寥離世。

人世間,世事無常,滄海桑田;

再深的感情,也敵不過命運與時間。

無論愛情還是友情,付出八分最相宜,留下兩分愛自己,

有張弛有度,恰到好處,才是最好的狀態。

《菜根譚》有雲:

「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

花朵半開之時賞花最美,酒喝半醉之時感覺最佳。

說話有尺,過則傷人;做事有度,滿則傷己。

凡事留兩分愛自己,才能一身輕鬆,人生,也就快樂許多!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