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儒學:所謂君子,就是「靈魂的品級」(寫得真好)

佩珊 2022/01/17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

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經孟子發展,荀子集大成。

它是中華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華古代的主流意識。

儒家思想,不僅影響了中華,如今更是影響了全世界。

今天,讓我們一起看有關儒家思想的故事。

在中華歷史上,存在著一個特殊的時代。

那時候,沒有主子奴才,沒有三跪九叩,更沒有絕對的壓迫與服從;

那時候,百家爭鳴,變法迭起,每個人都有思考的權利;

那時候,有戰爭,也有道義,有災難,也有團結,但最多的還是思想的光輝與人格的偉岸!

這個時代,便是有著「軸心時代」之稱的「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的時代。

儒墨道法,紛紛登場,兵農縱橫,各顯神通,諸子百家,一片崢嶸!

而在這激烈的思想碰撞中,有一學派最終脫穎而出,它以旺盛的生命力,影響了中華三千年之久。

這便是儒家,中華人共同的心靈密碼。

萬世師表:孔子

提起「儒」這個字,很多人最先想起的便是孔子。

其實,早在孔子之前,儒者就已經存在了。

馮友蘭在《原儒墨》一文中說:

「孔子不是儒之創始者,但卻是儒家的創始者」。

任何一種思想或學派,都不是無源之水,儒家亦不例外。

在孔子之前,儒者是一種以宗教為生的職業,負責治喪、祭神等各種宗教儀式。

但在孔子手中,儒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它由職業技術,演變成了一種學術流派。

隨著周王室的日漸衰弱,整個天下開始變得禮崩樂壞,只有周公後代統治下的魯國,為禮樂制度留下了最後一塊淨土。

這種環境也間接影響了生于斯、長于斯的孔子。

在孔子小時候,其他小孩都在外面玩泥巴,而他卻將祭祀用的禮器擺設起來,練習行禮,而且還玩得不亦樂乎。

由此可見,環境與天賦給他帶來的深刻影響。

只可惜,生不逢時。

孔子所處時期已是春秋末年,就連魯國也出現了禮崩樂壞的情況。

他對此痛心疾首,于是,年僅十五歲的孔子便開始研究禮樂學問,立志成為一名真正的儒者。

到了30歲那年,孔子終于有了「自成一派」的資本,但同時對于如何立身處世,他還是會感到迷茫。 

但就在這一年,顏路的建議,讓孔子的人生開始發生巨大變化,也為日後儒家學派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顏路建議孔子在家辦學堂,也就是後來我們所熟悉的,孔子興辦私學的事業。

孔子的私學是很有包容性的,不管對方是什麼人,只要自己主動交一點微薄學費,孔子就會給予他相應的教導。

因此吸引了大批學生,但也遭到了其他人的質疑。

有一次,南郭惠子問子貢:

「夫子的門下,為什麼這樣魚龍混雜呢?」

子貢回答說:

「那是因為夫子品行端正、胸懷博大啊,想要來學習的,夫子一概不拒絕;想要離開的,夫子也聽其自便。」

正是因為孔子辦學的「雜」,才培育出了各式各樣的人才。

至此,儒家學派,才能夠蓬勃發展,綿延不絕。

薪盡火傳:儒家門生

孔門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

優秀的學生比比皆是,但其中最受孔子青睞的卻是「貧而弱」的 顏回

孔子之所以如此愛重顏回,那是因為顏回與他一樣,都是貧窮而快樂的人。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吃一碗剩飯,喝一瓢涼水,住一間破屋,此等境遇,換作他人早就滿心憂愁了,而顏回卻過得快樂瀟灑。

顏回安貧樂道,聰明好學,不僅有德行,還非常有親和力。

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都是孔子心目中的最佳繼承人。

只可惜天妒英才,早早便離世了。

顏回去世的那天,孔子哭得很傷心,他甚至反復長歎:

「老天爺啊,你這是要滅亡我啊!要滅亡我啊!」

孔子的極度悲傷,可嚇壞了其他弟子,他們紛紛前來勸說,說老師哭得太傷心了,這樣很傷身體。

孔子聽後,悲痛說道:

「我真的哭得很傷心嗎?

如果顏回死了我都不傷心,那麼我還會為哪一個傷心呢?」

顏回的死,不僅讓孔子失去了一個至親子侄,更失去了一個寄以厚望的繼承人。

天可憐見,顏回雖英年早逝,但孔子的思想卻沒有中斷。

在孔子死後, 曾子秉承孔子遺志,繼續發展儒學。

他不僅帶領門人弟子主持編著了《論語》一書,還間接培養出了 「亞聖孟子」

孟子繼承發展了孔子思想,將「仁」

發展為「仁政」,將惻隱之心視為人人應該具有的善良。

在《孟子》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次,齊宣王看到有人牽著一頭牛經過。

齊宣王問道:「你要把牛牽到哪去啊?」

那人答道:「我要殺了這牛來祭祀啊。」

齊宣王看到牛瑟瑟發抖的樣子,心有不忍,于是出言制止道:

「放掉它吧,我不忍心看著它發抖,這就好像沒有罪的人馬上要進刑場一樣。」

那人問:「那是不是就不祭祀了呢?」

齊宣王說:「這樣的大事怎麼能取消呢,你去找只羊來代替它吧。」

這件事很快就在齊國傳開了,很多人都因此嘲笑齊宣王是個吝嗇鬼,連一頭牛都捨不得。

但孟子卻為齊宣王豎起了大拇指。

孟子來到王宮,對齊宣王說:

「您這是仁愛之道啊。您將牛換成羊,是因為您見到了牛而沒有見到羊。

君子對于動物,看到他們活著,便不忍看到他們死去,您這正是君子所為啊。」

在孟子看來,惻隱心便是仁愛之道的開端,便是人性本善的體現。

哲思千古:儒家思想

每一個學派,每一種學說,之所以能夠長時間存在,既得益于後人對它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也因為它本身具有現實意義。

儒家思想便是如此。

國學大師錢穆曾說,孔子的儒家思想分為兩部分,一是入世,一是明道。

入世,便是用仁義之道造福萬民;明道,便是竭盡所能地因材施教。

「仁」

「仁」是儒家思想體系中的基礎,而「仁」的基本含義便是「愛人」。

西漢學者揚雄曾說:「仲尼多愛」。

那孔子究竟「多愛」到什麼地步呢?

《論語》中記載了這樣一個細節:

說孔子在外出時,遇見穿喪服的人或者盲人,無論老少,他都會恭敬地站起身來,等對方經過後才坐下;

如果是從對方面前經過,那他一定會恭敬地邁小步快速走過。

對于不幸的人或弱勢群體,孔子的心中充滿了仁愛。

其實,不只是對人,對萬事萬物,孔子都充滿了愛與善意。

有一次,孔子家的看門狗死了,他很難過,便讓子貢去埋掉它。

但他又不放心,于是親自來到子貢身旁,嘮嘮叨叨地說:

「你給它弄張席子吧,不要讓它的頭直接埋在了土裡。」

孔子對一條狗都有著如此真摯的情感,可見他的確做到了「仁及于草木禽獸」。

孔子的「仁」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思想,而「禮」則是一個人在外應該遵循的行為規范。

「禮」

《聖跡圖》中有一個「過庭詩禮」的故事。

有一天,孔子在庭院中散步,當他看到自己的兒子孔鯉從門前經過時,孔子問他說:「孩子,你學習禮了嗎?」

孔鯉回答說:「還沒有呢。

孔子聽後,語重心長地說道:「不學習禮,可難以立身做人。」

孔子曾經講了四個具體的守禮規則: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他將禮徹底融入進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並明確地告訴我們:

若想「從心所欲」,便要做到「不逾矩」。

所謂「禮」,其實就是規矩,就是做人做事的標準。

除了對「仁與禮」的堅守與弘揚,孔子還為當時和後世做了一個極大貢獻——開私學,辦教育。

「因材施教」

孔子招收學生不分貴賤、貧富、地區,他的弟子來自各個諸侯國,且出身于不同的階層。

其中有顏回、子路那樣的平民,有孟懿子、南宮敬叔那樣的貴族,也有子貢那樣的富商大賈。

雖然門下弟子各不相同,但孔子卻總能「因材施教」。

有一次,孔子講完課,回到自己的書房,學生公西華給他端上一杯水。

這時,子路匆匆走進來,大聲向老師討教:

「先生,如果我聽到一種正確的主張,可以立刻去做嗎?」

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條斯理地說:

「總要問一下父親和兄長吧,怎麼能聽到就去做呢?」

子路剛出去,另一個學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問:

「先生,我要是聽到正確的主張應該立刻去做嗎?」

孔子馬上回答:「對,應該立刻實行。」

冉有走後,公西華奇怪地問:

「先生,一樣的問題,你的回答怎麼卻正好相反呢?」

孔子笑著說:

「冉有性格謙遜,辦事猶豫不決,所以我鼓勵他臨事果斷。

但子路逞強好勝,辦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勸他遇事多聽取別人意見,三思而行。」

公西華聽後,恍然大悟,從此對孔子的「因材施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孔子的「教學相長」,培養出了許多名動天下的大人物。

這些人有的在各國傳道授業,有的人則一心從政、封侯拜相。

這不僅大大提高了儒學的知名度,也為後世的儒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從一個普通人到聖人,再到萬世師表,孔子足跡所到之處,無不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也許,在那個時代,他只是個鬱鬱不得志的失敗者,但放眼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他卻是獨一無二的勝利者。 因為他的儒家思想已經與中華民族精神,合二為一了。

正如著名歷史學家錢穆先生所說:

「儒家對今天以後的中華,仍當有其不可磨滅的貢獻,其對世界文化亦自有其應有之影響。」

在歷史的長河裡,有過百家爭鳴,有過焚書坑儒,也有過獨尊儒術。

或順或逆,或捧或踩,儒家之傳承,始終一以貫之,未嘗斷絕。

這既是歷代先賢的努力,也是我輩生民的選擇。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便是儒家精神,這便是中華人的心靈密碼。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