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年紀越大反而越幸福的女人,都有3個【小習慣】,很簡單但很有用

前段時間,劉濤在節目《了不起的姐姐》中聊到了「安全感」這個話題,她說:

「有安全感的時期,就是我開始慢慢存錢的時期吧。

剛開始賺錢的時候,我用5年,給自己存了150萬的定期。」

這150萬對于當時的劉濤來說,或許不是很多,但卻能給她幾分心安。

梁文道說:

「一個女人一定要有自己過好日子的能力,要有別人沒法拿走的東西,這很重要。」

錢,就是一個女人「好日子」的來源。

豆瓣高分劇《俗女養成記》中,39歲的女主角陳嘉玲,一個人在臺北工作。

她的經歷不比任何人幸運——

父母催婚、遇上了一個控制欲極強的準婆婆、每天起早貪黑在同一個崗位上幹了10年也沒有升職。

男友帶她去試婚紗,婆婆連她的婚紗款式都要決定;裝修兩個人的新房,工匠只採納婆婆的建議,因為付錢的人是婆婆。

那一瞬間她驚覺,自己那麼拼命地掙錢,絕不是為了過這種生活。

然後她辭了難熬的工作、和媽寶男友斷了聯繫,一個人回到了台南老家。

39歲,失業、失婚,但她沒有絲毫焦慮。

因為銀行卡的數位給了她足夠的安全感。

她用130萬在父母家附近買了一套自己心儀的房子,隨心所欲地按照自己喜歡的風格來裝修。

每天陪父母吃飯後,就回到自己的小院裡喝茶、曬太陽、給花草澆水。

生活安靜又愜意。

妳發現了嗎?

有錢的女人,哪怕到了人生低谷,也不會哀歎人生,不會自怨自艾,因為她們攢夠了錢來對抗一地雞毛。

有句話說:「人到中年,眼裡只有錢。」

經歷過生活的不堪,才知道錢就是能燙平人生一切褶皺的熨斗。

生活很貴,柴米油鹽和詩與遠方,都需要金錢的支撐。

用力賺錢、努力存錢,才能不辜負別人,對得起自己。

日本紀錄片《女性貧困》中,有一個真實案例。

四十歲的佐佐木晴美,畢業于名牌大學,曾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

結婚之後,她變成了全職主婦,丈夫在她生完孩子後對她進行了長達10年的精神虐待,時常辱駡她「是個廢物」。

後來她離了婚,但因為離開職場太久,只能做一名臨時勞動力,不僅工作時間長、強度大、薪水低,而且隨時可能被無償解約。

可她說:

「我別無選擇,只能拿那些比自己更慘的人來自我安慰。」

過了30歲後,每個女人都需要認清一個真相——手裡沒錢,一點點風浪就能讓人生岌岌可危。

婚姻不能成為誰的避風港,生活不會因為結婚變得容易,反而會因為「不夠好」的伴侶,而變得更加辛苦。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這樣評價全職太太:

「幾乎沒有任何工作的辛苦,可以比得上永遠重復的家務勞動帶來的折磨——乾淨的東西變髒,髒的東西又被弄乾淨。

日復一日,周而復始。」

我想,這個世界上最偉大卻最不討好的職業就是全職太太,一面承包著最雜最累的活,一面卻因為沒有收入而失去婚姻的話語權。

對于女人來說,錢就是抵禦風險的盾牌。

沒錢的女人,失去丈夫,就是失去一切。

有錢的女人,失去了丈夫,還有選擇的自由。

「我並不愛錢,但我知道錢能帶來獨立和自由,我喜歡的是獨立和自由的生活。」

電影《真情假愛》中的這句話,戳中了多少女人的心。

只有親自扛起命運的大旗,把錢攥在手裡,才能為自己製造安全感。

一位獨立女裝設計師在形容自己的品牌時說:

「我們品牌有一個特徵,那就是來我們這裡購物的女人,都是自己買單。」

她們瀟灑又痛快,不需要詢問別人的意見、不需要看付款人的臉色,需要做的就是挑選自己喜歡的衣物、付錢,然後氣定神閑地離開。

這個世界上,昂貴的不止有名牌,還有愛情。

我曾觀察過身邊,越過越好的閨蜜,發現她們都有「3個小習慣」

,很簡單但是很管用:

1.賺錢能力

培養自己的賺錢能力,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廚藝好,就將自己的拿手菜錄成教程視訊;

擅長家務,就提供清潔和收納的「小妙招」;

對育兒頗有心得,就分享育兒技巧;

擅長手工,就在網上出售自己的工藝品。。。。。。

哪怕是全職太太,也一樣可以自己掙自己的錢!

找到自己的優勢,然後想辦法將它變現。

沒事少抱怨,有空多掙錢。

2.堅持記賬

記錄下自己的開支並定期復盤,不僅清晰了解自己的金錢走向,然後培養更健康的消費習慣。

開源節流,是一個人越來越富有的訣竅。

3.為自己存一筆「風險基金」

在每個月的收入和家庭支出中,預留出一部分,只存給自己。

這筆基金可以讓妳有更大的底氣面對任何未知的危機,讓妳隨時可以「重新開始」。

現在存下的錢,就是以後的退路。

教授陳果說:「每個女人,都應該讓自己grow up,而不是grow old。」

一詞之差的區別在于,後者是「變老」,而前者是「成長」。

想讓自己增值,就把那些用來抱怨的時間,都變成自己的蟄伏期,為人生締造轉機。

這世上唯一不用擔心後路的方式,就是把前路走得更長。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