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歷史中的王羲之: 「人越有趣,越有福氣」

佩珊 2022/01/08

有人說,中華書法是世界上最美的藝術。

而公認為最厲害的書法家,就是王羲之。

王羲之的書法,用筆細膩,結構多變,歷代書法家都特別敬仰他;

古代眾多帝王,也非常推崇他的作品。

唐太宗最崇拜王羲之,他說:「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餘區區之類,何足論哉!」

他覺得王羲之秒殺一切書法家!

唐太宗還做了一件令天下書法愛好者錘胸頓足的事,他把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帶進了墳墓!

書聖王羲之的書法究竟有多厲害?

他功力深厚,在木板上題字「入木三分」;

給人美的享受,人們喜歡用《洛神賦》名句「翩若驚鴻,婉若遊龍」來形容。

王羲之,一生高光。

書法為王,為官高尚。

而他的風雅瀟灑,率性有趣,又為他增添了無上的魅力。

西元303年,王羲之出生在一戶顯赫人家:魏晉名門琅琊王氏,父親王曠是丞相,王羲之是他的二兒子。

王羲之周歲時,家裡舉辦慶生宴,家人在他身邊擺放許多東西,讓他抓周。

王羲之三次都主動抓筆。

長輩們喜不自禁,父親、叔父親自為王羲之啟蒙。

王羲之一心鑽研書法,七歲寫得一手好字。 他志向高遠,好學不倦。

一天,他遇到一對母子,以沙做紙,折蘆作筆在寫字。

她就是衛夫人。王羲之覺得特別有趣,他立刻要求拜衛夫人為師,衛夫人收他為徒,傳授他一身絕學。

衛夫人告訴王羲之,東漢「草聖」張芝,在家門前的池塘邊蘸水練字,天天如是,把整個池塘都染黑了。

王羲之更加努力,每天從日出練到日暮,練完就到門前池塘洗硯,染出一池墨香。

衛夫人為教王羲之練好字的形態,帶王羲之實地體驗。

衛夫人帶他爬到山頂往山下扔石頭,感覺「高山墜石」的重力去寫好一個「點」兒;

站在平野上,看天開雲闊,體味「千里陣雲"的浩瀚和靈動,再把它融入一「橫」的筆端。

他們還到深山攀老藤,在身體搖盪中感受老藤「堅韌」,寫一「豎」時就有了「萬歲枯藤」的風骨。

王羲之不斷進步,他追求力與法,形與美,為書法注入有趣的靈魂。

他不斷求索,開始剖析張芝草書,對鐘繇隸書取其長,去其短。

王羲之「兼撮眾法,備成一家」,不拘泥,敢創新。

寫出前無古人的驚豔字體。

王羲之的書法不斷進步,他也很快成長為一個豐神俊朗的瀟灑少年。

朝中大臣郗鑒想為女兒擇婿,看中了王家,上門來挑婿。

王家子弟個個盛裝出迎,郗家人都不滿意。

王家人發現少了王羲之,找他時,看到他在東跨院袒腹仰臥在床上,旁若無人。

原來他剛賞玩書法名碑,還陶醉其中。

郗家人回去彙報後,郗鑒笑了,他說這樣的人才有趣,我喜歡。

兩家喜結良緣。王羲之「東床快婿」

的佳話,成為趣談。

蔡瀾說,「平穩的人生,一定悶,我受不了悶,我決定活得有趣。」

王羲之起點高卻從不以天才自居,他執著追求,癡迷書法樂趣;

有趣的他成為最好的自己,出類拔萃,有超越古今的才情,更有灑脫有趣的靈魂。

一個有趣的人,才配得上這世間的一切美好。

王羲之名揚天下,東晉皇帝要到北郊祭祀,他叫王羲之把祝詞寫在木板上,然後讓工人拿去雕刻。

工人把寫有字的木板削了一層又一層,發現墨蹟滲得很深。

一直削到三分深度才見底。世人紛紛感歎,王羲之筆力雄勁,「入木三分」。

練到廢筆成「山」,染池成墨,自然「入木三分」,不同凡響。

為練好書法,王羲之還總是以生活為師,虛心學習。

王羲之到白雲山遊玩,遇到村姑和村婆在擂麥餅,兩人用棍子和竹杆隔空「傳」麥餅。

麥餅又圓又薄,村姑擂好後用棍子一揚,麥餅「飛」向灶間的婆婆,婆婆抬手拿細竹杆一接,「粘」住麥餅,手又一舒,落入鑊中央。

婆婆兩下烤好麥餅,用竹杆一挑、一揚,熟麥餅「飛」向村姑,落入她身旁的草團裡。

兩人一來一回動作純熟,身手俐落,把王羲之看得目瞪口呆,拍手讚歎:「絕技、絕技!」

村姑聽了,謙遜地說:王羲之的書法才叫絕呢!

王羲之聽了,覺得慚愧,立刻轉身回家練字去了。

回家後王羲之覺得村姑和婆婆手法實在妙絕,他把所悟融于書法,練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有一次,王羲之路過太原府城門,正趕上太原府城門樓竣工,舉辦典禮。

人們請王羲之為太原府題字,王羲之行色匆匆,沒有心思動筆。

在人們央求下,他題寫了三個大字,轉身離開了。

回來時人群還沒散,大家掩嘴而笑,王羲之覺得奇怪。

抬頭往匾上看,猛地一拍腦袋,原來,他把「太原府」怎麼寫成「大原府」了。

眾人琢磨著怎麼把他送上城樓去改,王羲之說,不用了,拿筆來。

只見他手握大筆,蘸飽墨汁,眼望城樓運足底氣,用力一擲,筆飛了出去,不偏不倚落在「大」字撇捺之間,補好的字渾然一體,妙不可言。

眾人拍手叫絕,王羲之說:這樣的絕技,是向村姑、村婆烤餅學的。

王羲之善于發現生活的有趣,又創造出高于生活的情趣和美。

他更是追求極致浪漫,舉辦一場空前絕後的文化盛宴。

西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攜一眾好友到蘭亭「修禊」,祈福消災。

祈福後,這些名人雅士開始詩酒唱酬,玩「曲水流觴」。

王羲之帶著眾人依次坐在蘭亭清溪兩旁,命僕人把盛滿酒的酒杯,放入溪水中。

清流緩緩,酒杯彎曲旋繞,飄流到每個人面前,停在誰的前面,誰就得即興賦詩並飲盡杯中酒。

如此良辰美景,詩人們把酒臨風,詩興大發,出口成詩。

浪漫的「曲水流觴」、有趣的人。

王羲之靈感迸發,他把大家寫的詩收集起來,當場潑墨揮毫,寫下了舉世聞名的《蘭亭集序》。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序中一共有二十多個「之」字,各各妙趣不同,姿態各異,美不勝收。

王羲之用如椽巨筆,築起書法有趣的宮殿,以「入木三分」的雄勁框骨,架起《蘭亭序》的偉大與瑰麗。

王羲之一生沉溺墨香,卻在一出帶著草木香氣的「曲水流觴」中浪漫到骨子裡。

原來有趣到極致,就是浪漫。

有趣的書法成就了王羲之,有趣的王羲之成就了書法,撐起了書法的浪漫江山。

《蘭亭序》書法,在王羲之微醺狀態下寫就,集「雄秀」、「自然」之美。

金聖歎曾評論《蘭亭序》行文說,「有妙理妙語,真古今第一情種也」。

王羲之臨時急就的《蘭亭序》,文辭優美,思想深刻,情感飽滿,成千古絕唱。

在書法和文章上,都體現了王羲之的真性情,高趣味。

真性情的王羲之,一生與夫人郗璿相愛甚篤,感情專一。

當時魏晉之風,紙醉金迷,妻妾成群,而王羲之一生只愛一個人。

他經常自豪地說:「吾有七兒一女,皆同生」。

他對妻子關心愛護,妻子生病,他特別擔心:「婦故贏疾,憂之焦心。」

明末張岱說過:「人無癖不可交,以其無深情也。」

王羲之就是一往情深的人。

王羲之對朋友也深情相待,還講究情趣:「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

無情而功利的人,往往工于心計目的,而王羲之總是忘記利害,以趣交友。

備上美酒,小酌怡情,風花雪月,就是人生美事。

王羲之關心百姓疾苦,他路過山陰城,在一座橋上遇到一位老婆婆上集叫賣竹扇。

賣不出去,婆婆非常著急。

王羲之上前說,我幫你題字。

王羲之龍飛鳳舞寫了五個字。

老婆婆不高興了,覺得他寫得太潦草。

王羲之安慰她說:你跟人說,上面的字是王右軍寫的。

果然,竹扇很快被一搶而空。

王羲之待人沒有貴賤高低之分,仁愛又有趣。

王羲之每逢除夕都親手寫春聯。

但每次他一貼上,半夜就給人偷走。

王羲之也不生氣,下次他就先寫「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八個字貼上。

偷春聯的人一看不吉利,走了。

王羲之待到寅時,再補上後半截:「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

第二天一早,偷春聯的人看到「後半截」,讚歎不已,大呼有趣。

不拘小節的王羲之與百姓打成一片,在官場,他也頗有清名。

當會稽內史,他勤政愛民,痛恨吏治。

當時連年大旱,他不等朝廷下令就果斷開倉放糧,救民于危急。歷史上盛讚他為官:「清貴有鑒裁」。

不過王羲之入仕途只求為百姓做好事,不求聞達,看淡名利。

皇帝多次下詔讓他回朝做官,好友也多人舉薦,王羲之總是拒絕。

後來他與頂頭上司王述不和,受其讒害,索性稱病辭官。

52歲那年,王羲之到父母墳前跪倒,聲淚俱下發誓:自今日起,永不為官,若違此誓,為天地所不容!

王羲之天性閑淡隨性,看不慣官場傾軋。

他覺得還是放浪江湖有趣。辭官後,王羲之帶領兒子「建書樓,植桑果,教子弟,賦詩文,作書畫,以放鵝弋釣為娛。」

開始了後半生的有趣生活。

王羲之赤子童心,喜歡親近百姓,擁抱生活。

放下名利,看淡世事。最後回歸田園,精研書法,後半生過得自在又有趣。

朱光潛先生說:「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聰明過度的人,只是對著沒有趣味的人,要勉強同他說應酬話,真是覺得苦也。」

無趣的人,只是活著;有趣的人,才在生活。

王羲之在魏晉最黑暗荒蕪的年代,憑藉絕世的才華,深邃的思想,有趣的靈魂,活得光芒萬丈。

梁啟超說,「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價值。」

有趣的人,總是不甘寂寞,他們飽含熱情,勇于創造,把枯燥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把平淡的生活經營得活色生香。

願我們都能做一個有趣的人,把每一個蒼白無聊的日子,過得豐盛而高級。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