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妲己究竟做了什麼,為何滅商後周武王要辱屍洩憤?考古解密真相!歷史閲讀人 History Reader

佩珊 2022/01/25

妲己這個名字因《封神演義》的廣泛傳播而變得家喻戶曉,成為了「紅顏禍水」的代名詞,無論是歷史著作還是小說電影,妲己都以蛇蠍美人的負面形象示人。

據《竹書紀年》記載:「 帝辛(紂王)九年,王師伐有蘇, 獲妲己以歸」,可見,妲己是紂王攻打有蘇(又叫蘇國)的戰利品。值得一提的是,在更早的西周文獻中並沒有提到「妲己」,而僅以「婦」字指代。

直到戰國時,文獻記載中才明確了這個「婦」是妲己。根據考古出土的蘇冶妊鼎和蘇衛妃鼎可知,蘇國是夏朝就已立國的己姓諸侯國,所以,「妲己」一名的本意就是指蘇國己姓女子,其實和「婦」一個意思。

妲己的母國被紂王擊敗,自己還成了戰利品,照此看來,妲己應該是個「受害者」才對。 但奇怪的是,這樣一位苦主不僅沒有得到周人的同情,反而成了周武王討伐的對象。

在牧野之戰的戰前動員講話中,周武王列舉紂王多條罪狀,其中一條便是「 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昏棄厥肆祀弗答」,意識是紂王聽信婦人(妲己)的話,輕視對祖宗的祭祀不問。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關于帝辛時期的祭祀占卜較之武丁時期大幅減少,如此看來,紂王在位時的確荒廢了祭祀,在講究宗法禮制的商周時期,荒廢祭祀確實算得上是一條罪過,但妲己在這裡只是個「從犯」,原罪在于紂王。

不過,周武王對于妲己的處置方式,卻帶有強烈的洩憤情緒。

《逸周書·克殷》記載:

「(武王)乃適二女之所,既縊,王又射之三發,乃右擊之以輕呂,斬之以玄鉞,縣諸小白」。二女指的是妲己和嬖妾,在商朝已滅,妲己自縊的情況下,周武王居然對著妲己的屍體連射三箭,然後還斬首懸旗。

如果說周武王斬紂頭尚有威懾殷商殘餘力量的寓意在其中, 那麼對于妲己的辱屍行為,就讓人感到困惑了。拋開後世文學作品的渲染,我們不禁要問,歷史上真實的妲己究竟做了什麼,讓周武王如此憤怒?

其實,戰國以前的史書,包括《尚書》《國語》《呂氏春秋》等, 都沒有說妲己具體做了哪些十惡不赦的事,僅僅寬泛地提到她受寵于紂王,參與了殷商政事。

直到漢代開始, 才將紂王做的一系列錯事歸罪于妲己的教唆,比如設酒池肉林、炮烙之法等等,其實這不過是父男權社會下產生的「女禍論」

而已,即把王朝滅亡歸罪于女人。

所以,拋開後世史官的添油加醋,妲己最原始可信的罪名,其實就是《尚書·牧誓》中周武王親口說的:「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

妲己究竟在紂王身邊說了什麼做了什麼,讓打著仁君旗號的周武王也要做出辱屍這種洩憤舉動呢?

這還得從有蘇國說起。

有蘇國,夏朝君主帝槐封昆吾氏子于有蘇而立國。 商湯滅夏後,有蘇又成為商朝的重要封國。不過,商代諸侯時叛時服本是常事,殷墟考古發現的甲骨蔔辭中,也常有昨日征伐某國,它日卻又同該國君主其樂融融共同狩獵的記載。

帝辛九年對有蘇的征伐,也屬此例。在商朝,向商王進獻美女,既是表示臣服之意,也是身為諸侯的義務。考古發現的帚周、帚妊、帚息等妃子名字,都是周、妊、息等諸侯國向商王進奉的美女。

所以,有蘇國在開罪紂王引得商朝大軍來伐之後,君主獻女兒給紂王表示臣服,重新成為了殷商的諸侯,和《史記》記載的「九侯有好女,入之紂」情況雷同,屬于當時的常規操作,並不會感到有何屈辱。

而與西周不同的是, 商朝的政治從來不排斥女子,比如武丁時期的婦好,她既是商王的王后,同時也是一方諸侯,可以擁有自己的封地和軍隊,必要時也能代替商王出征。

從文獻中屢屢指斥紂王惟婦言是用來看, 妲己的確參與了商朝的政事,並且其背後代表的是有蘇國的政治力量

。所以,與其說妲己是戰利品,倒不如說妲己是蘇國通過聯姻,成為商朝的重要盟國的紐帶,這種情況頗有點像戰國時期秦公子異人投靠華陽夫人,憑藉楚系勢力的支持登上秦國君位一樣。

為什麼花這麼多篇幅來說有蘇國呢?這是因為,考古發現的有蘇國勢力范圍恰恰在武王伐紂的必經之路上。

除了傳世的蘇國青銅器外,解放後我國先後在河南多地考古發現了蘇貉豆、蘇子叔鼎等文物,結合《左傳》記載得知,蘇國中心區域在河南溫縣西南三十裡一帶,疆域則至少包括了溫、原、樊、盟、陘等十二邑。

這塊區域,恰恰位于古盟津(孟津)渡口的北部,扼守著進軍殷商腹地—朝歌的必經之路。

所以,如果蘇國倒向西周,那麼周武王可以順利渡河北上伐商,如果蘇國忠于商朝,那麼周武王想要伐紂,就不得選擇強攻或繞行, 而這必然會給紂王更充裕的調兵時間。

事實證明,在獻妲己給紂王后,有蘇國始終忠于殷商,履行了諸侯的職責。

證據一:在發動牧野之戰的兩年前,周武王舉行了孟津觀兵,不期而會者八百諸侯,盟軍實力遠超兩年後的牧野之戰,就在諸侯紛紛表示「紂可伐矣」時,周武王卻說「女(汝)未知天命」而退兵了。 天命只是藉口,真實的原因是盟津一帶存在紂王的軍事力量,迫使周武王放棄了伐商舉動。而考古證實,盟津北部一帶的殷墟文化遺存正是有蘇國所在。

證據二:武王在《牧誓》中詳列了參與伐紂的庸、蜀、羌、髳、濮等八國諸侯,卻並未提到有蘇。 但在滅商成功後,周武王卻封忿生(史稱蘇忿生)為蘇國國君,官居九卿之一的司寇,地望仍在溫邑, 此後蘇國便長期與姬姓諸侯國虢國聯姻。

這透露出幾點關鍵資訊:

第一,蘇國沒有加入伐紂聯盟,否則周武王絕無理由連髳、濮這種小部落都提到了,卻絕口不提蘇國;

第二,蘇忿生必然是因伐紂前後立有大功,所以才能以異姓獲封國君同時任周朝司寇這種高級別官員;

第三,蘇國此時沒有國君(或國君沒有得到西周認可)。

綜上我們可以得知,蘇國此時不僅沒有加入武王伐紂大軍,反而成為了武王的敵對勢力,因而在伐紂成功後,周武王才會另行分封忿生為蘇國君主, 此舉意味著西周廢掉了自夏朝以來就建國的己姓諸侯國。

所以,周武王所謂的「惟婦言是用」,一方面是對殷商女性參與政治的不理解, 另一方面則是對蘇國與殷商聯姻後同自己對抗的憤恨。

畢竟, 周文王在討伐殷商的忠實諸侯崇侯國時,就曾做出破城後殺俘甚眾的過激舉動,那麼周武王在滅商後,將蘇國阻擋自己大軍的不滿發洩到對妲己屍身的處置上,也就不難理解了。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