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歷史中的周瑜:氣度,是一個人最頂級的魅力

佩珊 2021/12/23

有句話說:「氣度有多大,格局就有多遼闊。」

歷史上有曾有這樣一位男子,他既是「曲有誤,周郎顧」的儒雅公子;又是智勇雙全、運籌帷幄,指揮赤壁之戰的東吳大都督。

《三國志》曾評價他:性度恢廓。

主公孫權贊他有「王佐之才。」

與他不睦的下屬,稱他「與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他就是1800年前的東漢名將——周瑜。

縱觀他的一生,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贏在了「氣度」;而氣度正是一個人最頂級的魅力。

氣度,是以誠待人

西元175年秋天,廬江郡舒縣的周姓大家族,迎來了一個男嬰。

他的哭聲特別響亮,似乎顯示著他的與眾不同,獨一無二。

家裡的長輩給他取名瑜,字公瑾。

說起這個名字可是大有來頭,取自屈原的名篇《楚辭九章懷沙》中的「懷瑾握瑜兮」。

名字承載著長輩美好的寓意,希望男孩的品德像美玉一樣高尚,能夠得到賢明君主的賞識。

 少年的周瑜不負眾望,他聰明勤奮,博學多才;他精通詩詞、音律,兵法箭術;他胸懷大志,廣交名士豪傑。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命中的每一次遇見,往往都是命運的巧合和安排。

有一次,周瑜結識了出身不凡的少年英雄孫策,兩人志趣相投,一見如故,坦誠相待。

一個是儒雅俊朗,另一個是英勇霸氣,兩人在青山綠水的百尺涯上立下誓言:

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永世為兄弟。

孫策年長為兄,周瑜為弟。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當周瑜看到孫策和家人的住所頗為簡陋時,他主動把自己家的一座大宅子讓出來給孫策的家人居住。

他對待孫策的母親,就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孝順有加,畢恭畢敬。

由于時局混亂,忙于平定戰事的孫策和周瑜,總是聚少離多。但他們之間的情誼從來不曾改變。

周瑜時刻關注著時局的變化,他不動聲色的招攬能人異士,培養和訓練兵馬,只為有朝一日能為孫策分憂解難。

當周瑜得知孫策在曆陽起兵,急需增援之後;他二話不說,率領自己的部下及家兵數千人奔赴曆陽,支持孫策起兵。

真正的朋友,就是你需要我的時候,我永遠都在你的身旁默默守護著。

打虎父子兵,上陣親兄弟。周瑜和孫策並肩作戰,生死與共;相繼攻下許多重要的城池。

很快,孫策的軍隊由最初的幾千人增加到幾萬餘人,戰馬千匹,為他日後平定六都,一統江東奠定了基礎。

這一切都與周瑜的功勞密不可分。周瑜的以誠待人的氣度,深深打動了孫策。

孫策感慨地說:

周公瑾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

從以上可以看出,唯誠可以待人,唯厚可以載物;做人有氣度,方能承載起自己所肩負的使命。

氣度是胸襟和風度,更是人生的境界和修養,一個人的氣度決定了他日後事業的高度。

氣度,是寬容厚德

面對孫策的信任和支持,周瑜更加用心的操練兵馬,開疆拓土。

然世事無常,風雨難測。命運的走向,從來都不是按照既定的方向前行。

西元200年,周瑜痛失好兄弟—孫策。

臨終前,孫策給弟弟孫權留下遺命:「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孫權遵守遺命,任命周瑜為大都督。這一任命,讓擔任副手的三朝元老——程普將軍,很不服氣。

說起程普可是大有來頭,他在軍中資歷最深、年齡最大、資格最老。

他曾跟隨孫堅、孫策父子出生入死幾十年,立下赫赫戰功,是當之無愧的江東十二虎臣之首。

程普打心眼裡瞧不起年輕的後輩———周瑜。

程普對于周瑜安排的任務,總是故意找茬、出難題,甚至還對他進行言語上的羞辱。

然而周瑜面對程老將軍的無故「侮辱」,沒有像其他人一樣針鋒相對,而是默默包容、毫不計較。

林則徐曾有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包容是一個人的氣度,更是一個人深到骨子裡的修養。

周瑜對程普包容的次數多了,他的寬容謙讓深深影響了程普。

他逢人便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周瑜的美名,很快傳到了曹操的耳朵裡。

這位曹丞相素來就有「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美名,為了能把名滿天下的周郎收到麾下,他可是下了一番功夫。

他特意選派了一名得力謀士——蔣幹前去遊說。

素有辯才之稱的蔣幹和周瑜既是同鄉,又是發小,他信心滿滿的在曹操面前承諾,此事必成。

蔣幹到達東吳後,受到了周瑜熱情的接待。

他一眼看穿來當說客的蔣幹。但他並沒有說破,只是以老朋友的身份,慷慨大方地帶蔣幹參觀軍營,流覽兵器庫;接連幾天都是美酒佳餚,盛情款待。

到了最後一晚,周瑜親自給蔣幹斟滿酒,對他表明自己忠于東吳的心志:

「大丈夫活在人世,遇到知已一樣的主公(孫策),在外依託君臣之義,在內結成骨肉之情,言聽計從,禍福與共。

假如使張儀蘇秦酈叟這些舌辯之士重生,尚且撫其向背打斷他的話,怎麼能讓你這年青人的說詞動搖我的決心呢!」

周瑜一語說中蔣幹此行的目的,曾經以能言會道著稱的他,此刻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蔣幹回去後,對曹操說:「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也。

曹操更加欣賞周瑜為人做事的氣度和胸襟。

有氣度的人,既能在繁華中不迷失自己;又能在堅守中,砥礪前行。

氣度是有容乃大,氣度更是厚德載物,不為名利所動;

周瑜的寬容厚德,讓他活出了別具一格的氣度。

氣度是格局遼闊

看過這樣一句話:

「氣度是一個與生俱來的修養,氣度更是滄海橫流時,呈現的英雄本色。」

歷史的長河永遠都是波濤洶湧,從來沒有停息的一刻。

西元208年秋天,預謀策劃已久的曹操,率領浩浩蕩蕩的80萬大軍,一路南下,佔領荊州後,直逼東吳政權所在地。

聽聞80萬大軍來襲,東吳的朝堂上,頓時亂成一鍋粥;主戰派和主和派唇槍舌戰,爭論不休。

坐在朝堂上的孫權,心裡沒了主意,一時難以決斷,猶豫不決。謀臣魯肅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危急關頭,他向孫權推薦了周瑜。

孫權相信周瑜就是那個力挽狂瀾,改變孫吳命運的領軍人物。

雖然周瑜只有33歲,但他已經具備了一名大將的本領,他就是東吳的定海神針。

正在鄱陽湖訓練水兵的周瑜,聽到孫權的召喚後,他急朝局之急,想孫權之所想,火速趕回來。

周瑜面對朝堂上的紛紛嚷嚷的主和派,他鎮定自若,不為境遇所困。

他認真分析出我方優勢和曹軍的劣勢,並堅信一定能夠戰勝曹軍。

他主張聯劉抗曹,並向孫權承諾領精兵數萬,保證一舉殲滅曹軍。

孫權這才下定決心聯劉抗曹,當著滿朝文武的面,他拔佩劍砍掉桌子一角,說:「再有言降者,如同此案!」

赤壁之戰,何等激烈;江邊的風,刮得足夠大;火力足夠猛;

白衣戰袍,英姿雄發的周瑜,一聲令下,十幾艘澆了油的草船點燃了火種,駛向曹軍;一時間,江面上火光沖天,慘叫聲哭喊聲….

.連成一片。

800年後,周瑜的頂級粉絲——蘇東坡,為他寫下了千古名篇《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一代儒將周瑜的翩翩風姿躍然紙上,再現當年赤壁之戰的情景;與其說是蘇東坡的詩詞成就了周瑜,倒不如說是與生俱來的氣度成就了周瑜。

氣度有多大,格局就有多遼闊。

赤壁之戰,曹軍大敗退回北方,周瑜一舉成名,他為東吳贏得三國鼎力的有利局面。

人的一生,結局如何,氣度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縱觀周瑜的一生,他贏在了做人的氣度。

他以誠待友,讓生命顯示出應有的長度;

他寬容厚德,彰顯出一代儒將的風度;

他力挽狂瀾,贏得赤壁之戰,讓生命有了厚度;

歷經1800多年的風雨洗禮,他的氣度依舊——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做一個有氣度的人,胸懷大格局,活出人生的精彩。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