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安史之亂為何會癱瘓大唐?李淵埋雷,武則天點火,被李隆基引爆了!歷史閲讀人 History Reader

佩珊 2022/01/24

一、幽州,大唐的傷口

西元824年,「安史之亂」已過去了62年。宰相張弘靖,被唐穆宗委派到「河朔三鎮」之一的盧龍鎮,出任節度使。顯然他是帶著皇上大哥的囑託前來的。

自安史之亂後,大唐的各路節度使(藩鎮),幾乎都敢跟皇上甩臉子,鬧情緒,搞得皇上大哥很沒面子,其中尤其以河朔三鎮最不像話。這並不奇怪,安史之亂時這裡(幽州地區)便是安祿山和史思明的老巢。

如今宰相來了,出任節度使,就是為了加強皇上的存在感。張弘靖不辱使命,擺足了封疆大吏的譜,引得「 薊人頗駭之」,似乎被張弘靖給鎮住了。

但鎮住就算完了?張弘靖依舊很憤怒,這一路上他看到了不少地方,明目張膽供奉著安祿山和史思明。再一詢問,張弘靖幾乎被雷得外焦裡嫩,自安史之亂後,幽州地區的人,就開始把安祿山和史思明,稱為「二聖」

了,供奉之風由來已久。

這還了得,我大唐子民,竟然供奉這兩個亂臣賊子。張弘靖大怒,一番訓斥後,最終下令:給我挖了安祿山和史思明的墳墓,徹底砸爛他倆的祭祀( 發祿山墓,毀其棺柩)。

那麼效果如何?史載:(當地人,幽州) 人尤失望!由此張弘靖悲劇了。不久後,堂堂大唐宰相,太子少師,盧龍軍節度使張弘靖,便被「 亂軍所殺」。

以上的這段史料,看著是不是很不可思議?因為在如今許多人的印象中,安祿山和史思明,妥妥是歷史罪人,生生折斷了大唐盛世,怎麼可能還有這種事?但這就是歷史。哪怕再不相信,也沒辦法。

安史之亂,已過去了62年,安祿山和史思明卻依舊陰魂不散,深刻影響著大唐。現在是不是有點明白了,為何安史之亂竟然打了近九年,猶如一枚威力巨大的炸彈一般,硬生生炸癱了巨唐。

各種高明解釋和犀利分析,也不如這段史料來得最直接,最有說服力和衝擊力!顯然,幽州(河北地區)對于大唐來言,是一道從未癒合的傷口。

故而,與其探討安史之亂為何會發生,不如好好探討一下,為何會形成這種局面。畢竟這種局面,是安史之亂發生的土壤。而安史之亂,無非是這片土壤中,結出的毒果罷了。

二、李淵埋雷

西元829年,此刻離唐朝滅亡還有78年。一位叫殷侔的官吏,途經魏州,也就是今兒的邯鄲地區時,突然被眼前的場景鎮住了,一片人山人海,都在虔誠的祭拜一位不知名的泥塑「神仙」

殷侔就問:此人是誰啊?答案讓殷侔差點驚掉下巴,哪裡是什麼神仙,而是大唐開國之初時的強悍對手,河北竇建德。殷侔感慨不已,只知項羽敗而不倒,如今卻又見竇公如此。于是他親自撰寫了銘文,這就是《竇建德碑》的來源——是不是再一次,感到不可思議?

但這就是為何筆者要說,幽州地區,是大唐從未癒合的傷口的原因。自開國之初時,就形成了。那麼竇建德是被誰殺掉的?是李淵!李世民不能背這個鍋。

據《舊唐書》載,西元621年,李世民在虎牢關一戰擒雙王,活捉了河北的竇建德和洛陽的王世充。當時李世民是秦王,對一般人他擁有生殺權力,但對竇建德和王世充這種級別的人物,卻沒有,只能交給老爸李淵。

于是李世民訓斥竇建德:我跟王世充掐架,你不好好待在河北,為何非要跑到洛陽群毆我?

竇建德很無奈:別忽悠了,彼此都是明白人。你幹掉王世充後,必會來河北找我。與其如此,不如我先來找你,大家都省事!

就這樣,竇建德被送到長安城,交由李淵處置。哪料李淵卻二話不說,就殺掉了竇建德。全然不顧,竇建德由于非常仁德,在河北地區擁有廣泛的支援。

隨著竇建德被殺,很快就引發了其手下劉黑闥再次反叛,僅半年時間,就恢復了竇建德之前的所有地盤,連名將李績,都敗得單騎逃亡。

也就是說,李淵殺竇建德,等于給大唐埋下了一顆雷。雖然劉黑闥最終兵敗了,但河北地區(幽州),卻從此跟大唐離心離德,反復造反。

對李淵殺竇建德這事,後世之人也多有看法。比如乾隆就認為:李淵不可理喻,殺竇建德,赦王世充,完全是輕重倒置!( 乾隆:一赦一誅,輕重倒置矣。

好在隨後,就是李世民登基,在李世民的治理下,這道傷口逐漸癒合。哪料西元643年,李世民征討高句麗,無意間卻讓這道傷口再次崩開。因為河北地區成了大唐的後勤補給地點,李治便是以太子身份坐鎮在定州。

在李世民退回後,大唐便開始對高句麗,進行長期出兵侵擾。這雖極大削弱的高句麗,但自己呢?最不能繞過的一個問題便是,是哪裡在承擔唐軍的消耗?又是河北地區。

可想而知,自大唐建立開始,河北地區非但沒能從大唐得到啥實惠和好處,反而不斷被擼羊毛,他們豈能不懷念竇建德,對大唐沒有啥歸屬感。

三、武則天點火

西元696年,武則天已經當了6年女皇了,卻接到一個壞消息,營州亂了。

營州,隸屬于河北道管轄,設在柳城。當時的營州都督叫趙文翽。由于這裡多為契丹等胡人,所以趙文翽對他們各種鄙視。哪怕發生了大饑荒,也不予理睬和救助,由此爆發了營州之亂。

契丹人首領李盡忠和歸城州刺史孫萬榮,眼見跟著武則天沒法活了,便決定起兵反叛,一下子打懵了武則天。因為契丹叛軍進展得太快了,很短時間內就北破檀州(今密雲)、中擊趙州(石家莊趙縣),南掠冀州(衡水),一度把地盤擴大到了黃河邊上的澶州——又一個竇建德或劉黑闥復活。

無論怎樣,後來對宋朝構成致命威脅的契丹人,橫空出世了!

這就是為何總有人說:自唐建立之後,幽州(河北地區)就成了火藥桶的原因。

無論安史之亂,還是南北兩宋,或大明的靖難之役,都是從幽州地區爆發。這裡一直都對中原王朝各種不認可和不服氣。

這種情況,直至朱棣遷都北京後,才算基本結束。同時也必須要給于謙,記一大功,土木堡之變後,一旦南遷,或北京保衛戰失敗,局面將不可想象。

咱書歸正傳,那麼營州之亂是怎麼平息的?武則天聯合了突厥,隨後卻出現了更大的隱患。

據《資治通鑒》記載: 制以契丹初平,命河內王武懿宗、婁師德及魏州刺史狄仁傑分道安撫河北。懿宗所至殘酷,民有為契丹所協從復來歸者,懿宗皆以為反,生刳取其膽。先是,何阿小嗜殺人,河北人為之語曰:唯此兩何,殺人最多。

前面的可以忽略,主要是看武懿宗,他是武則天的從孫,在河北地區成了殺人狂魔,不管有否罪,都被殘忍殺掉,比契丹人何阿小,還狠辣歹毒!由此河北地區,就變成了胡人最多的地區——哪怕不是胡人,也被殺得不認可大周(唐)了。

若說當初李淵殺竇建德僅是埋雷,那麼武則天平營州,則完全變成了點火勾當。當安祿山再次叛亂時,幽州和營州,始終都是支撐安祿山叛亂的主力(後面會談一下,安祿山手下的一位大將)。

這同時也是為何安祿山和史思明,在河北地區被稱為二聖的原因。一個不可思議的現象發生,絕非偶然,必是矛盾的長期積累。不能僅把板子打在李隆基身上,當然他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正是他的瞎指揮和不負責任,給引爆的!

四、李隆基引爆

再說一個安史之亂中,讓人感到意外的事。

在安史之亂爆發後,李隆基啟用了名將鮮卑人封常清,和突厥人哥舒翰,去抵禦安祿山的叛軍。但真正擊敗這兩大名將的,卻是漢人崔乾佑,不是安祿山本人!

崔乾佑是安祿山手下大將,他是博陵安平人(河北安平)。也就是說,當時胡人在玩命保大唐,而幽州地區的漢人,卻在玩命推翻大唐。因此安史之亂,無關什麼胡人和漢人之分,別掉入這個坑內。

而安史之亂之所以能炸癱大唐,就在于李隆基的神助攻。已經大敵當前了,他卻殺掉高仙芝和封常清,最後強逼哥舒翰出擊,由此導致了潼關失守,引發了李隆基帶著楊貴妃不顧體面地出逃,安祿山輕鬆引兵佔據長安。

也就是說,李隆基完全是外行指揮內行,一通瞎指揮!倘若當時哥舒翰繼續固守,就算再來個安祿山,也不會攻破潼關。

事實也是如此,安祿山都已經打算退回河北,做長期準備了,結果李隆送來了神助攻。

當年突厥十萬大軍兵臨長安,李世民單騎出關,跑?就沒這字眼!再看李隆基,還能說他啥!

李隆基先一通瞎指揮,出了事後,又不負責任的逃跑,導致讓安祿山「封神」,在大唐最鼎盛的時期,卻攻破了大唐都城,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所以,李隆基就是引爆人,大唐由此被炸癱,再也站不起來了!

說來說去,通過上面的梳理和分析,顯然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安史之亂是大唐建立後,矛盾積累的一次爆發,表現形式是河北地區的反彈(對大唐的離心力),安祿山無非是充當了「竇建德或劉黑闥」的角色。

只要李隆基能應對得當,是完全可以控制其影響的。奈何,這就是歷史,一切都已無法改變和挽回了。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