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南師」南懷瑾:最高的境界是平凡

佩珊 2021/12/07

悟了同未悟,無心亦無法。只是無虛妄凡聖等心,本來心法,元自備足。」

我幼時,曾在書店裡,偶然翻到南師所著的《金剛經說什麼》,發現作者南懷瑾有大智慧。

之後,便拜讀了南師的全套書籍,以及他人寫關于他的十幾個版本的傳記或回憶錄,共上百本,一一閱讀。

後來,我遇到一些人批判南師的。

從南師的書裏,我體悟到了他是什麼樣的人,自然不人云亦云,只說一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南懷瑾(1918-2012)

我自己讀《道德經》《莊子》《易經》和《金剛經》,發現南師的中心思想,皆合乎經典。

我曾聽葡萄酒協會的人說,最頂級的好紅酒,大多數人覺得口感不好,只有少數的紅酒行家認可;而次一個級別的好紅酒,卻受到大多數人的好評。

曲高寡和。

那些真正能品出南師高明的人,應該像是少數識貨的紅酒行家。 最高明的,也是最平凡的。老子的辯證關係,亦是如此。

脾氣,是最好的風水

我們在社會處身立世,難免有脾氣,但回頭想想,這些脾氣是有助于問題解決?還是讓自己空留一身不爽?

關于脾氣,南懷瑾在書中,記過這樣的話:

我以前有位老朋友,書讀得不多,但有幾句話說得很有意思,他說:

「上等人,有本事沒有脾氣;

中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氣;

末等人,沒有本事而脾氣卻大。」

這幾句看著簡單,細細揣摩,卻頗為深刻。

他還說曾有一位老朋友是個暴脾氣,後來先生就教這位朋友一個不發脾氣的簡單訣竅:

「當你要發脾氣的時候,把嘴巴一張先吐一口氣,再用鼻子吸口氣,咽下去,再說要不要發脾氣。

他朋友試了一個月,還真有效!每次發脾氣的時候,都先停1秒鐘,深呼吸一下,這是真的有效,事後自己就知道,有些脾氣,真的是可以不發的。

▲南懷瑾與家人

讀書,是最好的歷練

南懷瑾先生對國學鑽研精深,體認深刻,于中華傳統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詣,更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曆法、醫學養生等等,堪稱「一代宗師」。

他的處世智慧,更是將「佛道儒」三家的智慧融會貫通,再加上自己的生活的理解,娓娓道出。

他有三句話,被稱為人生應該追求的至高境界:

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裡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很多人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不妨用這三句話來開悟自己,當自己心煩陰鬱的時候,心中回想這3句話,相信可以重新感知幸福。

平凡,是最高境界的修行

南懷瑾先生並不是一個高高在上、不沾煙火氣的「聖人」,他一生從軍、執教、經商、遊歷、考察、講學,豐富的閱歷更讓身上有了與普通老百姓相似的親近感。

當時年過九旬的南懷瑾,聊起自己年輕時的生活,和村裡人*豬的情景,還是繪聲繪色:

當年老子也是讀過書的,後來家裡窮啊,沒有辦法才學*豬啊!那個豬*死之後,就在豬腿上割一刀,用嘴巴對著刀口吹起,把豬吹脹,拿熱水燙了之後才好刮毛,格老子我東一吹,西一吹,就把我一肚子的學問吹到豬肚子裡去了。」

「格老子」這口音,把在場的人都給逗樂了。

他就是這樣一位智者,把生活過成日常,又把日常活成境界,用自己的思想和感悟,以及中華文化的理解,寫成作品著成書,傳播給更多的人。

南懷瑾先生臨終前,已經說不了話,只寫下兩個字: 平凡

他四處遊歷,求學問道,身體力行地實踐,他悟道, 最高深的東西也是最平凡自然的東西,最高的境界是平凡。

《清靜經》中有類似的說法:「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南懷瑾曾經說,普通人不要學《易經》,也不要學佛學。

這是他的上半句話,被有些人炒得沸沸揚揚;他的下半句話,很多人卻沒耐心聽完。

他說 有兩種人可以學,第一種是有第一流的聰明和大智慧的人;第二種是沒讀過書的人,簡單淳樸,沒什麼私心雜念。

只是無虛妄凡聖等心,本來心法,元自備足。」

悟道,只是沒有了虛妄之心,去掉了分別心,回歸本來的心法,明心見性。

這和王陽明的心法,是一樣的,他說:「本性自足,不假外求。」

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最本真的東西,就是本心。回歸本心,明心見性,不受後天的心智干擾,就是覺悟。

老子說,這種本性,如嬰兒般。

舉個例子,嬰兒不會因為對方窮,而嫌棄他,不會因為對方有錢,而看得起他。而成年人會。

這是成年人的我見,擋住了本性。

修行,適合每一個人,無論你是上班,還是在家閑著。

修行,就是放下,一邊生活,一邊放下。

如果學不會放下,人就只能背著重重的包袱,活得累。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因為成年人,放不下。

放下,即是自由,覺悟是一念之間。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